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從蔬菜大棚開始 第126章 陳老太的困惑
1988從蔬菜大棚開始_陳老太的困惑_跑盤_
閱讀記錄
陳老太的困惑
東來順餐廳,經理辦公室。
陳紅英剛忙完一陣子,正準備休息會兒。
自打店裡有了菠菜和黃瓜,這生意比以前更火爆了。以前下午還能休息會兒,現在吃飯的客人恨不得從早排到晚。昨個餐廳又招了一波臨時工
林小虎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他不斷學習、勇於嘗試的結果。在水培技術取得突破後,他又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領域。
一天,林小虎正在大棚裡檢查新一批的水培蔬菜生長情況,李哲突然來訪。“小虎,我剛從市農業局那邊聽說一個訊息,國家準備大力支援生態迴圈農業的發展。”李哲興奮地說道,“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說是個絕佳的機會。”
林小虎停下手中的活計,認真傾聽。“生態迴圈農業?具體是指什麼?”他問道。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構建完整的生態係統,讓農業生產中的各個環節相互促進,達到資源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目的。”李哲解釋道,“比如我們可以把養殖業與種植業結合起來,用動物糞便作為有機肥料,同時種植一些可以淨化空氣和水質的植物。”
林小虎眼睛一亮:“聽起來很有意思!不過這需要我們重新規劃整個生產流程吧?”
“沒錯,”李哲點頭,“而且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改變,還需要我們調整管理方式,甚至可能涉及商業模式的創新。但如果我們能做好這件事,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能進一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兩人當即決定深入研究這個方向。他們聯係了之前合作過的農業大學教授,請他幫助設計一套適合本地條件的生態迴圈農業方案。經過多次討論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引入蚯蚓養殖專案。
蚯蚓被稱為“土壤工程師”,它不僅能分解有機廢棄物,產生高質量的生物肥料,還可以用於製作飼料,為後續發展水產養殖奠定基礎。此外,蚯蚓本身也是一種高蛋白食材,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需求量。
為了確保專案的順利實施,林小虎專門騰出了一塊空地,並從外地引進了一批優質蚯蚓種苗。同時,他還雇傭了幾名當地村民負責日常管理和技術指導。
起初,由於缺乏經驗,團隊遇到了不少困難。例如,如何控製適宜的濕度和溫度以保證蚯蚓的存活率;怎樣合理搭配飼料成分使其既能滿足蚯蚓生長需求又不會造成浪費等。但憑借之前積累的經驗以及教授的遠端支援,這些問題都被逐一攻克。
幾個月後,節均由網友上傳。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隻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沒有彈窗,更新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