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 第85章 訪歐之行(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第85章 訪歐之行(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輪船穿過波羅的海,繞過了丹麥,進入了易北河,而後輪船在漢堡市停留下來。

漢堡市市長和皇太子腓特烈已經在河岸上等候。輪船一靠岸,腓特烈就下令樂隊奏響音樂,歡迎遠方的客人。

李光下了輪船,腓特烈上前和他握手問好。兩人互相詢問了對方的身體狀況以及兩國皇室的如今情況,隨後坐上德國自主製造的寶馬汽車去到了火車站。

寶馬汽車公司是去年年底在巴伐利亞成立的,由一個容克貴族所建立,德國政府為這家公司提供了不少政策上的支援,其目的是分得汽車市場的一杯羹。

雖然寶馬的成立時間比賓士、福特以及勞斯萊斯要晚,但在德國強大的工業技術加持下,寶馬汽車的效能一點不比那三個品牌要差,相反在某些領域還要更好。因此,寶馬快速壟斷了德國國內的汽車市場。

李光坐上了這輛提前三四十年出現的寶馬汽車,他發現這車的舒適度和速度絲毫不遜於自家的賓士和福特,這讓他產生了危機感。

“果然,德國人的工業實力不是蓋的,必須要利用好他們的工業實力,把歐洲打個千瘡百孔。”李光在內心想到。

“首相先生,您覺得我們的汽車如何,比得上貴國的賓士和福特嗎?”腓特烈笑著對李光問道。

“效能很好,在我看來,並不比賓士和福特要差,貴國不愧是工業強國。”李光笑著回應道。

“哈哈,我們怎麼敢和貴國的汽車比,我們和貴國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腓特烈話說的沒錯,現在帝國掌握著世上最先進的發動機技術,而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因此寶馬與賓士和福特相比,差距還是有的。

眾人來到了火車站,上了火車,往柏林趕去。

柏林火車站已有人在迎接,首相俾斯麥和皇太孫威廉在站台等候。

火車一進站,樂隊又奏響了音樂,把李光搞得一陣無語,一路過來不知道聽了多少遍歡迎樂曲,還都是一個調,就不能換個新的嗎,哪怕奏個國歌也行啊。

李光下了火車,俾斯麥和威廉上前和他握手,隻不過威廉在伸手的同時把左手縮了起來,李光裝作沒看見,他知道威廉二世的左手先天殘疾。

李光還發現,俾斯麥總是笑眯眯的,而威廉卻是一副苦臉,他心想兩人應該是鬨了矛盾,不過沒在嘴上問。

三人上了寶馬,去到了德國皇帝住的柏林城市宮。

柏林城市宮興建於1443年,是勃蘭登堡選帝侯“鐵牙”腓特烈二世所建。後經多次重建、擴建,在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時期,被整修增建為巴洛克風格的宮殿,並成為王室住所,此後曆代君主陸續對其修建擴建。

1871年德國統一後,柏林城市宮成為德國皇帝的主要居所,威廉一世和威廉二世都曾在此居住。

1918年德國革命後,宮殿成為博物館。二戰中遭盟軍轟炸淪為廢墟,1950年被東德政府拆除。兩德統一後,經過多年討論,2013年開始在原址重建,2020年外觀重建完成,現作為洪堡論壇博物館使用。

李光三人在旁人的歡呼下進入了宮殿,來到了大廳。

威廉一世已經在沙發上等候,他今年已經是九十歲的高齡了,行動十分不便,故李光到來時,他也沒有站起來,而是坐在沙發上和李光握手。

李光知道,威廉一世的年齡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高齡中的高齡了,現在帝國活的最久的是出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一個最高法院院長,他於李光穿越的前一年在帝都逝世,去世時的年齡和威廉一世差不多大。

還有一年,威廉一世就要去見上帝了,因此李光並沒有對威廉一世坐著和自己握手而感到不滿,他笑著和威廉一世握了握手,詢問其身體狀況,並祝福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威廉一世表示感謝,隨後邀請李光坐下,俾斯麥坐在威廉一世的旁邊,而腓特烈和威廉倆父子去叫禦廚備好飯菜。

“首相先生,歡迎您能來我國訪問,不知道您此次前來,是有什麼珍貴的東西要和我們分享嗎?”俾斯麥對李光問道。

“首相先生,貴國建立的三皇同盟體係,現在還能維持的下去嗎?”李光反問道。

“這個……”俾斯麥有些猶豫,“好像確實要維持不下去了。”

黃帝曆4584年,打退塞爾維亞入侵和獲得東魯米利亞省的保加利亞大公亞曆山大巴騰貝格在國內外的壓力下被迫退位,這引發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亞曆山大大公傾向遠離俄國、靠近德奧,加上亞曆山大大公對俄國的態度不怎麼好,因此奧匈帝國認為是俄國人逼迫亞曆山大大公退位的。

俄國也十分不滿,因為保加利亞國內的親俄派勢力越來越弱,親奧派的勢力卻越來越強,俄國認為這肯定是奧匈帝國在背後搗的鬼,因此兩國矛盾又激化起來。

俾斯麥苦心經營的俄德奧三皇同盟體係再次出現了裂痕,而且這裂痕越來越大,大到就連俾斯麥都無法將其縫合,他漸漸意識到,是時候在俄國和奧匈帝國選邊站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出意外,出於民族感情和戰略利益的原因,德國最終選擇了奧匈帝國,因此三皇同盟於今年正式宣佈解散,而這讓法國鬆了口氣。

“所以貴國是不是想好了要和我國一起建立一個新三皇同盟體係?”

“是的。”俾斯麥在沉默了一會兒後說道。

“這是貴國正確的選擇。”李光說道,“請放心,隻要我國加入進來,貴國獲得的回報會更加驚人。”

“謝謝。”俾斯麥說道,“不過,我有件事要和首相先生商量。”

“您請說。”

“我國現在的艦艇數量和質量,以及海軍將領的素養還是比不上大英帝國,因此我請求貴國能出售一些先進的技術和軍艦,並派教官幫我國訓練海軍。”

“首相先生,我沒聽錯吧,貴國現在要大力發展海軍了?”李光有些驚訝,要知道俾斯麥一生都十分反對德國大力發展海軍。

“我這也是沒有辦法,國內很多人要求我在您來時和您說這件事,不然就要彈劾我。”俾斯麥有些為難的說道。

現在德國國內的軍國主義勢力和殖民主義勢力越來越大,俾斯麥都有些壓不住他們,先前就有一個軍國主義分子試圖刺殺俾斯麥,雖然最後失敗了,但這也讓俾斯麥意識到,好像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阻止不了德國走向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

儘管俾斯麥瞧不起議會,把議會視為橡皮圖章,但議會內部對他不滿的人越來越多,這對他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而且現在議會和容克貴族們已經高度繫結,要是再拿以前的態度對待議會,俾斯麥相信自己這個首相就要到頭了。

“可我沒記錯的話,貴國的軍艦製造能力和海軍將領素養並不差啊,貴國的海軍學院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為什麼要找我國幫忙呢?”

“和美國意大利相比,我國在海軍方麵確實有驕傲的資本,但和貴國以及大英帝國相比,我國就是一個小年輕。”

現在海軍實力最強的是大英帝國,塞裡斯帝國緊隨其後,之後是法國,而後是俄國,最後纔是德國。

“可是,貴國不怕和英國的關係惡化嗎?”李光並沒有馬上答應,曆史上英德關係惡化的原因,和德國海軍實力大幅度增強有很大關係。

“惡化就惡化吧,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俾斯麥此時一臉無所謂的說道。

看來俾斯麥對英軟弱的態度在那些人的壓力下已經有所轉變了,這是件好事,李光暗自想到,隨後說道:“那好吧,我答應了。

“那就多謝首相先生了。”

“首相先生,冒昧問一下,現在布林地區的情況如何了?”李光這時換了個話題。

“還行,英國人並沒有在那掀起什麼大的風浪,現在英國人在開普敦殖民地頒布了一係列優惠政策,想吸引布林人回去。”

柏林會議後,英國和布林人停戰,英國人賠償布林人軍費,而德蘭士瓦國和奧蘭治國名義上成為了開普敦殖民地的一部分。

李光收到過軍情局的訊息,說是英國拿了不到一成的金礦公司股份後,就一直安分守己,沒乾什麼壞事,興許是英國人意識到自己在布林地區沒有掀桌子的能力吧。

“還是要小心英國人較好,他們說不定在準備一發大的。”李光並不相信英國人老實下去了。

“您說的有理。”

“對了,首相先生,貴國是不是有一家叫黃金集團的企業?”俾斯麥問道。

“是的。”

“它是不是由賓士和福特聯合組成的?”

“您說的沒錯。”李光說道,“不過您問這個乾嘛?”

“我想,我國的寶馬可以和貴國的黃金集團進行合作。”

“為什麼要合作?”

“寶馬畢竟才剛成立不久,在很多方麵仍不及黃金集團,因此我想和貴國合作,交流交流經驗,以此讓寶馬更健康的發展。”

“首相先生,這個隻需要寶馬的創始人和黃金集團的創始人聯係就行了,為何要把一件經濟上的事情搬到政治台麵呢?”李光不解的說道,現在全世界還是自由放任階段,隻有帝國半隻腳踏入了國家乾預階段。

“因為我知道,黃金集團的成立,很大程度上離不開首相先生的資金支援,所以我認為您可以代表黃金集團的創始人來決定是否和外人合作。”

“這件事交由雙方的創始人處理吧,畢竟黃金集團和寶馬是他們的企業,我們這些政府官員無權過問。”李光說道,他雖然有黃金集團的股份,但隻會拿分紅,至於集團內部事務,他是不會插手的。

“那好吧,希望到時候能有機會讓雙方的創始人見個麵。”俾斯麥見李光不想代表黃金集團答應,隻好說道。

“晚飯時間到了,首相先生,請。”俾斯麥看了看牆上的鐘後,對李光邀請道。

“謝謝。”

兩人離開了座位,去到了餐廳,而威廉一世全程聽著兩人的對話,沒插一句話,默默閉上自己的眼睛,閉目養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餐廳的空間不是很大,隻有兩張大桌子,李光和俾斯麥坐到了其中一個大桌子上,而腓特烈和威廉父子坐在了另一個大桌子上。

“父親,你看首相太無法無天了,不把我們父子倆放在眼裡,看到我們都不向我們行禮。”威廉看著俾斯麥不滿的說道。

“威廉,俾斯麥先生是帝國的首相,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是深受父皇信任的能臣,他不向我們行禮,這很正常,他都沒向父皇行過幾次禮,父皇也沒說什麼,你就不要關心這些了,好好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這樣才配的上是一個合格的德意誌帝國皇帝。”腓特烈小聲嗬斥道。

“哦,知道了。”威廉無奈應道,心裡卻對俾斯麥的不滿又增加了幾分。

“等著吧,等我即位時,如果你還在首相這個位置上,我第一時間撤了你的職。”威廉在內心發誓道。

幾分鐘後,菜都被端上來了,全都是德國菜。雖然菜品有些簡單樸素,比不上在印度、奧斯曼和沙俄吃的菜,但換換口味也不錯,老是吃山珍海味,也會吃膩的。

侍從給李光倒滿了整整一杯巴伐利亞啤酒,酒杯很大,大概可以容納四百毫升的液體,李光一隻手都有點拿不住酒杯。

“來,乾杯,祝兩國友誼天久地長。”

“乾杯!”

兩人吃飯吃到了八點多,之後李光醉醺醺的,又被侍從揹回了安排的住所。

外交部長心想不能讓首相大人這麼醉纔去,就吩咐侍從去熬碗醒酒湯,放到首相大人的住所裡。

李光雖然喝醉了,但腦子還是較為清醒,他在看到侍從端來了醒酒湯後,就連忙喝了下去,過了一會兒後,身上的醉感好了不少,腦子也更清醒了。

“看來這啤酒的度數跟白酒相比,還是差遠了。”

喜歡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請大家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