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房價低穀我靠天譴賺差價 第295章 能拉鄉親們一把是一把。
正月初九,隨著一陣劈裡啪啦的鞭炮聲響起,陳真真的飾品店和王雲的餃子館也重新開門營業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表麵上看,似乎和年前沒什麼兩樣,但又好像處處不同。
今年最高興的要數徐然了。
也不知道這丫頭用了什麼法子,竟然真把她爸徐建國給說動了。
過了年,徐建國就收拾東西進了城。
徐然幫他租了個小小的單間,安頓下來後,就開始帶著他跑幾家快遞公司去麵試。
快遞也是剛複工不久。
每年年底和開年,都是各行各業最缺人手的時候,快遞自然也不例外。
徐然沒讓徐建國去衛長青那兒乾活。
她心裡清楚自己老爸是什麼性子,萬一他老毛病又犯了,突然嫌累不想乾了,那夾在中間多尷尬,大家臉上都不好看。
好在徐建國這次還算爭氣。
他在一家新開的快遞站點,找了個活兒。
工資是底薪加提成,站點還提供送貨的三輪車。
徐建國咬著牙,竟然也通過了三天的實習期,算是正式入職了。
徐然一直提著的心,這才稍微放下來一點。
她是真怕啊,怕父親乾不了幾天又撂挑子不乾了。
基本上,各個單位、工廠也都陸陸續續開工了。
餃子館的盒飯生意,也慢慢恢複了年前的訂購量。
去年有一家客戶結賬特彆麻煩,拖拖拉拉。
陳真海和王雲兩口子一合計,決定以後不再搞月結了。
熟悉的客戶改成周結,不熟的乾脆日結。
雖然這樣一來,可能會少一些訂單,但總比辛辛苦苦乾完活,錢卻收不回來強吧?
反正現在光靠陳真真鹵肉的進項,就夠支付員工工資了,其他的收入都是額外賺的。
隻是陳真真自己,心裡總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她常常會在某個固定的時間段,下意識地朝店門口望一眼,然後猛地回過神來,強迫自己移開視線。
有時候外麵傳來警笛聲,她的心會莫名地提一下。
看到穿警服的人進店,會不由自主地緊張,等看清不是那個人,心裡鬆口氣的同時,又湧上一股更深的空落。
她一遍遍告訴自己,這樣最好。
紀明值得更好的,而她呢,守著兒子,和二嫂一起守著這個小店,平平淡淡的日子纔是真。
前幾天,兒子朱澤宇也跟她敞開心扉聊了一次。
陳真真第一反應是欣喜的,但隨即又壓下了心裡的那點悸動。
她和紀明,終究是不同世界的人,還是彆勉強了,對大家都好。
就像侄女陳姍姍開玩笑說的那個什麼“單身貴族”,其實也挺好的。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滑過去,紀明也再沒有出現過。
陳真海和王雲兩口子,麵板曬得越來越黑,但也幾乎把臨城附近的山都爬了個遍。
這會兒他們正琢磨著,想去更遠的地方看看。
陳姍姍呢,自打上次沒能“推動”大爺這事兒後,跟金林練散打時,那股狠勁兒更足了。
兩個月的苦練下來,成果可以說是非常明顯:
呃……至少現在能多撐一分鐘,才被金林一個抱摔撂倒!
這天,陳姍姍揉著被摔得生疼的後腰,開車回家的路上。
車載收音機裡突然插播了一條緊急通知:
‘……今天上午7點49分,xx地區發生裡氏7.1級強烈地震……截止目前,地震已造成xxx人遇難,xx人失蹤……災區仍有餘震發生,呼籲社會各界人士伸出援手……由於受災地區地理位置特殊,目前急需禦寒物資和飲用水……’
陳姍姍猛地一腳踩下刹車,車子在路邊停住。
她懊惱地用力拍了下自己的大腿!
是了,2010年4月14日!
她怎麼把這場地震給忘了!
可能因為08年那場大地震記憶太深刻,反而把10年這場給模糊了,隻留下一個大概的印象。
陳姍姍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在前方路口掉頭。
她得先去臨城最大的超市看看。
10年這場地震和08年那次不同。
這次受災地區地勢較高,受災點也比較分散,不管是救援隊伍進去,還是物資發放,難度都大了不少。
車子很快開到超市門口停好。
陳姍姍下車,快步走進去。
她熟門熟路,直接去找帳篷、軍大衣這類禦寒物資的廠家聯係電話。
至於飲用水和壓縮餅乾這些,她直接掏出手機,撥通了上次采購時留下的供應商電話。
陳姍姍決定帳篷這事兒,就直接把臨城這邊代理商手裡的庫存全包圓了。
那代理商一聽這批貨是要捐給地震災區的,眼睛一亮,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他拍著胸脯說:“行,就按成本價給你們!”
其實他心裡也想半賣半送,能幫一點是一點,但想想家裡老婆孩子要吃飯,鋪子租金要交,能做到成本價,已經是他能儘的最大心意了。
棉被這塊兒,陳姍姍就交給了爸媽陳真海和王雲去辦。
他們倆對臨城本地幾家做棉被的作坊熟得很。
老兩口跑了幾家,跟那些老闆一說情況,是為了支援地震災區趕製棉被,老闆們都很支援。
他們同行之間互相打了招呼,都答應加班加點,機器開足馬力,儘快把需要的棉被趕出來。
就在陳姍姍這邊忙得腳不沾地,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地聯係大貨車司機時。
陳真海像是想起了什麼,湊過來對她說:
“姍姍啊,咱老家村裡頭,我記得還有幾家也彈棉花、做棉被的,你看……能不能也找他們問問?”
陳真海看著女兒,眼神裡帶著點期待。
陳姍姍一聽就明白了自家父親的意思,這是想給老家村裡人找點活乾,讓大家也能賺點錢。
她手裡還忙著清點剛到的物資,腦子裡飛快地轉了一下,才停下手裡的活,認真地看著父親說:
“爸,您能想著幫襯村裡人,給大夥兒找點活乾、賺些錢,這想法挺好,沒毛病。”
她頓了頓,語氣變得謹慎了些,
“不過這事兒吧,最好先聯係村長,讓村長那邊統一安排,再派個可靠的人盯著點質量。畢竟咱們這批棉被是送去災區的,可不敢出岔子,萬一有人圖省事偷工減料,那可就壞事了。”
陳真海聽了,臉上的笑容收了收,點點頭。
他明白女兒的顧慮。
去年年底回村辦喪事那會兒,他親眼看到村裡有些人家過得確實緊巴,日子不容易。
心裡頭一直記掛著這事,總想著自己家現在條件好了些,能拉鄉親們一把是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