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第334章 卦象不好
-
孫朝陽在文學圈是有幾個好朋友,小說散文都寫得好,也知道他在《中國散文》做編輯,但我們的孫編輯卻從來冇有向他們約過稿。
倒不是孫三石對工作不放在心上,得過且過混日子混資曆,主要是約稿這事太尷尬,尤其是向成名作家約稿。
作家們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不外是求名和求利兩樁,人家好不容易弄出一篇還算過得去的文章,自然想被更多讀者看到,甚至造成一定社會影響,投稿的確實寫得好,加上遲春早和人打筆戰在文化圈造成轟動效應,《中國散文》一下子出名了。
當日悲夫他們加班到夜裡,從海量來稿中篩選出十篇質量上乘的稿子。
“夠了,足夠了。”毛大姐揉著因為久坐而發酸的腿:“據朝陽說他的稿子還有兩期就寫完,現在有這麼多好稿子在手,壓住慢慢發,至少半年不用為稿荒而犯愁。”
大林:“慢慢發什麼呀,這纔開始,我估計接下來還會有名家投稿,大姐你就放心吧。”
毛大姐感慨:“文學創作,或者說出版發行業其實也有個從眾效應,名家的投稿都愛朝辦得紅火的雜誌社投,就好像夜裡的飛蛾,喜歡向發光的地方飛。因此,出版發行行當,那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咱們雜誌社現在也在發光了。”
大林:“作家們朝發光的地方飛呀飛呀,飛過來一看,這光不就是朝陽嗎?”
毛大姐:“對對對,就是他。”
悲夫笑起來,道:“做為編輯,每期雜誌就是我們的一場戰役,篩選出來的稿子就是我們的彈藥,我老高還從來冇有打過這麼富裕的仗。這麼發展下去,雜誌社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隻可惜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不能親曆。不過,吐故納新是自然規律,未來是屬於青年人的,未來是屬於你們的,請繼續努力吧。”
毛大姐:“我年齡也不小了,未來是屬於朝陽屬於大林的。老高,朝陽的工作問題一直冇有落實,如果冇有他,單靠我和大林,老實說,我們的能力有限,撐不起未來的局麵,你倒是跟上級催一下呀。是,以後雜誌起來了,人手不足,上級機關也會調入新人,也許也有知名編輯,但畢竟是外人,不像我們和朝陽是您一手帶出來的。老高,我知道你對單位有感情,雜誌就好像是你的娃娃,必然不放心把自己拉扯長大的女兒交給外人吧。革命事業,還是要讓自家孩子掌舵才放心。”
大林也道:“對對對,催一下吧。”
毛大姐這話說得很直白,已經違反組織原則,但悲夫出人意料地冇有批評她。
高主任:“以前催過,但當時朝陽作品研討會後,被人口誅筆伐,我確實開不了口。現在文化苦旅算是給他正了名。他們不是說朝陽的作品低級庸俗嗎,現在還有什麼話講。放心,我會去跟上級談的,不能讓對單位做出巨大貢獻的同誌冇有個下場。”
毛大姐和大林都道,老高,我們相信你。
……
天津是散文重鎮。
首先《散文》雜誌是國內第一流的專門刊載散文的刊物,散文家們寫了得意的作品,第一時間就想著投去那裡。
《散文》在散文圈裡的地位,相當於《詩刊》《星星詩刊》之於現代詩,《收穫》《當代》《十月》之於長篇小說,《人民文學》之於短篇。
從創刊以來,雜誌社刊載過無數名家的作品,比如茅盾、劉白羽、老舍,沈從文、巴金、葉聖陶。
它就是散文界的一哥。
除了《散文》雜誌,天津的百花文藝出版社也喜歡出版散文合集。
出版社創建於一九五八年,迄今二十多年,出版的散文集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是《夜讀偶記》,作者茅盾;《把春天吵醒》,作者冰心;《傾吐不儘的感情》,作者巴金。
現在賣得最好的散文集是廣東著名作家秦牧的《翡翠路》。
散文這種文學題材因為篇幅短,很好發表,但要想出書卻難,主要是賣點不多,讀者群小,所以很多出版社都是不做的。
但百花文藝出版社卻專一走這條獨特的賽道,主打差異化,效果不錯。
八十年代讀書人多,什麼書都有人看,都能賣出去。
但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百花文藝出版社就不行了,全靠財政撥款支撐,社裡還在賣書號,你給錢就能出書,實在令人唏噓。
百花文藝出版社下麵還有兩個刊物,一個是《散文》,另外一個是《小說月報》。
《小說月報》每期出兩版,一本是原創版,一本是轉載。
出版社在幾十年後將要遇到的困境現在的人並不知道。
編輯木呐今天一進社裡眼皮子就直跳,感覺有事發生。
他今年四十來歲,從六十年代就開始做編輯。當時社會秩序混亂,這種全是臭老九的單位也受到了衝擊。但木呐為人謹小慎微,每次都能化險為夷。
因此,這十多年,社裡的編輯走馬燈似的換,有人被打倒了,有人退休了,有人判刑了,但就他屹立不倒。
慢慢地,業務能力不甚出色的木呐混成了資深,混成了社裡老前輩。
可惜就是窮,日子過得艱難,資深並冇有為他帶來榮譽地位和金錢,每月還是四十來塊錢拿著。
好在最近上級好像忽然想起了他,打算調他去版署做中乾。
人到中年終於可以進步了。
看到鏡中華髮,滿麵皺紋,木呐感慨:“年輕是個寶,文憑少不了,我這個年紀能進步也不容易,希望一切順利吧。”
他坐在藤椅上,心中的不安愈甚。
至於忍不住掏出幾枚銅錢朝桌麵上一扔,開始起卦。
卦象給了他沉重打擊:“道友,你有凶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