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的獵戶人生開掛了 第44章 白玉芝
許正陽離開,許玲玲遲疑了片刻之後,最終還是起身出門去送。
“你倒是對你這個傻兄弟不錯嘛,這麼多錢眼睛都不眨一下。”
等許家兄妹離開之後,孫瀟湘來到了李越山的麵前。
李越山聞言一翻白眼。
天知道,他心裡到這會都還在飆血。
不過心疼歸心疼,可對於李越山來說,這錢花的絕對值得。
不一會,許玲玲送走許正陽之後,回到了院落當中。
王鐵柱也處理好了熊肉和下水,在富貴的幫忙下,將東西都搬了出來。
六百多斤的馬熊,扒皮拆骨分下水之後,肉也就隻有不到兩百斤。
李越山拿走了馬熊的心肝,這東西和之前李越山拿回去的老狼內臟一樣,是喂山狗的上品。
“那個……”
王鐵柱站在一旁,看著分贓的幾人,有些欲言又止。
“今天的事也多虧了你,不然我和富貴不知道還得被關多久,你看上哪塊自己拿,就當我感謝你的。”
李越山看向王鐵柱,笑著說道。
這家夥雖然腦子有點奇葩,但勉強還算是個心思端正的爺們。
王鐵柱一愣,隨即卻撇撇嘴說道:“不用謝我,我報信也不是因為你!”
說著,還偷偷看了一眼對麵站著的許玲玲。
李越山無奈的聳聳肩,這家夥是真的沒救了。
“那啥……這爪子能不能給我勻一個?”
王鐵柱盯著剩下的熊掌,從口袋中掏出二十幾塊錢說道:“我這錢不多,不夠的話能不能先賒著,等過了年關開支了我再還給你。”
馬熊實際上能稱得上熊掌的,也就是被許正陽帶走的前右掌。
剩下的三隻雖然也不錯,但畢竟差了點意思。
可即便如此,這東西也是個少見的稀罕玩意。
“嗨,沒看出來你還挺會享受!”
李越山一愣,隨即笑著看向王鐵柱,同時將前左爪拿起扔了過去。
“年關了,也沒啥能孝敬師父的,這玩意老爺子可能會稀罕。”
王鐵柱接過熊掌,樂嗬的將二十多塊錢放到了李越山的麵前。
“還真沒看出來,你倒是個有心的。”
王鐵柱的話讓所有人都一愣,孫瀟湘也開口誇了一句。
“從小沒了爹媽,是師父把我拉扯大的,就這麼一個親人了,孝敬他那不是應該的嘛。”
王鐵柱拿著熊掌,笑著解釋道。
而這一番話,倒是讓李越山對這個油膩的家夥有些刮目相看。
王鐵柱拎著熊爪子,滿臉歡喜的轉身離開了院落。
這家夥看著毛毛躁躁的,可這剔肉的手藝沒的說。
剩下的熊肉除了李越山留下了十幾斤準備拿回去嘗鮮之外,其餘的按照之前的約定,打包賣給了許玲玲。
而孫瀟湘也沒閒著,將其中一條剔出來的後腿骨收入囊中。
“這熊骨品質不錯,再搭配上一些藥材,倒是能泡出效果不錯的藥酒。”
掂了掂手中被王鐵柱剔的乾乾淨淨的腿骨,孫瀟湘很是滿意的說道。
“哦,對了,聽我爺爺說,這隴縣大山裡麵有一種特產的白色靈芝,你見過嗎?”
看著手中的熊骨,孫瀟湘突然轉頭看向李越山問道。
“白玉芝?”
李越山聞言一愣,隨即試探性的回道。
“對對對,就是白玉芝!”
見李越山說出那藥材的名字,孫瀟湘一臉興奮的點頭道。
“洗洗睡吧!”
“啥意思?!”
“夢裡啥都有……”
……
看著孫瀟湘氣鼓鼓的樣子,李越山一陣無語。
這丫頭年紀不大,口氣倒是不小。
白玉芝這玩意,李越山是聽老頭說起過,當然也隻是聽說過而已。
進了山,獵大牲口靠拚命,可像是白玉芝這種物件,那就得拚祖墳了。
祖墳位置不好的,幾輩子人都不見得能見到這玩意。
分割完之後,李越山打了聲招呼,帶著富貴就朝院子外走去。
“等等!”
這時候,許玲玲卻追了上來,手裡還拿著之前李越山拿出來的所有錢票。
不由分說的,許玲玲將所有的錢票都塞給了李越山。
“其實他一開始就沒打算拒絕,之所以忍著不答應,和你沒什麼關係。”
不等李越山開口,許玲玲開口解釋道。
這些東西對於許正陽來說,還真就看不上眼。
而且以許玲玲對這個大哥的瞭解來看,即便李越山不說,他也不會放過富貴這麼好的一個兵苗子。
“拿著吧,要是實在心裡不安,就多幫我留神一下這北堯山裡的一些珍貴藥材。
白玉芝沒有,紫首烏啊,年份白參……”
不等孫瀟湘說完,李越山帶著富貴扭頭就走。
許玲玲要冬熊膽,這玩意好歹還有個出處,費點心思也能弄來。
可孫瀟湘這娘們一張口,彆說李越山了,就連富貴都覺得這家夥腦子進水了。
那小嘴一張一合的,好像那些東西都是蘿卜白菜一樣。
……
出了衚衕,李越山帶著富貴趕著騾車來到了供銷社前門。
因為是趕大集,今天供銷社格外的熱哄。
李越山找了個地方將騾車安頓好,隨即和富貴一起排隊進了供銷社。
“同誌,要點什麼?”
售貨員看向李越山和富貴,出聲問道。
“細糧。”
李越山一邊從懷裡掏錢,一邊說道。
“細糧有票一毛八,沒票一塊一。”
鎮上的供銷社一共有三個售貨員,除了許玲玲之外,李越山和另外兩個都沒照過麵。
“漲這麼多?”
正在掏錢的李越山也是一愣,沒想到年關跟前,沒票的細糧漲的這麼高。
“年底了,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售貨員看著李越山的神情,笑著說道。
“哎,我說你倒是快著點啊,嫌細糧貴就彆買啊,彆耽擱後麵人的事啊。”
不等李越山掏出錢來,後麵排隊的人中有人不樂意了。
每年的年關,細糧的價格就會漲很多。
當然,有票的自然另當彆論。
可這整個漢水鎮,一年到頭能接觸到細糧票的,也就那麼十來個人。
其餘稍微富裕一點的人家,都會咬牙買點不要細糧票的高價糧。
就像那售貨員說的,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