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紅頂商人 第572章 顧方遠要是認第二
“要我說,就直接擱置!”古長春聽完,幾乎是不假思索地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語氣帶著幾分基於政策把握的底氣,“這種事情,在省裡鬨得再大,最高也隻能捅到您這裡為止。
他們難道還敢繼續往中央發?那不是自己往槍口上撞嗎?
現在中央三令五申,強調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基本國策。
誰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提什麼‘挖社會主義牆角’,那本質上就是在反對改革開放,是在開曆史的倒車!
到時候,即便咱們不動手,上麵為了維護改革大局,也絕不會輕饒了這些帶頭鬨事的人!”
他身為省國資委的一把手,對中央政策的理解和把握,遠比地方上的其他機構領導要深刻和敏銳得多。
也正是因為有這份底氣,他之前纔敢力主拿出省城三家經營困難的老牌國企進行轉售試點。
甚至後來在私下裡....
他也默許,甚至推動了國資局將那個名存實亡的“自行車二廠”生產牌照賣給顧方遠。
因為他清楚,這是符合改革方向的探索。
若是倒退五年,回到1979年以前那個氛圍下....
他乾的這些事,隨便拎出一件來,都足夠被扣上大帽子,甚至可能有更嚴重的後果。
但如今改革開放已經徹底落實,那就要跟著黨走纔是正確道路。
古天明自然明白,大兒子這番話背後的邏輯和基於政策層麵的自信。
他疲憊地擺了擺手,打斷了兒子的話。
聲音帶著一種更深層次的憂慮:
“這件事,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樣,性質更複雜。最近這幾年,私人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爆發式增長,活力是有了,但也帶來了一係列新問題。
那些私人企業不僅是在終端市場搶占國有企業的銷售份額,更關鍵的是,在上遊的原材料爭奪上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出價更高,條件更靈活,很多國有廠子根本爭不過。”
他用力吸了一口煙,彷彿要將滿腔的愁緒都吸入肺中:“買賣國有企業,資產轉讓,這還是擺在明麵上,大家都能看得見、能討論能監管的事情。
更棘手的是那些水麵下的問題!很多私人企業為了快速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除了爭市場、搶原料,甚至不惜花費重金,明目張膽地挖國企單位的技術骨乾和管理人才!
導致很多國企關鍵崗位空缺,技術流失,甚至連正常的科研和生產秩序都受到了嚴重衝擊,有些專案都快進行不下去了!”
古天明將煙頭狠狠摁滅在早已不堪重負的煙灰缸裡。
抬起頭,眼中布滿了血絲,語氣沉重而無奈:“我身為省長,封疆大吏,守土有責。
既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釋放經濟活力,又要確保國民經濟支柱的國有企業能夠穩定執行,不能出大亂子。
現在這個問題就擺在這裡,我必須想辦法找到一個平衡點,找到一個解決之道。
否則,長此以往,必定會生出更大的亂子,影響到全省的發展大局。我現在……就是頭疼在這裡,進退兩難啊!”
古長春聽著父親的剖析,眉頭也跟著緊緊皺了起來。
意識到問題的複雜性和嚴重性遠超他最初的想象。
“爸,聽您這麼一說,這……這簡直就是一件無解的矛盾體嘛!”他下意識地又給父親遞了一根煙,自己也點上一根,深吸了一口,
“如果出手強行阻止私人企業的這些市場行為,那就等於是在給改革開放踩刹車,是在逆流而動;
可如果完全放任私人企業這樣‘無序’競爭下去,憑借其靈活的機製和強大的利益驅動,必定會導致大量國有企業人才流失、技術失密,最終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動搖根基。”
他吐出一口煙霧,語氣也變得凝重起來:“當下的情況是,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至關重要,必須堅持;
但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其穩定和發展同樣不可被替代,關係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
這確實需要‘徐徐圖之’,找到一個穩妥的過渡辦法。
如果簡單地搞一刀切,無論切向哪一邊,都肯定會引發巨大的連鎖反應和社會問題。這……這的確是個天大的難題,非常難搞。”
“你這不是廢話嘛!”古天明沒好氣地白了兒子一眼,語氣中帶著一絲煩躁和失望,
“這些情況我難道不清楚?我就是因為找不到這個‘徐徐圖之’的辦法纔在這裡發愁!你說了一堆,跟沒說一樣,一點屁用都沒有!”
古長春被父親訓斥得有些尷尬,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尖。
剛想辯解說自己對這種事也確實無能為力,畢竟這是宏觀層麵的體製機製問題……
突然!
一個名字如同黑暗中劃過的閃電,猛地從他腦海中蹦了出來——
顧方遠!
這個名字讓他瞬間精神一振,眼睛驟然亮了起來。
彷彿在迷宮中看到了一線曙光。
“爸!咱們找不到解決辦法,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們長期在體製內,思維有侷限,對私人企業的內部運作、他們的核心訴求和可能的發展路徑瞭解得不夠透徹。
所以找不到那個既能保障國企利益、又能促進私企健康發展的‘替代方案’或者‘共贏模式’。”
他越說越興奮,身體不自覺地前傾:“既然咱們自己關起門來想破頭也找不到辦法,那為什麼不去找‘那個最有能力找到辦法的人’來幫忙呢?他或許能提供一個我們完全想不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
“你是說……?”古天明腦海中似乎有什麼關鍵的資訊一閃而過,但他因為焦慮和疲憊,一時沒能立刻抓住兒子所指的具體人選。
隻是疑惑地看著兒子,等待下文。
古長春沒有賣關子,直接說出了那個在他心中如同解題鑰匙般的名字:
“顧方遠!爸,咱們江南省要說誰最瞭解私人企業的運作、困境和未來,顧方遠要是認第二,絕對沒人敢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