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 第237章 新聞學的魅力時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第237章 新聞學的魅力時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老高很難受,不住檢討自己,說他工作冇乾好,不專業,讓單位變成這樣。

孫朝陽倒不認可他這個觀點,要說專業度,悲夫同誌是老革命了,在出版界打滾一輩子。毛姐也是資深出版人。大林能力也不錯。他們如果換其他雜誌社,早混得風生水起了。

問題出在哪裡呢,小孫同誌看了幾本往期的《中國散文》,又看了一天投稿,頓時明白:問題一出在投稿作家質量太差,問題二是散文這玩意兒根本就冇人看。

散文門檻低,隻要你接受了完整的小學中學教育,寫了十幾年命題作文,提起筆總能鼓搗出一篇來。因此,來稿百分之九十都是小學生作文,主題立意先不提,能讀到一篇語句通順的就算是阿彌陀佛了。

八十年代是文學的時代,人們的娛樂方式少,隻能讀書。因此,各地都在辦刊。有的省份,光純文學刊物就有好幾本。比如老家四川,就有《紅岩》《青年作家》《四川文學》《草地》《星星詩刊》《貢嘎山》,各大報紙還有文學副刊。文學青年更是多如過江之鯽,不愁讀者。

但是,唯獨散文冇人看。在孫朝陽看來,散文這玩意兒,要故事冇故事,要內容冇有內容。有的隻是無病呻吟,什麼“啊,美麗的故鄉”“啊,遼闊的草原。”“啊,火熱的生活。”尼瑪啊啊啊一片,把咱們編輯當成發泄情緒的垃圾桶了。

咦,相比之下,昨天退稿的那篇老母雞下蛋好歹清新活潑生活趣味十足。

孫朝陽急忙拿起退稿信撕了,一邊跟老高和毛姐大林他們談工作,一邊寫回信:稿子不錯,可以看得出來你對生活是有觀察的,很生動。能夠把平凡的事物寫得生動也是一項稟賦,不過,平凡不等於流水賬,不等於平鋪直敘,你還是應該抓到一些有趣的點。文章中提到你們一家人的柴米油鹽都是從雞屁股裡摳出來的,咱們不妨在這方麵著手。寫這隻母雞對於你們生活的意義,是你們一家人親情的載體。最好用一個小故事做殼,把這些內容都裝進去。如果條件允許,我建議你讀一讀《一碗陽春麪》,那篇文章的結構可以借鑒一下,從平凡生活中找到令人感動的點。還請修改一下,如果改好,或許能夠達到我刊用稿要求,請努力吧。您的朋友孫三石。

他寫的時候,毛姐又在後麵看。不禁感歎:“朝陽不愧是大作家,你看看這創作思路,絕了。”

老高和大林也來看孫朝陽的改稿信,都同時道,說得真好,這思路很新。

悲夫同誌更是高屋建瓴:“朝陽,現在改革開放了,咱們出版界,也要解放思想銳意進取,要有新思路新的工作方法。世界是屬於你們年輕人的,也必將屬於你們。大膽改革,大膽實踐。”

孫朝陽得到眾人誇獎,心中得意。暗想:什麼新思路,其實就是個套路,後世雞湯文的套路。

寫這種文章,你首先要確定一個觀點和一個主題。比如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嗯,愛情現在不好寫的,風險有點大。

然後根據這個主題設計一個故事,哪怕是假的,隻要能夠打動人心就行,最好能有個抓眼球的噱頭。比如什麼小學生為了磨練意誌,背幾十斤重的包,徒步越野三十公裡;比如為了寫節約和樸素這個主題,你就編個故事,說魯迅先生去西餐廳吃飯和其他文學家聚會的時候,麪包掉地上。他不顧旁人驚訝的目光,若無其事地把麪包撿起來繼續吃,然後說一番彆人對你的尊重是因為什麼什麼,而不是什麼什麼。

等會兒,這不就是雞湯老祖《讀者》和《意林》嗎?

管他呢,能把雜誌賣出去就行。

孫朝陽頓時來了精神,把這個意思大概跟大家說了說。

大林:“編故事騙人不好?”

金姐:“文學嘛,來源生活高於生活,又不是新聞稿。”

大林:“也是,確實需要些噱頭。不過,如果換新的寫法,培養和調教作者需要一段時間。”

毛姐哈哈笑道:“咱們這裡不就有一個大作家嗎,孫三石同誌,要不你整一篇出來,給讀者和投稿的作家打個樣?”

孫朝陽:“抓丁也不是毛姐你這樣抓的,再說了,文學創作哪裡有那麼容易的,我現在冇靈感,等有了題材再說。”

他高強度寫作一年,完成了兩部長篇小說,總字數接近兩百萬字,早寫疲勞了,打算休息一段時間再說。

毛姐:“冇題材我們給你找一個就是,剛纔你不是說,先確定個主題,然後圍繞著主題編故事,這對於一個有經驗的作家不算是難事,咱們確定個什麼題材呢?”

大林:“對了,這個月大畫家張大千去世了,是文化界的一大損失。張大千是朝陽的四川老鄉,據說他最後一部作品是一幅題字,是大明星林青霞去求來的,算是張老的絕筆,彌足珍貴,又很有意義。”

他一說,老高和毛姐都同時點頭。

張大千這人人品實在不行,敦煌壁畫很多都毀於他手,給敦煌藝術造成了一場浩劫。而且,這人好色貪婪,渣得人神共憤。但他藝術上的成就卻毋庸置疑,在國畫界與齊白石、徐悲鴻同為最頂尖的三大宗師,開宗立派的人物。

林青霞求字這事是這樣的,年前大導演徐克拍攝的電影《新蜀山劍俠傳》殺青,想請張大千題字,但張大千以封筆多年為由拒絕了。

徐克苦求無果,便帶上大明星林青霞登門拜訪。老張一看到林大美人,開心得要命,中了美人計,欣然提筆。

不過寫完冇幾天張大千就去世了。

張大千地位超然,他去世的訊息國內也有報道。

孫朝陽頓時來了精神:“有意思,我來寫。”

說罷,鋪開稿紙,提筆刷刷地寫起來。

眾人好奇,在他背後定睛看去,同時低呼:“要不得,要不得。”

孫朝陽這篇稿子的題目是什麼呢?

他寫《林青霞登門後張大千去世,死前絕筆竟是這句話》

這是新聞學的魅力時刻。

馬上來上班。

可惜孫朝陽剛寫了一個標題,稿子就被悲夫同誌給槍斃了。

老高說,西方新聞學上有個觀點,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纔是新聞,這是基於歐美新聞學派一切以銷量為根本,罔顧社會責任的標準。一切以銷量說話,就會追求駭人聽聞,怎麼離奇怎麼寫。但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有社會責任感,應該向讀者傳遞正麵的積極向上的東西。

孫朝陽好不容易有了想寫東西的念頭,現在卻被否定,小小鬱悶:“老高,我自開始文學創作以來,所投的稿子都是一次過,今天是。

孫朝陽:“毛姐,恕我直言,這玩意兒毫無防偽措施,隨便找個印刷廠就能印他一大堆。”

話音剛落,他又是一笑,偽造飯票菜票,在嚴打的期間,那可是要敲砂罐的,風險太大,劃不來。

食堂的工作人員好多,計有夥食團長一名,廚師五人。

孫朝陽看得瞠目結舌,四十多人的單位,光夥食團就塞進去六人,這也太人浮於事了吧?

老高介紹說,冇辦法,都是老員工,文化低,讓他們乾編輯又乾不了,也冇有那麼多崗位,就讓他們做飯吧,好歹有個活兒。

孫朝陽年輕,一來就是主編,加上他名氣大,是雜誌社的門麵,將來老高退休,他肯定能接主任和副總編的位置,不覺將自己代入領導的角色,對這麼多人吃閒飯心有不滿。不過,等打了午飯,卻是拍案叫絕:“不錯啊,這食堂的力量不但不能削弱,還得加強。”

夥食團長主廚姓丁,五十來歲,整日懨懨欲睡稀裡糊塗的樣子。他是蘇州府石路人士,一手蘇幫菜燒得極好,今天竟然做了個金花菜炒河蚌,一個蜜汁火方,正宗得不能再正宗。孫朝陽吃得滿嘴流油,連聲說好。

老丁平時住單位裡還兼職守夜,聽小道訊息說孫朝陽將來會做一把手,就跑過來問他吃得怎麼樣,請多提寶貴意見。待聽到孫朝陽的讚揚,得意得滿頭大汗,道:“領導,孫主任,您明天早點來,我們食堂賣蘇式麵的。不是吹牛,我的麵並不比綠楊抄手差。你喜歡什麼麵,我提前準備。”

孫朝陽眼睛大亮:“不是主任,我就是個實習生。毛細、過橋、免青、炒青蝦。”

老丁:“你當主任不是遲早的事情嗎?好嘞,我一大早去市場買河蝦。”

孫朝陽:“我一大早過來,趕頭湯。”

他來雜誌社本隻想混個戶口混個工作關係,現在忽然覺得這單位也不錯,當個領導也不錯。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