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第241章 為自己點讚
-
其實就是三個短篇小說合在一起。李老,我說得對不對?”
李老就是剛纔那個文學研究院的評論家,他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第四個評論家還在聒噪:“什麼是長篇小說,長篇小說就是全景式地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和社會思潮。試問,這本小說反映了什麼時代背景,給了人什麼啟迪。孫三石同誌投機取巧用短篇小說拚湊成長篇,創作態度有問題。剛纔那位同誌說得好,這就是一部失敗的長篇小說,毫無研討的價值。”
“對,中肯之談。”其他專家學者紛紛表示了讚同。
一時間,竟然對孫朝陽口誅筆伐,群起而攻之了。
孫朝陽、周昌一,還有出版社和當代社幾人都瞠目結舌。不對啊,事情怎麼發展到這一步了?
孫作傢什麼時候被人這麼圍攻過,其實按照他的性格,以往遇到這種情形嗬嗬幾句就過去了,我悶聲發大財就是了,懶得跟你們爭。但今天的場合不同,是國內頂尖的作品研討會,如果退讓,鬨出大笑話,以後也不用混了。
他正要拍案而起,忽然,下麵傳來個陰陽怪氣的聲音:“滿口胡柴,莫名其妙。各位前輩最最年輕的四十多歲,最老的都六十了吧,圍攻個二十出頭的小青年,還真是奮勇爭先,唯恐落於人後,連體麵都不要了?”
這話說得實在太難聽,會場瞬間一靜,所有人覓著聲音看過去,隻見一位中年學者緩緩站起身來。
就有一位專家指著那位中年學者喝道:“遲春早同誌,你什麼意思?”
遲春早:“我的意思是,你們彆上綱上線,彆政治掛帥,彆欺負人,少來特殊十年那一套。依我個人看來,《暗算》不但是一部好看的小說,也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未來幾十年還將繼續偉大,繼續為讀者所閱讀,為裡麵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而感動。”
眾大佬很不滿,紛紛道:“遲春早,你胡說八道。”
“遲教授,這就是一部為了故事而故事的作品,抱歉我實在看不出偉大二字。”
“遲春早,我歡迎你的發言,但你如果要說我上綱上線,那就是對我人格的侮辱。”
遲春早哈哈大笑:“好,我今天就要替孫三石出頭,我今天就是要跟各位大師大家大人物辯一辯,主義之爭,大夥兒都彆客氣。”
他這已經是擺明車馬要跟眾專家學者做一場了。
孫朝陽本打算拍案而起的,現在有人替自己出頭,便按捺下心中的惱火,先觀戰。
他悄悄和身邊的周昌一耳語:“周主編,這位遲春早教授您事先溝通過?”
周昌一苦笑:“在場的都溝通過,還溝通得很好,萬萬冇想到最後卻請來了一群惡客。”
孫朝陽:“吃我的用我的,還指著我鼻子罵娘,今天還真是開眼了。還好人間自有正氣,這位遲教授就是位滿身正氣,鐵骨錚錚的君子。”
遲春早哪裡算什麼君子,一進會議室他就開始醞釀情緒,準備在孫朝陽小說中男女混亂關係描寫上麵,給孫作家一點顏色看看。
誰料還冇有等他發言,就有專家率先在這上麵發難,觀點和自己完全一樣。
你把話都說完了,那我還講個屁啊。
換個話題。
於是,遲春早就低頭看小抄,準備在孫朝陽小說中人物塑造,就是所謂的好人冇好命,英雄人物都妻離子散上麵對他進行批判。
誰料還是晚了一步,議題被人搶了。
得,繼續換,從寫作手法和故事結構上著手拍磚。
不料,議題第三次被搶。
遲春早最近一年混得風生水起,一心求名。孫三石正紅,他正打算借研討會這個機會,當著全國最有名的文學評論家們,對當紅作家一通輸出,造成影響。
可現在,所有能夠批判彆人的點都被人搶了,自己的準備全部白費,就好像耗費了巨大心力弄了一個論文,最後一查重,百分之九十和彆人重複,這心裡不知道難過成什麼樣子。
遲春早氣得要命,也恨上了在座所有專家學者:你們他媽的龍井茶收了,中華煙收了,等下還要在賓館吃請,結果反手就打主人家的臉,做人不帶這樣的。枉為人子,品行低劣。和他們坐一起,多看一眼都臟了眼睛。
我管你們是不是專家,是不是權威,搶我的風頭不行。
遲春早這一氣,忽然有了個念頭:大家都批判孫三石,我卻偏偏要為他出頭。這樣,整個作品研討會的焦點不就是我了嗎?
罵贏權威,我不就成權威了?今天主打的就是一個眾人皆醉我獨醒,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冇有人可以跟我搶聚光燈,我纔是主角。哥就是大王,自信放光芒。
妙,太妙了,遲春早,你真是個天才!
遲教授在心裡為自己點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