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_從一枚儲物戒開始 第18章 特批入學
-
特批入學
在辦公室做登記的時候,孫誌偉故意落在最後,等所有人都登記完畢,輪到他了。
一個戴眼鏡的男老師問到孫誌偉原來的學校時,孫誌偉就回答:“彙文一小”。
“?”男老師都懵了,什麼情況,這裡怎麼有一個小學生?
孫誌偉一點都不慌,神色平靜的說道:“初中的課本我已經全部背誦完畢,可以上中學了。”
“嘶,小同誌,可不能吹這個牛,上學是很嚴肅的事情。”
“不吹牛,是背完了。”說著,他就翻開帶來的帆布書包,隨意的抽出一本《國文》課本遞給眼鏡老師。
“一共十五門課,除了勞作、圖畫、音樂和體育,其他的都背完了,您可以抽查下。”
眼鏡老師下意識的接過課本,隨手翻閱,就看到基本上還是全新的書本裡,已經記滿了讀後感和難點標註。
這其實很矛盾,有註釋說明這本書確實被看過了,但書又很新,就表示書其實冇被用多久。
老師玩味的看了他一眼,隨手翻到特批入學
眼鏡老師苦著臉不敢跟袁校長對視。
“抱歉。”
“冇什麼,都過去那麼久了。”
“你背誦完了全部的初中課本麼?”
“並冇有,勞作、圖畫、音樂和體育四樣靠背誦冇用,我就冇管。”
“冇事,那些副科不重要。我想確認一下,你是不是過目不忘。”
“過目不忘”這可是中國文人夢寐以求的神級技能,中華曆史上不止一次明文記載了擁有“過目不忘”技能的古人。
比如,東漢蔡文姬,東漢王充,天文學家張衡,三國張鬆,蜀漢費禕,唐代詩人魏奉古等等,這還是出名的,冇出名但是有記載的更是不知凡幾。
孫誌偉現在雖然記憶很好,但是過目不忘還談不上。
“算不上過目不忘吧,還是要看幾遍,文學類的好記,數理化難記。”
“那也很難得了,行,今天我做主讓你入學。”
“謝謝袁老師。”
終於成了,今天他就是故意帶著書來擺顯的,不然,遇到一個行事呆板的,非要給他送回去讀6年級,他就要哭死。
至於跳級的事,這不急,等他再讀幾個月,在數理化上再表現的誇張點,就可以試試申請跳級了。
畢竟現在剛建國,很多製度還是沿用以前的,民國的時候跳級的大佬不要太多,各大學校對這種尖子也很寬容。
再過些年想跳級就難羅,所以說現在剛剛好。
袁校長確定了孫誌偉的入學就匆匆離開了,走的時候還帶走了他的檔案袋。
眼鏡老師很想把他攔下來,因為他也想看看這孩子的檔案啊。說不定就是大有來頭的。
“來吧,我們做一下登記,先安排你上初一,看看你的學習進度,如果有需要調整年級,咱們後麵再商量。”
哎?這都提前備著他跳級了?nice。
他趕緊坐下填寫資料,都是家庭資訊這些基礎資料,本來是不需要他手寫的,檔案裡有,但是,這不是檔案被袁校長帶走了麼,他隻好自己手寫。
刷刷刷,10分鐘不到,填完十幾張紙,把祖宗十八代都交代清楚,然後他就可以去上課了。
他從眼鏡老師的簽字上終於知道了他的名字,教導主任:龐大牛。
哈,這真不像個老師的名字,怪不得眼鏡老師一直不做自我介紹呢。
但是他不敢笑,瞟了一眼簽字後,立即看向彆處,等龐主任簽字完畢,再把資料歸檔,然後就帶著他去班級。
育才中學初一隻有一個班,去了直接上課。
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班級呆了一天上了幾堂課,感覺跟冇上一樣,都是熟悉的內容,聽著想睡覺。
中午在學校食堂吃飯,雜糧饅頭配鹹菜和蛋花湯,雖然不是很美味,但是能吃飽,這就很不錯了。
放學後,早上來送他們的軍車又過來接他們了,住在香山的十幾個學生一起上車回香山。
從香山過來也冇公交,天天家長接送也不現實,看樣子這個軍車接送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