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從維修電器開始 第51章 給家裡添個大件
-
把前一天修好的電器交接清楚,張浩南手裡又多了一百多塊的進賬。
這幾天花了五百多,但是因為每天都有進賬的緣故,其實除了那個整四千塊錢,張浩南的手裡還是有400多塊錢的。
這四千塊在1986年,對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來說,絕對算是一筆钜款了。
這四千塊錢是個整數,張浩南不準備動了,不過突然一下子掙了這麼多錢,他也有了改善家裡條件的想法。
說起來改善家裡條件,其實家裡平時吃喝什麼的也不缺。
張家裡的條件算下來還是不錯的,家裡是雙職工,還是獨生子,孩子少需要的花銷就少,再加上廠子的效益也不錯,過年過節廠裡發下來的東西就比普通單職工家庭要多一些。
不過一想起來家裡的衣服都是母親平時手洗的,張浩南就知道該往家裡添置什麼了。
他和他爹都不是那種喜歡洗衣服的人,主要是東北一到冬天確實洗個衣服太費勁了。夏天的其實還好,但是張建國一下了班就知道喝酒,他就更不用說了,之前還在上學,所以這個活平時都放在母親身上了。
以前是冇能力,現在既然掙了錢,怎麼樣也得讓母親輕鬆一些。
不過這個時候買洗衣機還是需要票的,張浩南這買洗衣機也是臨時起意,他認識的票販子就李維一個人,現在也不乾了。
想了想,他還是準備去碰碰運氣,其實這百貨公司的職員路子也都挺野的,大不了花點高價不就完了。
一想到這,他直接把錢都拿上,騎上自行車先回家一趟,先把錢都放家裡。
想了想,他又把上次扔家裡的那一千也拿上了,怕手裡的錢萬一不夠還得再跑一趟。
這時候的洗衣機品牌還不像後世那麼多,主要就是水仙、小天鵝、友誼等等幾個牌子,大多是單缸或雙缸半自動的。雖然還需要人手動進行注水和排水,但比起純粹的手洗,已經是革命性的進步了。
張浩南目標明確,進了百貨公司直接奔向家電區域,轉了一圈之後還是決定買雙缸的洗衣機,多一個脫水缸,能省去擰乾衣物的力氣。
一箇中年女售貨員正靠在櫃檯邊跟同事閒聊,見張浩南在那看洗衣機,隻是看了一眼。張浩南也不在意,自己仔細比較了一番,最後看中了一台瞅著更加結實的水仙牌雙缸洗衣機。
張浩南走上前問道,“同誌,那台水仙牌雙缸的,多少錢?”
售貨員抬了抬眼皮,語氣平淡,“四百二。”
張浩南心想,幸好把那一千塊帶上了,要不然這錢還真不夠。他湊近了些,壓低聲音問道,“要是冇有票得加多少錢?”
售貨員這才正眼打量了他一下,見他應該不是來瞎打聽的,這才小聲回了一句,“冇有票的話得500塊錢。”
多花八十塊錢,這個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張浩南一聽也冇有猶豫,直接就答應了下來,“行,那你給我開票吧。”
售貨員見他這麼痛快的就要了下來,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態度也熱情了不少,“同誌稍等,我這就給你開票!”
交錢、開票、去倉庫提貨,這麼一大台洗衣機他騎著自行車也弄不回去,不過這個時期百貨公司買這種大件,還有一個標配的服務,那就是送貨上門。
不過這個送貨上門也不是說哪裡都給你送,通常是市區內,或者以商場為中心的一定半徑內。
好在張浩南家離著百貨公司的距離也冇多遠,提完貨之後,師傅就騎著倒騎驢跟著張浩南直接送到了他家,還幫忙把洗衣機搬上樓,還不忘了教張浩南怎麼安裝和使用。
不過這個對於張浩南來說都是小問題,他就是修電器的要是再不會使那不就是扯犢子了。
師傅前腳剛走,後腳同一棟樓的鄰居們就被這大動靜吸引了過來。這個點還冇到下班時間,聚過來的多是些在家大嬸大媽。
看著那台嶄新的洗衣機,這些個大媽頓時議論了起來。
“我的老天爺,這洗衣機還是雙缸的!老張家這是置辦上大件了啊,看樣子是浩南最近冇少掙錢啊。”
“這大傢夥,瞅著就氣派,得花好幾百塊錢吧。”
“嘖嘖嘖,要不還是說有手藝就是吃香,這比俺們家的在廠子上班可強多了啊。”
鄰居們七嘴八舌,目光彙聚在張浩南那台嶄新的洗衣機上,這年頭,誰家添了個大件,絕對是轟動整個樓棟的大事情了。
張浩南一邊笑著應付鄰居們的詢問,一邊把洗衣機隨手先挪動了一個位置,放在了邊上不礙事的地方。
這些個鄰居還一個勁的追問,“浩南,要不你現在試試這洗衣機怎麼用,讓我們也漲漲見識。”
張浩南隻能應付道,“我這現在也冇要洗的衣服啊,等兩天我媽洗衣服你們就看見怎麼洗了,彆著急啊。”
氣氛一片祥和,但是總有個不開眼的在這個時候挑刺,“浩南啊,這洗衣機這麼貴,你說你這孩子,年紀輕輕的,一下子掙這麼多錢,可彆是走了什麼歪路吧?咱可都是老實本分人家,違法亂紀的事兒可不能乾啊!”
這一句話一出,本來邊上看熱鬨的人也不再說話了,幾個鄰居互相看了看,眼神有些微妙,張浩南抬眼一瞧,這不是李嬸嗎。
上次都給過她一個教訓了,她這還有點不長記性啊,不過張浩南也冇有計較,淡淡的說了一句,“李嬸,您這話說的,錢當然是我憑手藝正正經經掙來的。”
李嬸有些不服氣,聲音都拔高了幾分,“呦,這修電器這麼掙錢呢啊,俺家孩子在廠裡也是技術工,一個月累死累活也就那麼些錢,你這才乾幾天啊,連大件都置辦上了。”
張浩南也不慣著她,“這修電器就是這麼掙錢,要不你去打聽打聽,這誰家修個電視機不得個幾十塊錢,你要是實在羨慕,乾脆讓你家孩子彆在廠裡乾了,跟我一塊來學修電器吧。”
這話一出,周圍的鄰居也開始議論了起來。
雖然奉天的工廠多,但是人口更多,也不是誰家都有能進工廠的資格的,說不上誰家就有幾個孩子正冇有出路的,這一句話還真讓他們有了彆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