17歲金球?魯尼將十號雙手奉上 第3章 風暴的種子與遙遠的注視
盧克-肖那見鬼似的表情和那句「wtf」還回蕩在耳邊。
扳平比分的興奮感在隊友間蔓延,有人衝過來揉搓李昊的頭發,他有些僵硬地接受了。
那種被集體短暫接納的感覺很陌生,卻並不壞。
但他目光掃向場邊時,看到了主教練馬克。
馬克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慶祝,他隻是抱著胳膊,眉頭微鎖,目光如鷹隼般牢牢釘在李昊身上,彷彿要重新解剖這個他以為自己已經看透的少年。
那眼神裡沒有狂喜,隻有深深的審視和一絲難以置信的探究。
賽後,教練辦公室。
「坐,李。」
馬克指了指麵前的椅子,自己則靠在桌沿上,「今天的傳球……」
他頓了頓,似乎在尋找準確的詞,「……很特彆。不像英格蘭青訓教出來的東西。」
李昊的心微微一緊,沉默著。
「告訴我,那一刻你在想什麼?」
馬克追問,「那種傳球方式,是有人教你的,還是……你蒙的?」
李昊抬起頭,迎上教練的目光,用已經流利了不少但依舊帶著口音的英語回答:
「我看到他了。空檔。我覺得……那樣傳最快。」
他省略了關於夢境、關於外腳背觸感的所有記憶。
那是隻屬於他一個人的秘密。
馬克盯著他看了足足十秒,似乎在判斷這句話的真偽。
最後,他點了點頭,沒有再追問,隻是說:
「保持住那種觀察力。但同時,我要你加練。從明天開始,每天訓練結束後,加練一小時傳中。不是蒙一腳,是每一種傳中:內弧線、外弧線、貼地、高球。我要它變成你的肌肉記憶,而不是靈光一現。」
這不是商量,是命令。
「好的,教練。」
李昊應了下來。
新的挑戰開始了。
日複一日。
當其他隊員結束訓練回去休息、打遊戲,李昊總會出現在加練場。
盧克-肖有時會留下來陪他,嘴裡喋喋不休:
「嘿,獨狼,腳踝再鎖死一點!對,就這樣!嘖,你這家夥學得真他媽的快!」
夕陽下,兩個少年的身影成了訓練場最後的風景。
李昊的傳中球從生澀變得穩定,從穩定變得精準。
他開始真正理解如何用不同的腳法和力道,去滿足禁區裡不同前鋒的需求。
他在隊內訓練賽中的表現越來越全麵,不再僅僅是一個爆點,而開始成為一個真正的威脅發。
他和盧克-肖在左路的默契與日俱增,往往一個眼神、一個跑位就能心領神會。
然而,倫敦的家,依舊是他每週不得不麵對的冰窖。
自從上次「護照風波」後,家裡的氣氛降到了冰點。
李偉強不再試圖用語言說服他,而是換了一種方式——沉默的冷戰和偶爾流露出的、彷彿李昊「無可救藥」的失望眼神。
阿曼達依舊試圖扮演調和者的角色,但顯得更加小心翼翼。
直到一個週五的晚上。
李偉強難得地在飯桌上主動開口,語氣平淡,卻扔下了一顆炸彈。
「英足總的人聯係我了。」
他切著盤子裡的牛排,沒有看李昊,「他們注意到了你在南安普頓的表現,詢問了你國籍辦理的進度。他們希望,在你獲得護照後,能首先接受英格蘭u16青年隊的征召,參加一些熱身性質的邀請賽。」
餐刀劃過盤子的聲音輕微卻刺耳。
李昊握著筷子的手頓住了。
阿曼達適時地微笑道:
「這是個好訊息,昊。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不是嗎?」
李昊沒有理會她,隻是看著父親:
「你怎麼回答的。」
「我說,我們需要考慮,並且尊重你的個人意願。」
李偉強放下刀叉,終於抬起頭,目光裡沒有任何情緒,隻有商人般的冷靜,「但我希望你明白,這是一個訊號。一個來自足球最高殿堂之一的好感訊號。拒絕它,需要付出的代價,你可能想象不到。」
這不是勸告,是警告。
「我還沒拿到護照。」
李昊的聲音乾澀。
「很快了。」
李偉強語氣篤定,「律師說,最遲明年春天。你有足夠的時間『考慮』。」
這頓飯再次不歡而散。
夜裡,李昊又一次站在房間的窗前,看著倫敦的夜景。
手中的懷表冰涼。
剪報上,李惠堂的目光依舊銳利,彷彿在穿透時空質問他。
代表英格蘭?
穿上那身不是五星紅旗的隊服?
一種強烈的窒息感和背叛感攫住了他。
就在這時,他的手機螢幕亮了一下。
是一條新的好友申請。
頭像是一個大黃蜂的logo。
驗證資訊隻有簡單的一行英文:
【於爾根-諾伊曼。多特蒙德俱樂部。很高興今天在現場看到了你的比賽,非常精彩的助攻。保持下去,年輕人。】
沒有提轉會,沒有提邀請。隻是一句來自遙遠德國的、簡潔的讚賞。
多特蒙德?
他們的人……今天在現場?
李昊的心臟,猛地跳了一下。不是興奮,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他猛地回頭,看向緊閉的房門。
門外,是父親和英足總為他規劃好的、看似光鮮卻讓他窒息的「英格蘭之路」。
門內,手機螢幕上,是一條來自德國、不帶任何壓力、僅僅是表示「我在關注你」的訊息。
一邊是看得見的、卻讓他抗拒的階梯。
一邊是摸不到的、卻讓他好奇的、來自足球狂熱國度的遙遠注視。
他沒有通過好友申請,也沒有拒絕。
他隻是關掉了螢幕,將手機和那塊懷表一起,緊緊握在手心。
風暴還遠未到來。
但第一顆種子,已經在無人知曉的夜裡,悄然埋下。
他知道,他必須更快地變強。強到足以在未來,擁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像現在一樣,隻能被動地接受彆人安排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