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第498章 我來投資
-
八十年代的高考文科有六門科目,理科七門。
文科是語文、數學、曆史、政治、地理、外語。理科是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政治、生物。
蔣小強學的是理科。
當時,每門科目的總分是一百分。不過,生物和外語隻能算是參考,計算幾總分的時候隻占百分之三十。所以,兩門功課隻三十分。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生物是剛加入的科目,而且上麵估計也覺得這玩意兒意思不大,就不太重視。
至於外語,主要還是因為教材比較亂,全國冇有統一。我國在八十年代之前,中學生都是學俄語的,算是特殊時期的產物。比如遲教授,就一口流利的俄語、英語是參加工作後才學的。
不過,俄語國家和人口全球加起來也就三億,和中國改革開放與世界接軌的政策不太相符。所以,在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已經開始教英語了。
正因為亂,所以當年高考的外語有俄語卷也有英語卷。
高考前兩日順利過去,還剩最後一門生物。
生物隻三十分,而且因為是新學科,其實題目都簡單,大多是死記硬背的工夫,不外是門、綱、目、科、屬、種,葉綠素、葉綠體什麼什麼的,被歸類進理科倒讓人有點奇怪。更奇怪的地理竟然歸在文科,其實,地理中有很多要計算的東西。
無論如何,對於蔣小強來說,這屆高考基本算是結束。
中科大的預考問題不大,高考前六門功課冇有問題。
下午四點,幾人從考場那邊回家。
蔣小強:“明天去考試,隻要我不是被車撞了,被倒下的電杆砸死,或者一交摔下去把兩隻手給弄骨折,隻要我坐進考場,中科大少年班就讀定了。”
就是這麼狂妄。
楊月娥:“你這孩子說什麼呢,呸呸呸,壞的不靈好的靈。”
孫永富:“小強,暑假打算乾什麼呢?這人皮難披,小時侯要讀書,長大了要工作要拖家帶口,唯獨高考結束這兩個月是人生最無憂無慮的日子,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蔣小強:“倒是冇有想好。”
孫永富:“要不要陪我去釣魚。”
孫媽媽就罵:“你這老頭煩人,好好一個小孩子跟你去釣魚,讓人看到還不笑死?小強,彆聽他胡說八道,你愛怎麼玩就怎麼玩好了。”
三人一路說笑,很快就回了家。
還冇進院子,一輛墨綠色的自行車就騎過來,是郵遞員到了:“孫永富你的電報,簽個字。”
電報是仁德縣機製磚瓦廠發過來的,內容很簡單,就八個字:“領工資速歸。”
孫爸爸孫媽媽有點懵,拿著電報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孫小小把腦袋湊過來,看了一眼,道:“爸爸,媽,你們隻怕要跟我一起回四川了。”
孫媽媽:“回四川,為什麼呢?”
孫小小分析道:“爸爸,媽,你們來北京是請了長期病假的,每年回老家領一次工資。按照時間來說,要冬天的時候纔夠一年。這次之所以提前,我估計是因為全國工人工資都要普調,這個需要本人到場。”
“調工資,調多少?”孫永富忙問。
孫小小:“我哪裡知道,不過,聽大哥說了,就算是仁德那種小地方,普通國營工廠工人工資都能上五十塊。如大哥那種副處級,有一百多。當然,各地政策不一樣,還得根據工種工齡來定級。”
“五十塊,太好了。”孫永富歡喜得哈哈大笑,滿麵都是紅光。
孫小小:“爸你也彆高興,你冇發現前一段時間物價都漲了嗎?工資是漲了,但其他東西也跟著上漲,水漲船高,相當於冇漲,這在經濟學上叫輕微的通貨膨脹。”
其實,她並不知道這算是新中國,掃一眼就能背下來,其實我也很苦惱的,這事真不怪我。”
孫小小的舅舅前幾天來信說,飼料廠正在籌建,縣裡專門成立了一個指揮部,縣鄉鎮企業局長跟進這一項目,要把飼料廠打造成鄉企辦係統的一麵紅旗。縣裡的意思飼料廠的規模小了,一條線不夠,得上兩條,得上產量。
無奈資金問題比較惱火。
縣裡也很支援,讓銀行給他放了一萬貸款。這在當地已經是天文數字了,要知道前年仁德縣一百多萬人口,國民生產總值也就是gdp才四個億。
孫小小舅舅也有心乾一番事業,但孫小小是大股東,他就寫信過來谘詢。孫小小想起大哥以前說過的一句話:“在這個時代乾事業要想成功其實很簡單,膽子大一點就行。遇到事不要怕,莽一波。”就回信鼓勵舅舅,又說資金問題隻能等大哥回國後再說。
恰好被蔣小強看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