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50年代:從經營小酒館開始 > 第20章 蜂窩煤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50年代:從經營小酒館開始 第20章 蜂窩煤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11月7號。

從前門菜市場買完菜回來。

劉京徽簡單的交代了楊大為幾句,便直接出了門。

今天,他要去買點煤球和塊煤回來。

眼看著再過一段時間就會下大雪了,而且小酒館這邊剩下的煤球也不多了。

再加上他和楊大為兩個人住的地方也需要提前存一些過冬用。

所以,數量上會非常的多。

“強哥,咱們走吧。”

上了杜強的三輪車,劉京徽說道。

“好嘞,你坐穩了。”

杜強習慣性的吆喝一聲,然後使勁一蹬,直接往大柵欄西邊騎去。

他們今天要去煤市街。

聽名字就知道,這裡以前主要是做煤炭生意的街區。

是京城最主要的煤炭交易和存儲市場。

現在纔剛解放,國家暫時還冇有對煤炭資源實行管控調配。

所以,這邊依舊有不少煤商在這邊設點經營。

煤市街和大柵欄、糧食店街相鄰,離青雲衚衕不遠。

糧食店街顧名思義,是賣糧食的集中地,同時也衍生出了不少賣菜和賣副食品的攤子。

劉京徽以前就跟高師傅來過這邊買過糧食和煤球。

而杜強天天蹬三輪車拉貨和拉客人,自然也是對這邊熟得很。

很快。

三輪車就停在了煤市街的巷口。

現在煤鋪大部分都是私營的,隻有少數一兩家是國營的。

劉京徽今天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去國營的煤鋪購買煤球。

其實私營和國營的煤鋪價格都差不多。

不過國營的煤鋪會更讓人放心一些。

比如煤球中的主要成分是煤末和黃土以及水。

其中黃土的比例大概在兩到三成。

私營煤鋪,都是在保證能燒的基礎上,儘可能多的摻進去黃土。

而國營煤鋪,則是考慮到粘合、耐燒等因素,控製黃土的比例。

兩個人一邊慢慢的走著一邊觀察,對於路旁一些煤鋪裡夥計的招呼充耳不聞。

等走到一個衚衕中間的位置,一排青磚平房的其中一間門臉房上方,懸掛著一塊深綠色長條木質招牌。

上邊用工整的白色楷體字體,從右至左寫著“京城市煤炭公司第六門市部”十二個大字。

旁邊的院牆上,還用白色印刷著大字標語:節約用煤,利國利民。

看到這種招牌和標語,劉京徽就知道,這是國營煤鋪冇跑了。

於是,他毫不猶豫的就邁步進了門。

果然。

裡邊的人看到他們兩個人進來,連忙熱情的招呼道:

“同誌,你們是要買煤球還是煤塊?”

這句話一出口,劉京徽就更加確定了。

要是私營煤鋪,一般都是其他的稱呼,隻有國營的店鋪,纔會稱呼客人為同誌。

“同誌你好,我想買一些煤球和塊煤,現在什麼價格?”

劉京徽也不繞彎子,直接問了一句道。

“同誌,咱們門市部的煤球,用的煤末都是門頭溝產的無煙煤,和黃土混合的比例也是8比2。

這種比例製出來的煤球,不僅煙少,還耐燒,燒的過程中也不容易散開。

塊煤也是門頭溝產的無煙煤,不僅好燒,還不燻人。

至於價格麼,也跟其他煤鋪的價格差不多,保證不會高。”

那位門市部的工作人員詳細的介紹著。

京城周邊也有煤礦,主要以門頭溝和房山兩個地方為主。

有“北塊“和“南末“之稱。

北塊是指京西北門頭溝產的煤,多數比較堅實成塊,屬於無煙煤。

而南末則是京西南房山產的煤,質地細膩容易碎成末。

兩者各有優缺點。

“我要的會比較多,能去後邊看一看麼?”

劉京徽雖然心裡早就認定要在這邊買煤球,但還是提出了要去實地看一看的要求。

煤市街這邊,基本上都是前後廠。

前麵門麵進行銷售談生意,而後邊還有大空場,則是用來製作和晾曬煤球。

國營煤鋪也不例外,他們站在門麵房裡,透過開著的後門,隱約能聽到後邊傳來聲音,以及影影綽綽的不少人在勞動。

“哈哈,冇問題,歡迎你們去後邊參觀。

對了,我姓趙,請問貴姓,在哪裡高就?”

趙誌勇見來了大客戶,臉上的笑容更加濃了,他連忙在左前方引路,一邊走一邊閒聊。

“趙經理你好,我叫劉京徽,是前門那邊一家小酒館的廚師。”

“噢,我聽說過你,是不是叫百味齋的那家小酒館的劉大廚。

附近不少煤鋪的老闆,都去關顧過那家小酒館,有時候閒聊,每個人都極力的誇讚,說是小菜做的特彆好吃。

可惜的是,我這邊比較忙,一直冇有機會過去品嚐。”

一聽說劉京徽的名字以及前門小酒館這些資訊,趙誌勇立馬就有了印象。

他剛纔說的那些話可不是客套,而是真的。

作為這家國營煤鋪的負責人,他平日裡除了做生意,還肩負起維護關係的責任。

畢竟依照國家的計劃,以後煤炭這種關係民生的資源,肯定會進行統一調配。

所以。

他時不時的到周邊其他店鋪裡轉一轉。

一來二去,就算是競爭關係,大家表麵上也都會客客氣氣,經常聚在一起閒聊。

期間就有一個老闆,極力的推薦大家去'百味齋'嘗一嘗小菜。

然後就有幾個掌櫃的真的去了。

回來後,每個人都異口同聲的讚揚。

說是有幾道小菜做的,絕對是一絕,全京城有名的大廚,都不一定能找出來幾個超過那位劉師傅。

“趙經理,你過獎了,也歡迎你有空去小酒館那邊嘗一嘗。”

劉京徽笑著邀請了一句。

很快,三個人就到了後院。

就見十多個人,正熱火朝天的乾著活。

有的在配料,有的和煤,還有四個人,兩兩一組,正在搖煤球。

“劉師傅,你看看咱們單位做出來的煤球和塊煤質量,絕對是一等一的。”

趙誌勇領著他們來到近前,一臉驕傲的說道。

劉京徽當然知道,這個年代的國營企業,做出來的東西質量絕對不會差。

不過他還是裝模作樣的上前拿起一顆煤球,仔細的看了起來。

當然,他對此不是很懂,並冇有看出什麼。

“趙經理,這些煤球不錯,我們小酒館準備多要一些,價格上,還希望能便宜一點。”

“冇問題,劉師傅,你要的多,我們還負責送貨上門。”

聽說可以送貨上門,劉京徽大喜過望:

“那太好了,我先要兩千斤,煤球和塊煤各一千斤。”

塊煤主要是廚房燒火用,煤球則是小酒館的火爐子以及三個人冬季晚上取暖使用。

每一種都消耗不少。

想了想,他環顧四周,接著說道:“對了,你們這邊有蜂窩煤賣麼?”

“不好意思,我們門市部暫時冇有蜂窩煤。”

趙誌勇一臉歉意的說道。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