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房價低穀我靠天譴賺差價 第44章 預訂團餐,得知二姑搬走
西開宿舍安置小區,是在城北和城西的交叉處位置
房子是三年前就建好的。
不過因為那邊位置偏遠,所以房子入住率不到百分之十,正好西開宿舍不到一百戶的人家,安置過去。
既解決了市政重新選址造房子的麻煩,又緩解開發商的壓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陳姍姍騎著小電驢在那安置小區轉了轉,選了幾處一樓僻靜的位置後,回來打車帶著六個老人過去。
這邊的小區因為裡麵種了不少桃樹,故名是桃花社羣。
桃花社羣這邊也有拆遷辦的工作人人員接待過來選房的拆遷戶。
六位老人簽拆遷合同比較早,所以拿著合同過來選號也早。
“這是我剛纔看的幾個位置,您們看看行不?”
陳姍姍指了幾處位置給六位老人看。
跟著的社羣工作人員,也推薦了幾個地方,等幾人選好簽字,已經是一個小時之後的事了。
這邊的社羣颳了大白,地麵也平整,幾人也不想再裝什麼,就是那個衛生間要安個馬桶、洗手盆就行。
廚房煤氣灶直接搬過來就行。
趁著天氣還早,陳姍姍乾脆去找了家好運來搬家公司,幫他們搬家。
她則去裝修市場那邊去幫著買了馬桶、洗手盆、水龍頭這些。
安裝這些東西很快,就是搬家後,要整理的比較麻煩。
老人家存的東西比較多,一一搬下來,光整理都要好幾天。
眼見著天快黑了,李奶奶幾人催著她回家。
“孩子,趕緊回吧,我們這東西又多又亂的,慢慢收拾就好,你幫著把床鋪好已經很好了,其他的我們自己來。”
“是啊,我們幾個老東西還能動,這些事不用麻煩你了。”
王爺爺、趙爺爺等人也點頭附和。
陳姍姍也確實有些累了,店也歇業兩天了,回去要好好休息,第二天還要早起,也就沒留。
“好,那我先回去了,有事給我打電話,我教你們打電話的法子還記得不?”
陳姍姍換了個滑蓋5300手機,舊的小靈通手機就給了李奶奶他們,方便聯係。
“記得、記得,你這丫頭,年紀不大,比我老婆子還囉嗦,”李奶奶笑著打趣。
陳姍姍笑笑,“好,那我先回吧,有事聯係我。”
李奶奶幾人看著她走遠,小聲地說了一句:“是個好孩子,沒想到臨了還能享受子孫的福。”
“就算親孫女也不一定這麼孝順,”
“值了。”
.....
陳姍姍回家的時候,爸媽正在把盒飯裝盤,她去洗乾淨手,自覺上去幫忙。
“爸媽,我不去燕州了。”
陳真海夫婦聞言,也算是徹底放下心來,女兒現在主意大得很。
他們還真怕她一聲不吭地偷偷溜走。
“好,爸媽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珊珊,你已經很棒了。”
王雲用打包袋把盒飯一一裝好,放上一次性筷子。
陳真海把打包好的盒飯放進泡沫箱,搬到院子裡。
還沒等他回來,就有食客過來取餐。
很快一箱盒飯就銷售一空。
陳真海把空泡沫箱搬回去,又搬了一箱出來。
這時,來了一位帶著眼鏡的中年男人,“陳老闆,麻煩問下,可不可以訂團餐?”
陳真海現在對這個稱呼已經能適應了,最初有人叫他“陳老闆”,他那心虛的手抖。
由陳老二轉變為陳老闆,他適應的很快。
“您稍等,”陳真海招呼完兩個食客後,才過來答話:“您打算定多少份?什麼時候要?”
中年男子推了推眼鏡,“五十份,午餐和晚餐。”
陳真海有些猶豫,他們倆人每天做的最大量也就是三百份,現在每天也是供不應求。
“實話講,我們現在每天的量已經供不應求了,再加五十份有些困難。”陳真海麵上有些為難。
中年男子笑了笑,“我知道你們家盒飯味道好,回頭客多。這樣,我這份團餐價格好商量,而且長期定。”
陳真海心動了,把目光投向屋內的王雲和陳姍姍。
陳姍姍走出來,笑著對中年男子說:“先生,我們可以接下這份團餐,但可能前期需要您給我們幾天時間調整一下供應量。”
中年男子點頭,“沒問題,我有個要求,就是需要麻煩你們送過去,當然不遠,就在這條解放路走到北的一家正在裝修的會所賓館。”
“要定多久?對菜品有什麼要求?或者有沒有忌口的?”
“大概一個多月,要是盒飯的話,一葷一素就可以,沒什麼忌口的,少辣就好。”
中年男子說完,掏出名片遞過去:“這是我的名片,你們商量好後,聯係我。”
陳真海接過看了一眼,又遞給陳姍姍。
名片是一家裝修公司,中年男子是裝修公司的經理,姓徐。
“徐經理,我們這邊一般是不提供外送服務的,店裡比較忙、、”
“我知道,我觀察了你們好幾天了,也訂過幾次,你們家價格實惠,分量足,公司幾個同事吃過後,都比較能接受你們的口味,外送費,我每天額外加50元配送費,你們看怎麼樣?”
陳姍姍三人互看一眼,“好,我們商量後,聯係徐經理。”
徐磊點點頭,“沒問題,等你們電話。”
說完,人走出去幾米後,上了輛黑色奧迪。
陳姍姍看著那輛車遠去,轉頭對父母說:“爸媽,這單我覺得可以接。雖然會增加工作量,但長期合作且有配送費,算下來挺劃算的。而且調整供應量的話,我們可以多進些食材,再優化下做菜流程。”
“這做菜流程,我跟你爸已經最優化了。”
陳姍姍想了想,這工作量確實比較大,他們又不相信外人,不願意招工,那就隻能找親戚朋友了。
“有了,爸媽,咱們去找二姑過來幫忙吧?多給工錢就是,這樣二姑有了工作,就不用每天待在那個家裡被當牛使了。”
陳真海和王雲聽了,很讚同,“等我忙完,給他家打個電話。”
陳真真婆家是有座機電話的,晚上八點後,所有盒飯賣光,陳真海撥通了朱家的電話。
電話那頭接的很快,聽聲音,是陳真丈夫朱華的接的。
“是朱華嗎?”
“是,你是...二哥?”
“嗯,二妹呢?幫我叫她接電話。”
“......呃,她...她不在。”
陳真海沒明白,什麼叫不在?
“朱華,說實話,我二妹是出啥事了?”
電話那頭傳來一陣吵嚷聲,陳真海火了,“朱華,你最好快點告訴我實話,否則,我現在就打上你家去。”
朱華這才支支吾吾說了陳真母子倆,早在大年初一那天就搬走的事。
“朱華,你、、很好!!”
陳真海咬牙切齒地掛了電話,推著電瓶車,就出去了。
他打電話的時候是在院子裡,王雲母女在房間裡,打掃廚房,並沒有聽到電話內容。
隻知道他騎車出去。
拿著刷子的王雲,追出來的時候,陳真海人已經消失在夜色了。
“這人,大晚上的急吼吼地乾嘛去,”碎碎念地回屋繼續忙。
陳真真的地址,是朱華在電話裡說的。
李樓村在城東的郊區,晚上八點多,村裡已經沒有幾家亮燈的了。
朱華買的地皮在李樓村從西往東數第二排最南邊第二家。
不難找。
這附近沒有路燈,借著電瓶車的燈,陳真海找到那家掉漆的紅色鐵門,敲門。
陳真真披著外套在鐵門裡警惕地問:“誰?”
她們娘倆獨居,半夜三更能有誰來找她?
“我。”陳真海粗聲粗氣地說。
“二、二哥?”
門開了,陳真海直接進去,裡麵是一個十平方左右的院子,進了裡屋,看著堂屋鋪著舊床墊的地鋪。
陳真海眼圈有些紅了,這麼冷的天,睡地上?
“這一個多月你們就睡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