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21章 拉鋸街巷血痕深,三奪糧倉誓守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1937年的日子 第21章 拉鋸街巷血痕深,三奪糧倉誓守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拉鋸街巷血痕深,三奪糧倉誓守城

(一)

鬼子的反撲比預想中來得更快。攻陷石佛鎮的第二天淩晨,雞還沒叫頭遍,鎮口的石橋就傳來“轟隆”巨響——是鬼子用炸藥炸開了半麵橋身,斷了聯軍的退路。李明遠趴在糧倉的箭樓上,看著對岸黑壓壓的人影踩著浮橋往這邊湧,機槍在晨霧裡噴吐火舌,心裡咯噔一下:至少來了一個中隊。

“連長,西南角的民房被占了!”李虎的吼聲混著槍聲傳來,他胳膊上纏著布條,血正往外滲,“鬼子架了機槍,壓住咱的梯子隊了!”

李明遠咬碎了牙,往樓下扔了顆手榴彈。昨天剛修好的西牆被炮彈轟出個豁口,幾個弟兄正用麻袋填堵,被鬼子的機槍掃倒兩個,麻袋滾了一地,露出裡麵的麥粒,混著血珠在地上蹦。

“老鄭!帶工兵隊去炸掉那挺機槍!”他吼道,同時拽過身邊的通訊員,“讓張寡婦帶婦女隊從暗道撤,把染坊的靛藍膏全潑在東大街,滑死這幫狗娘養的!”

(二)

第一波拉鋸在辰時結束。鬼子占了西街,聯軍退守糧倉和東街,中間隔著條炸斷的石板路,兩邊的子彈在路中間織成火網。李明遠靠在糧倉的土牆上,聽著外麵鬼子的喊話聲,抓起塊乾糧嚼著,渣子掉了滿身。

“連長,西街的鬼子在拆門板搭工事,怕是要守到天黑。”李虎端著碗染了血的水進來,水裡飄著片靛藍布,“張嬸說,她藏了二十斤硝石,能做土炸藥。”

李明遠眼睛亮了:“讓她把硝石和桐油混了,灌進酒壇子裡。等鬼子吃飯時,咱從房頂上扔過去。”

可沒等酒壇做好,午後突然颳起西風,鬼子借著風勢放起了火。烈焰順著茅草屋頂往東竄,逼得聯軍不得不放棄東街的半條巷。李明遠帶著人退到糧倉時,清點人數,又少了七個弟兄,其中就有昨天幫著搬糧食的瞎眼老太太——她為了護著半車麥粒,被炮彈掀翻的車板砸中,手裡還攥著把沒來得及扔的剪刀。

“撤進地窖!”李明遠紅著眼下令,“用煙熏!”

弟兄們把糧倉的穀糠往灶膛裡塞,濃煙順著通風口往西街飄。鬼子嗆得直咳嗽,進攻慢了半拍,聯軍趁機從暗道摸出去,繞到鬼子身後的醋坊,把幾缸陳醋全掀翻在火裡——酸霧混著濃煙,把西街變成了沒法待人的地方。

等濃煙散了,西街空了,可糧倉也被燒穿了頂,糧食露在外麵,像塊肥肉引著狼。

(三)

鬼子的第二次反撲在子夜。他們學精了,不打火攻,派了小隊敢死隊摸黑爬牆,嘴裡叼著刀,腳裹著布。若不是李虎養的狼狗“黑炭”狂吠,怕是已經摸到糧堆前。

廝殺在糧倉裡展開。黑暗中分不清敵我,隻能聽聲音辨人——鬼子喊“天皇”,聯軍罵“狗日的”。李明遠的步槍捅進一個鬼子的肚子,對方的刺刀也劃開了他的胳膊,血順著袖子滴在麥粒上,暈開一個個暗紅的圈。

“往亮處打!”他吼著撞翻一個鬼子,摸到牆角的油燈砸向糧堆。火光亮起的瞬間,他看見張寡婦舉著染布的木槌,正把一個鬼子的腦袋往染缸裡按,靛藍的水漫過鬼子的臉,像尊詭異的泥塑。

這一仗打了兩個時辰,糧倉的梁木燒塌了一半,鬼子被趕出去時,拖著二十多具屍體,聯軍也隻剩三十來號能站著的。李虎的腿被刺刀挑了,卻咬著牙用獨輪車把剩下的糧食往暗道裡運,車轍在地上拖出兩道血痕。

(四)

最險的是第三天晌午。鬼子調來迫擊炮,對著糧倉的地窖口猛轟,暗道被震塌了半截,糧食運不出去,人也鑽不進來。李明遠看著糧堆上的彈孔,突然一拍大腿:“有了!”

他讓弟兄們把麥粒往布袋裡裝,紮緊了口子,從糧倉的破窗往外扔。鬼子以為是聯軍要突圍,蜂擁上來搶,卻不知布袋裡混著十幾個“硝石酒壇”。等鬼子的人聚得差不多了,李明遠摸出火摺子,對著扔出去的火把吹了口氣。

“轟隆——”

震耳的爆炸聲裡,混著鬼子的慘叫和麥粒飛濺的簌簌聲。李明遠趁機帶人從炸塌的暗道豁口鑽出去,抄了鬼子的迫擊炮陣地。李虎拖著傷腿,抱著顆炮彈往炮膛裡塞,吼道:“嘗嘗自家的炮!”

炮彈落在西街的鬼子堆裡時,李明遠扶著牆直喘氣。陽光透過糧倉的破頂照下來,在滿地的麥粒和血汙上,畫出一道歪斜的光帶。張寡婦撿著沒炸碎的布袋,往裡麵抖落著麥粒,嘴裡唸叨:“能救一個是一個……”

李明遠知道,這鎮子還得拉鋸下去。但隻要糧倉的根還在,隻要手裡的槍還能響,就不能讓鬼子站著離開——就像那些撒在地上的麥粒,哪怕被血泡著,被火燒過,來年開春,說不定還能冒出綠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