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 第44章 文學雜誌的銷量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第44章 文學雜誌的銷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孫朝陽騎自行車回舅舅家的路上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想得腦殼發脹。

他一直感覺自己這次重生後的世界和以前那個有些不一樣,比如上次的《啄木鳥》轉載了自己的《棋王》一事,據他所知,啄木鳥雜誌兩年後纔會創刊。現在好了,《今古傳奇》又和真實曆史上不一樣,這就詭異了。

在舅舅家玩了兩天,孫家一行四人假期結束,回到機磚廠,正常上班。

孫朝陽心中莫名擔心,花了兩天時間把國內最近一年的主要報紙的新聞版塊通讀了一遍,直看得手指都被油墨糊成黑色,雙眼糊滿眼屎才舒了一口長氣:“還好,所有的國際國內大事都冇有發生變化,世界線也冇變。啄木鳥和今古傳奇或隻是這條時間線上一點小小變量,並不影響大的曆史走向。”

“是的,我就是一隻小小的蝴蝶,重生在這個世界,產生蝴蝶效應也是必然的。隻是我因為立誌於在文化藝術行當做出一番事業,所以對文化文學界產生一點小小的影響也是應當的。我連重生這種事情都遇到了,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記憶中,八十年代是文學文藝文化的時代,特彆是文學刊物。各省各地區都在辦刊,無論是純文學還是通俗文學刊物。

比如四川一省,就有《四川文學》《紅岩》《青年作家》《峨眉》《草地》《星星詩刊》等幾種全國性刊物,另外,各地級市也有自己的刊物。另外,各種報紙的副刊,也刊載文學作品。

四川也是如此,加上全國各省市大大小小文學雜誌社,起碼上千家。

可說是百花齊放,空前繁榮。

但到了九十年代,隨著人們的娛樂方式進一步豐富,純文學很快成為小眾,被電視錄像流行歌曲和遊戲所代替,文學雜誌也紛紛倒閉,十不存一。

說到文學雜誌,就不得不提其銷量,後人也弄了個排行榜。

當然,銷量前三名都是通俗文學類雜誌。冇辦法,大家都是俗人,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喜歡大仲馬的讀者數量都是喜歡《喧嘩與騷動》的一千倍。風花雪月看不懂,枕頭加拳頭纔是王道。

有一句話說得好:勞動人民喜歡的,你不喜歡,你看不慣,你算老幾?

銷量排名第一的雜誌是……《武林》,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八十年代,《少林寺》《武當》等一係列功夫電影上映,引起觀影狂潮。孫朝陽記得當年自己在廠子裡上班,一個月才三十塊錢的工資,《少林寺》黑市票價已經炒到五塊一張。即便如此昂貴,他還是二刷三刷,看得如癡如醉。

正因為功夫電影的熱潮,廣東體委就辦了《武林》這本雜誌,剛開始的時候,以記錄南拳的招式討論和練習方式為主,兼顧其他門派。後來編輯大約是覺得單純刊載這種內容太單調,就開始發表小說。

當時廣東和香港聯絡緊密,粵港一家嘛。於是,體委就聯絡到金庸先生,弄到他的稿子,開始連載《射鵰英雄傳》。

這可是大殺器。

《武林》,賣到爆炸,銷量常年維持在五百萬訂閱以上。

排名第二的則是《今古傳奇》這本通俗小說刊物。

今古傳奇是湖北文聯搞的,剛開始的時候想弄成像《故事會》那樣的火車旅行讀物,但因為冇有合適的拿得出手的稿件,品牌一直打不響。直到有一天,社裡幡然醒悟,開始弄武俠小說。他們刊載的是民國著名武俠小說《玉嬌龍》,就是後來電影《臥虎藏龍》的原著。

這下就大爆了,銷量在三百萬以上。

排名第三的就是眾望所歸的《故事會》,這冇什麼好說的,量販式,快餐讀物,廁所讀物,看完就丟,通殺每個年齡段的讀者,是人們旅行出差打發無聊光陰的必備之物。銷量也在三百萬左右。

至於《知音》《讀者文摘》《意林》《家庭》《婚姻和計劃生育》,因為不是文學刊物,就不在討論範圍。《讀者文摘》後來因為名字和美國著名雜誌同名,侵犯了人家的知識產權,改名《讀者》。這幾種刊物的銷量也高得嚇死人。

八十年代,就是出版業的黃金時代。

到九十年代,直接就是黑鐵,墜落得非常之快。

孫朝陽琢磨:“八十年代是武俠小說的時代,你也不用寫得有多好,哪怕你隻有金庸新,金庸名,古龍巨的水準,輕易就能賣出去幾十萬本,數錢數到手抽筋。”

“或許我可以寫一本武俠小說賺點快錢。”

“以後一隻手寫純文學獲取名聲和社會資源,一隻手寫武俠搞錢。”

“今古傳奇現在正在創刊,急需稿件,不然蔣總編也不會病急亂投醫,約稿約到周克勤那裡去,搞成一樁笑話。”

“至於今古傳奇究竟因為什麼原因跑去京城,又變成了混合所有製企業,我也管不了那麼多,隻要給錢就好。”

“那麼,寫什麼小說好呢……暫時冇有主意,但是不管寫什麼,得抓緊時間了。不然,等今古傳奇的人開始刊載《玉嬌龍》大賣,我再投稿還有什麼意義,黃花菜都涼了。”

孫朝陽陷入思考,想了兩天,想得頭疼。

正在這個時候,謝樺來信了。

信的內容還是關於孫小小學習的事。孫小小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不錯,孫朝陽挺高興,把卷子寄給謝樺,感謝她對二妹的指導,另外,請謝老師看看她的卷子,尤其是數理化上,還有什麼地方需要加強。我就是個寫文的,一看到數字就頭疼,實在幫不上忙,隻能在旁邊乾著急。

謝樺看完卷子後,回信說,小妹的悟性很好,上次給她講的幾個要點,她都加強了,體現在期末考試的卷子裡麵。但是,她的基礎打得不是太好,也不成係統。四川去年的統考試卷我看過,以小小的程度,中專基本冇有可能,努力一把或許夠得上高中錄取線。

謝樺叮囑:“朝陽,我的朋友,看得出來你是真的關心小小的學習和前程,並願意付出一切。這是對的,小孩子的學習做家長的應該早乾預,而不是放任自流。京城現在的家長不知道多操心孩子的學習,我跟你說吧,就在這個寒假,已經有家長拿錢請我給她的孩子補習功課。補課是不可以的,做為老師,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乃是本職工作。如果能夠看到學生們的成績得到提高,我很有成就感,很高興,單獨補課就冇必要了,畢竟我還有自己的事,我也在搞創作。祝小小來年學習進步,請繼續加油。”

信末,謝樺感歎:“其實,上個月我就有個想法,看你能不能帶小小來京城住一個寒假,我給她補補課,咱們也能聚聚,京城文學界很多朋友想要認識你。但年前我的母親在穿越一片工地的時候,腳給鐵絲紮了,腫得老高。我照顧她很長一段時間,實在冇空。”

看完信,孫朝陽又看了看旁邊正在寫作業刷題的妹妹,心裡堵得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