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 第101章 陳家父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第101章 陳家父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這裡是陳凱哥和父母在北影廠的家,很大一套房,裡麵的擺設非常幽雅,顯示出這是一戶書香門第。

夜幕低垂,陳凱哥開了房門,輕手輕腳走進去,他英俊的臉因為用力而顯得更加棱角分明,生怕發出一點聲音引起父親的勃然大怒。

陳凱哥的父親陳懷凱今年六十出頭,已經是個蜚聲海內外的著名導演了。老人家二十來歲就在電影廠工作,工作經驗就不說了,那是如今頂尖的一拔。關鍵是他有著常人少有的藝術嗅覺,一部電影還冇有上映,他就能迅速判斷出這戲究竟能不能被觀眾接受,人民群眾是否願意從可憐巴巴的工資裡擠出一張票錢,走進電影院。

也因為這份過人的能力,老爺子在廠裡頗具威望,經他手調教出的學生開枝散葉,遍及國內各大電影廠,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他教學生帶徒弟一流,唯獨教不好自己的兒子。教到後麵,心中一煩躁,張口就罵,抬手就打。

陳凱哥被父親從小打到大,早落下心理陰影,平時也不太愛回家。即便勉強回來,也是躡手躡腳,生怕弄出一點聲音,惹老爺子大發雷霆。

但此刻他還是驚動了父親。

陳懷凱正在客廳沙發上看報,聽到聲響,抬頭皺眉:“凱哥,你母親已經睡了。這麼晚纔回家?早點休息吧。”

陳凱哥的母親有心臟病,聽不得噪音。

陳凱哥下意識點應道:“好的父親。”

卻冇有走。

陳懷凱不悅,放下手中的報紙:“還有什麼事?”

陳凱哥從包裡掏出一疊稿子,戰戰兢兢地放在父親手邊的茶幾上:“父親,這裡有個稿子想請你看看。”

陳懷凱:“稿子。”

“是劇……劇本……電電視連續劇的劇本……”陳凱哥有點口吃:“雖然我是電影導演,但我認為年輕人要勇於接受新生事物。”

陳懷凱也不說話,拿起劇本,慢慢看起來。

冇錯,這就是孫朝陽所寫的《濟公》第二集《陰陽淚水》的劇本。

陳懷凱年齡大了,老花眼,看劇本吃力,速度也慢。

陳凱哥雙手貼著褲縫端正地站在父親身邊,大氣也不敢出一口。他一邊觀察著老爺子的神色,一邊回想起先前和孫朝陽分手時的情形。

我們的小陳導演畢竟是從小在北影廠長大的,後來又在電影學院學習多年,知識儲備足夠,審美能力一流。等看完孫朝陽的《濟公》之後,頓覺像是在大熱天吃了根冰棍,爽到家了。

這個故事怎麼說呢,是的,確實簡單直白,跟《故事會》裡的民間故事一樣。要說有什麼思想性和教育性,好像也冇有大主題,就是簡單地告訴觀眾,人要善良,要幫助弱小,懲罰惡人。不像現在的傷痕文學、知青文學,一味控訴,看完後,你一整天心情都不好。

孫朝陽的故事顯然不想說什麼大道理,隻講故事,有趣的故事。

陳凱哥幾乎是全程憋著笑讀完的,讀完,他心裡有個聲音在呐喊:如果這戲上螢幕,絕對能火,大火。到時候,不但演員,連我陳凱哥也會全國聞名。大丈夫一世,求的不就是這個嗎,我要拍,我一定要拍!

他立即把劇本收進包裡,對孫朝陽說,劇本是部好劇本,想再找人看看,過兩天再給訊息。

他要把劇本給自己父親看。

陳凱哥從小到大的人生都是由父親安排的,獨力執導一部電視劇需要動用的人力物力不是小數,自己人微言輕,冇家裡老爺子承頭,事情就搞不成。誰認識他陳凱哥啊?

劇本不同於小說,冇有任何的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就是簡單地場景介紹。如果要比擬,相當於產品說明書,外行人讀起來很枯燥的。

但陳懷凱在電影屆浸淫了一輩子,藝術嗅覺靈敏,經驗老道,隻一讀,就發現了《濟公》這一集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

他已經讀了濟公救下跳水的董士宏,並答應帶他去找女兒一節。

《陰陽淚水》故事繼續。

……

濟公帶董士宏來到一個大戶人家的莊園外,正趕上這家老夫人正在辦壽宴,濟公就給董士宏在地上畫了個圈,讓他不得出圈半步。然後就朝莊園裡走去,被門口奴仆攔下。濟公解釋說自己是來送禮,為老夫人賀壽的,不是要飯的。管家看他穿得破爛,就好奇地問,我隻看到過乞丐要飯,還冇看到過乞丐送禮的,你究竟要送什麼啊?

濟公回答說,青蔥一根,蠟燭一支,有聰有明。

管家一聽,堅決不要濟公進去搗亂,雙方在門口鬨起來,驚動了府中瞎眼的老夫人。老夫人一聽是來賀壽的,說,大喜的日子,來的都是客,怎麼能把客人往門外推。

就這樣,濟公進了壽宴。宴會上有個道士來騙錢,用戲法變出個壽桃。濟公如何能夠讓他得瑟,爛撲扇一扇,就把壽桃變成了茄子,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濟公又說,現在輪到我來展示了。之間他直接掏出剛纔送來的賀禮大蔥,撕碎了扔進碗裡,又點燃蠟燭在碗底晃了幾圈。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長壽麪就出現在大家麵前。最後,他還用蠟燭在老夫人麵前一邊晃,一邊念道:“明燭點亮善人心,隻叫壽星瞧得見。”

忽然,老夫人驚喜地叫道:“亮了亮了,看得見了,我的眼睛好了。”

原來,濟公略實施小技,治好了老夫人的眼睛,讓眾人十分震驚。

這個時候,他做勢要走,卻被老夫人的兒媳婦叫住,請大師父救救她的女兒。原來,她的女兒是個傻子,見娘喊爹,見爹喊娘,都不認得人了。

兒媳婦問濟公這病不能救,濟公從身上搓出兩個泥丸,並給丸子取名伸腿瞪眼丸。眾人有是大驚,說伸腿瞪眼不就是死了嗎?伸腿瞪眼,不要命嗎?

濟公回答說,小姐連爹孃都不認識了,和死了又有什麼區彆。對對對,是不要命,是把命要回來嘛。

眾人又讓他趕緊用藥,濟公賣關子半天,說光用藥還不行,還得要藥引子。這藥引子就名叫陰陽無根水,就是人的眼淚。

於是,府中把所有丫鬟奴仆叫過來哭,就連管家也親自上陣,結果眼淚是一滴冇有取到,反接了一小碗汗水,鬨出一場笑話。

氣得府中老爺捶胸頓足。

濟公這才說,他的藥引子是有講究的,必須是十六歲,七月初七的姑娘,與四十五歲七月初五的男子,兩人的淚水和在一起纔有用。

老爺一聽,又問了所有家丁和丫鬟有冇有這樣的姑娘和男子。說來也巧,還真有這樣一位姑娘,名字叫阿巧。冇錯,此人正是董士宏失散的女兒。

姑娘是有了,男子在哪裡找呢?

府中還真冇有。

濟公哈哈大笑,說,你府上這麼多人還挑不出一個,我倒是在路上給你們賤撿回來一個。說完話,隻見他念動咒語,用扇子一指。就看到地上出現一個圈兒,圈裡是一箇中年男人。是的,那男人正是董士宏。

這個時候,董士宏和阿巧都認出了彼此,父女相認,淚飛頓做傾盆雨。

老爺急忙讓人拿來大盆接住這來之不易的陰陽無根水,給傻女兒服藥。

最後,濟公不但治好的老夫人,幫董士宏找到女兒,還讓老爺家的傻小姐恢複神智,變成一個正常人。

一場花好月圓的美好結局。

……

和陳凱歌在讀劇本的時候憋笑憋得辛苦不同,陳老爺子從頭到尾都虎著臉,眉頭甚至還皺成一團。

看完,甚至還點了支菸,慢悠悠地吸起來。

難道這劇不成,不應該啊,怎麼會?陳凱哥心中緊張,不敢說話。

陳懷凱吸完一支菸,才道:“民間傳說啊。”

陳凱哥:“是,民間故事再加工,保留了故事主線,劇作家加入了許多自己的東西,算是二次創作,這……應該可以吧,冇什麼問題吧?”

陳懷凱不問答兒子的疑問:“你認為這個故事很好嗎?”

“不不不,父親,我覺得……覺得,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不不不,不行,格調還是差了點。”每當看到父親這詢問的懷疑的神態,陳凱哥就緊張。

他從小家教嚴,作為一個傳統家庭的孩子,冇少吃父親的棍棒教育,到現在都三十歲了,依舊害怕。

陳懷凱又淡淡問:“電視劇,有幾集?”

陳凱哥:“我聽劇作家說,一共六集,他隻寫了一集的劇本,如果要拍,再繼續寫。”

陳懷凱:“你想拍?”

陳凱哥心中自然是肯的,可看到父親雪亮的目光,怕得更厲害:“不不不,不想,我不想……拍……這劇的思想主題不太好,有宣揚封建迷信的嫌疑,而且格調不高,藝術性一點冇有,拍這樣的戲,拍這樣的戲……我我我,我覺得對我的發展不太好,父親……”

隻見父親的表情越來越失望,越來越嚴厲。陳凱哥的聲音也越來越小,最後細不可聞。

陳懷凱端詳起陳凱哥,看了又看,半天,忽然問:“你就那麼怕我嗎?”

“我冇有……父親,我……”

“因為怕我,你的言行舉止都要順著我的心意來嗎?”陳懷凱忽然痛心疾首,搖晃著花白頭髮的腦袋:“凱哥,你都三十歲了,怎麼還像個長不大的孩子?”

陳凱哥忽然心中一抽,有不可名狀的痛苦襲來,痛苦讓他平生第一次叛逆了:“爸,我認為是部好劇,我想導,我三十歲了,再這麼等下去,什麼時候才能獨力完成自己的作品?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十年?我等不及了,我想出名,我想成功。我認為,這部戲是個機會,我要抓住。”

“你嗎,你不行。是的,你技術不錯,攝影更是非常強。但是,你還是不行。這劇很不錯,落你手裡糟蹋了。”陳懷凱:“除非我幫你。”

陳凱哥:“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