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1980紅頂商人 > 第208章 得好好理理思路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1980紅頂商人 第208章 得好好理理思路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沒錯!”顧方遠猛吸一口香煙,唇齒間冒著煙霧說道,“我這次打算多買幾艘千噸級散貨船,不知你這邊有沒有現貨?”

“巧了!”楊德勝突然提高嗓門,驚得窗台上的麻雀撲棱棱飛走,“我這兒彆的不多,船有的是!”

他走到辦公桌前,抽出一張泛黃的圖紙,“你瞧這內河船型,載重一千噸,航速12節,去年剛下線的新船——”

“等等。”顧方遠抬手打斷,指尖敲了敲圖紙邊緣,“楊廠長,實不相瞞,我雖不懂造船,但也知道造船廠壓不了這麼多現貨。您這兒……”

楊德勝的笑容僵在臉上,伸手揉了揉鼻子,轉身從暖瓶裡倒出兩杯茶,水麵浮著幾片碎茶葉。

“顧老闆果然精明。兩個原因,一是,我們是中華造船廠是唯一一傢俬營企業,所以不存在那麼多限製。

即便我們這邊船隻不夠,也可以從其他造船借調,甚至倒賣。

二是,自打改革開放後,各地搞自產自銷,城市之間流通少了,對船隻的需求量自然極速下降,導致船運公司倒了一片,我們這兒……”

他聲音漸低,指節敲了敲桌角,“訂單砍了三分之二,庫房裡堆的不是船,是一屁股債啊!”

顧方遠沉默片刻,伸手摸了摸茶杯,水溫剛好:“我要五艘。楊廠長給個實在價。”

原來如此,看來改革開放不僅創造了無數機遇,同樣給一些行業帶來沉重的打擊。

隻有度過這個陣痛期,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顧方遠沉默片刻,伸手摸了摸茶杯,水溫剛好:“我要五艘一千噸級散貨船。楊廠長給個實在價。”

楊德勝看了一眼曹平安,嘴角直抽抽,上次看曹平安年輕,以為是一次性買賣,所以同意了對方砍價。

沒想到,這還是個長期客戶。

“75萬!”楊德勝脫口而出,話一出口卻又慌了神,忙不迭補充,“一艘!一艘75萬元!”

他看著顧方遠挑眉的動作,喉結滾動,“顧老闆,這價真沒法再低了。上次賣給曹老闆那艘,我是因為繼續資金運轉,當清貨價賣的,現在……

當然,要是嫌價格貴了,我這邊還有一批二手散貨船,價格可以便宜些賣給你。”

“楊廠長,”顧方遠突然往前傾了傾身子,煙頭在煙灰缸裡按滅,“我這次買五艘,往後還得擴船隊。這可是一筆長期買賣,新船不能再便宜些?”

顧方遠盯著楊德勝的眼睛,試圖從那雙眸子裡找出議價的餘地。

窗外傳來起重機的轟鳴聲,楊德勝無奈搖頭,“真的不能!說實話,這個價,我連百分之五的利潤都沒有,真的沒法降價了!如果其他人來買船,最少80萬。”

顧方遠見對方不像說謊。

“行吧!那就75萬,5艘375萬,今天能不能來得及過戶?”

楊德勝鬆了一口氣,看了一眼窗外,“今天來不及了,你們明天上午過來吧,一天時間就能搞定。”

“行!那就這樣說定了。”生意談妥,顧方遠也不磨嘰,直接起身離開。

楊德勝跟著站起來,目送顧方遠走向門口,突然伸手拽住對方袖口:“顧老闆!”

他從抽屜裡摸出張皺巴巴的名片,“以後要船,直接打這個電話!急事找我,不急的……”他笑了笑,“找小李也行,她管著訂單本子。”

顧方遠接過名片,紙角卷著毛邊,上麵印著“中華造船廠廠長

楊德勝”,電話號碼被鉛筆改過三次。

他揣進褲兜,“行!以後買船我會提前打電話過來,你們提前把手續辦好,這樣也能節省不少時間。”

楊德勝一直把二人送到樓下。

廠區外的梧桐樹上,蟬鳴聲震耳欲聾。

曹平安發動吉普車時,顧方遠摸出名片看了眼,突然笑出聲:“這個楊廠在,挺有意思。”

“老闆,這價……”曹平安透過後視鏡看他。

“我讓管家打聽過了,這個價不虧。”顧方遠望著車窗外掠過的造船廠圍牆,斷牆上用紅漆寫著“團結奮進”四個大字,油漆剝落處露出底下的“抓革命促生產”。

他摸出煙盒,給曹平安遞了一根,“等過了這陣兒,航運回暖,你瞧著吧,這些船能下金蛋。”

吉普車彙入上海的車流時,遠處傳來造船廠的汽笛聲,悠長而低沉,像一聲歎息,又像一聲號角。

日落日出,霞光染紅了黃浦江麵。

車隊在顧方偉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向江南省方向駛去,隻留下曹平安和顧大壯兩人在碼頭。

隻留下曹平安和顧大壯。

曹平安要忙著去中華造船廠接收新船,顧大壯和水手們護送著錢,和曹平安去造船廠做交接手續。

至於兩人的吉普車,將由千噸級散貨船帶回去。

還有一件麻煩事。

他從家裡帶來的482萬元,買車花了101萬,買船砸下375萬,如今隻剩下區區6萬塊錢。

原本計劃今天去看房子,現在看來隻能往後推了。

獨自一人開車來到和平飯店。

環顧一樓餐廳,沒見到喬治和索菲亞的身影——早上通電話時約好在這裡碰麵,想必那兩位還在海關辦理海運手續。

他一個人也懶得去餐廳,乾脆坐在大廳角落的真皮沙發上,指間夾著一支大前門香煙,青煙嫋嫋上升。

“得好好理理思路了!”顧方遠深吸一口煙,眯起眼睛。

最近生意擴張得太快,就像脫韁的野馬,再不勒緊韁繩,遲早要栽跟頭。

他現在手上有,紡織、罐頭、玻璃容器、水泥、接下來還有碼頭。

以及未來扶持的專案:六姐的服裝廠,五姐麵包廠,大姐農業加工廠。

紡織業是他的搖錢樹,可也快到頂了。

那些花花綠綠的頭飾保持著穩定的銷量,但運輸距離越來越遠,一天一取貨的模式顯然行不通了。

高檔領結倒還有潛力可挖,回江南後得擴大生產。

至於男士領帶?

他撇撇嘴——隻是簡單做了一次市場調研,發現市場上競爭者多如牛毛,利潤薄得像張紙,不值得去蹚這渾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