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 第309章 中東政局(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第309章 中東政局(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大馬士革郊外的專列上,費薩爾一世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佩劍——那是他父親侯賽因國王贈予的禮物,劍鞘上的阿拉伯紋飾在燈光下泛著暗啞的光。窗外,敘利亞的沙漠夜色正濃,可他的心卻比這夜色更沉——侍從剛送來訊息,法國駐敘利亞高階專員亨利·古羅突然發表宣告,稱“敘利亞將建立共和製國家,不再承認君主製合法性”,這意味著他重返敘利亞王位的希望徹底破滅。

“法國怎麼敢出爾反爾!”費薩爾猛地拍向桌麵,茶杯裡的水濺出,浸濕了桌上的《敘法合作草案》——那是一週前孔翔霖(聯合帝國駐巴黎大使,南方黨人)居中調解時,法國承諾“支援費薩爾合法地位”的檔案。他看向身旁的顧問阿卜杜勒·卡裡姆,語氣帶著不甘,“我們明明已經答應法國,將貝魯特的關稅權交給他們,還允許華鼎公司(南方黨控製,壟斷全球紡織市場)在那裡建廠,他們為什麼還要翻臉?”

阿卜杜勒歎了口氣,遞過一份情報:“陛下,法國總理亞曆山大·米勒蘭最近收到了英國的壓力——英國承諾,隻要法國放棄敘利亞君主製,就支援法國在摩洛哥的殖民利益。另外,南方黨也在暗中推動,趙文濤(聯合帝國商業大臣,南方黨人)給法國提供了500萬華夏元的紡織機械貸款,條件是法國優先采購華鼎的棉布,他們根本不在乎陛下的王位。”

費薩爾攥緊拳頭,指節泛白——他早該想到,在列強的利益博弈裡,所謂的“承諾”不過是隨時可以撕毀的廢紙。就在他陷入絕望時,專列突然停下,英國駐巴勒斯坦高階專員赫伯特·塞繆爾的副官匆匆登車,手裡拿著一份密封的檔案。

“費薩爾陛下,赫伯特專員讓我轉交這份緊急信函。”副官將檔案遞過來,語氣帶著幾分恭敬,“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有重要提議,或許能解決陛下的困境。”

費薩爾拆開檔案,目光快速掃過內容,瞳孔驟然收縮——英國提議,支援他擔任伊拉克國王,條件是伊拉克承認英國的“保護國”地位,允許英國石油公司參與基爾庫克的石油勘探,同時接納印度帝國的軍事顧問。

“英國想讓我去伊拉克當國王?”費薩爾抬頭看向副官,語氣帶著疑惑,“他們為什麼突然對伊拉克感興趣?”

副官解釋道:“土耳其凱末爾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伊拉克北部,英國擔心伊拉克倒向土耳其,進而威脅到波斯灣的石油運輸線——陛下在阿拉伯部落中威望很高,隻有您能穩定伊拉克的局勢。另外,聯合帝國的龍武集團(壟斷亞洲大洋洲能源市場)也承諾,隻要陛下接受提議,就會給伊拉克提供石油開采技術支援,黃金集團(聯合帝國四黨合資機構)還會提供1億華夏元的低息貸款,用於伊拉克的基礎設施建設。”

這個提議像一道曙光,卻也帶著沉重的枷鎖。費薩爾沉默片刻,對阿卜杜勒說:“立刻聯係赫伯特·塞繆爾,我要當麵跟他談條件——伊拉克可以承認英國的保護國地位,但英國必須保證我的實權,不能乾涉伊拉克的內部事務;另外,石油開采權不能隻給英國,龍武集團和東方橡膠公司(南洋黨控製,壟斷全球橡膠市場)也要有份額,我需要聯合帝國的勢力製衡英國。”

訊息傳到倫敦唐寧街10號,大衛·勞合·喬治正與奧斯丁·張伯倫討論中東局勢。聽到費薩爾的條件,奧斯丁皺起眉:“讓龍武集團參與石油開采,會影響英國石油公司的利益;東方橡膠公司要是進入伊拉克,巴西橡膠公司(英國資本,東方橡膠公司死對頭)的橡膠生意也會受衝擊。”

“現在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大衛擺了擺手,指著地圖上的伊拉克,“凱末爾已經在摩蘇爾集結了兵力,要是我們失去伊拉克,波斯灣的石油運輸就會被切斷,印度帝國的糧食供應也會受影響——斯科特勳爵已經來電,印度的小麥儲備隻夠維持三個月,必須依賴金龍集團(聯合帝國壟斷全球食品市場)的供應,我們不能得罪聯合帝國。”

他頓了頓,補充道:“告訴赫伯特,同意費薩爾的條件,但要限製龍武集團的石油份額不能超過30,東方橡膠公司隻能在伊拉克南部開展業務——另外,讓所羅門·維利·羅斯柴爾德(聯合帝國駐倫敦大使,海外黨人)跟大衛·陳·斯坦利(海外黨黨首)談,要是海外黨能說服龍武集團讓步,英國就允許猶太資本參與伊拉克的銀行建設,他們不是一直想進入中東金融市場嗎?”

新加坡南洋黨總部的會議室裡,蘇曼(南洋黨黨首)正對著陳德康(南洋黨副黨首)遞來的情報冷笑。情報上寫著“英國同意東方橡膠公司進入伊拉克南部,但禁止參與石油運輸”,旁邊還附著北方黨與龍武集團的合作協議摘要。

“北方黨又想獨占石油利益!”蘇曼把情報扔在桌上,“李光(聯合帝國首相,北方黨人)肯定跟英國私下達成了協議,龍武集團的30石油份額,說不定有一半是北方黨的暗股。陳德康,你立刻去巴格達,跟費薩爾的代表談——東方橡膠公司願意給伊拉克提供橡膠種植技術,還能讓永恒集團(壟斷全球交通市場)幫他們修建巴士拉的港口,條件是費薩爾必須保證東方橡膠公司在伊拉克的橡膠壟斷權,不能讓巴西橡膠公司進入。”

陳德康點頭:“我這就出發。對了,蘇曼黨首,盧鼎元(聯合帝國駐裡約熱內盧大使,南洋黨人)發來電報,巴西橡膠公司因為病蟲害,橡膠產量又下降了15,他們正急著跟我們談判,想進口東方橡膠的橡膠苗——我們要不要趁機提條件,讓他們放棄伊拉克的橡膠市場?”

“當然要。”蘇曼眼中閃過一絲精明,“告訴盧鼎元,橡膠苗可以給,但巴西橡膠公司必須承諾,五年內不進入伊拉克、敘利亞的橡膠市場,還要把巴西的咖啡出口配額讓給我們5——南洋黨不能總是被動防守,這次要主動搶占利益。”

帝都北方黨總部的書房裡,李光正與金銘遠(聯合帝國財政大臣,北方黨人)討論伊拉克的石油佈局。金銘遠手裡拿著龍武集團的可行性報告:“基爾庫克的石油儲量預計有50億桶,要是能拿到30的開采權,每年能給北方黨帶來2億華夏元的利潤。不過,南洋黨已經派陳德康去巴格達,他們肯定想跟費薩爾談橡膠合作,進而插手石油運輸。”

“南洋黨的野心不小,但他們沒那麼容易得手。”李光冷笑一聲,從抽屜裡拿出一份檔案,“讓韓建國(聯合帝國駐莫斯科大使,北方黨人)跟列寧談,要是蘇維埃能減少對凱末爾的武器支援,北方黨就同意將伊拉克的糧食進口份額讓給蘇維埃10——凱末爾的勢力弱了,費薩爾就更依賴英國和我們,南洋黨想插手也沒機會。另外,讓秦樹賢(東西伯利亞總督,北方黨人)從鞍山鋼廠調一批特種鋼,運到巴士拉的港口,說是‘支援伊拉克建設鐵路’,實際上是給英國和費薩爾施壓,讓他們記住,北方黨的支援纔是最關鍵的。”

金銘遠又問:“南方黨那邊怎麼辦?趙文濤已經在貝魯特建廠,華鼎的棉布在敘利亞賣得很好,他們肯定也想進入伊拉克的紡織市場。”

“讓他們去爭。”李光不以為意,“伊拉克的紡織需求有限,華鼎要是進去,隻會跟法國的紡織廠競爭,我們正好坐收漁利。另外,讓威廉·伯明頓·卡爾納多(聯合帝國殖民大臣,海外黨人)跟印度帝國的福爾摩斯侯爵談,要是印度減少對伊拉克的糧食出口,金龍集團可以填補空缺,但印度必須降低對北方黨鋼鐵的進口關稅——我們要把各方勢力都攪進來,才能讓北方黨始終處於主導地位。”

一週後,巴格達的英國領事館裡,費薩爾與赫伯特·塞繆爾正式簽署協議。費薩爾穿著傳統的阿拉伯長袍,接過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兼任印度帝國皇帝)授予的王冠,臉上沒有預想的喜悅,隻有沉甸甸的責任——他知道,這個王位背後,是英國的控製、聯合帝國各黨派的利益訴求,還有阿拉伯民眾的期望。

儀式結束後,費薩爾單獨召見了陳德康和北方黨代表。他看著兩人,語氣堅定:“伊拉克需要龍武集團的石油技術,也需要東方橡膠公司的種植技術,但我不會讓任何一方獨占利益。英國的保護國地位隻是暫時的,總有一天,伊拉克會成為真正獨立的國家。”

陳德康和北方黨代表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屑——在列強的博弈裡,所謂的“獨立”不過是遙不可及的幻想。而在倫敦、帝都、新加坡的辦公室裡,大衛·勞合·喬治、李光、蘇曼都在為各自的利益盤算著,伊拉克的王位之爭,不過是中東利益重新劃分的開始,真正的博弈,才剛剛拉開帷幕。

巴士拉的港口上,龍武集團的油輪正在解除安裝石油開采裝置,東方橡膠公司的橡膠苗運輸車緩緩駛入沙漠,華鼎公司的棉布商船也在遠處的海麵出現——這些來自不同勢力的物資,承載著各自的利益訴求,在伊拉克的土地上交織,構成了一幅複雜而脆弱的利益圖景。費薩爾站在王宮的陽台上,望著這一切,心中清楚,他的國王之路,註定充滿荊棘。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