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_從一枚儲物戒開始 第212章 進軍口譯組
-
進軍口譯組
一個從來冇有接觸過外交翻譯工作的新人,憑著幾百份舊稿件的參考就能開始獨立翻譯了?(接上一章,不計費)
要是彆人跟蘇永安這麼說,他肯定嗤之以鼻,但是現實比故事更魔幻,不可能的事情就發生在他眼前,讓他想不相信都不行。
“孫誌偉同誌,剛纔你的兩份稿件我都看了,翻譯的很好。我這裡還有一份對外照會的稿件,是急要的,能不能請你現場翻譯一下。”
蘇永安還想最後掙紮一下,親眼見證不可能的事情。
孫誌偉冇有拒絕,既然要展示價值,那就展示的全麵些。
他可不想花幾個月時間,在實習翻譯上麵,翻譯室也不一定就是自己以後分配到的科室。
拿著稿件,他直接就在蘇永安的對麵坐下,取了一張空白稿紙開始現場翻譯。
300多字,一頁紙的對外通知,翻譯完成也不過五六分鐘,再經過三查兩對,十分鐘不到他就完稿了。
蘇永安就看著他翻譯,等完稿後直接拿到手裡開始檢查。
從頭到尾把翻譯稿看了一遍,這次他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也不是孫誌偉翻譯有錯誤,而是因為這份對外照會是發給所有外交國家的。
那麼同一份稿件同一個意思,發給不同的國家,因為親疏遠近的關係,翻譯稿中的語氣用詞都要有所不同。
但孫誌偉這份翻譯隻有發給正常交往國家才合適,更親近一些的,或者關係不好的國家,用詞方麵就還需要修改。
蘇永安鬆了一口氣的意思,卻不是見不得彆人好,而是終於發現對麵坐著的這位新同事,並不是生而知之,隻是學習能力超強而已。
這就還在唯物論的範疇內,那他就不擔心了,不然,這心理壓力還真的挺大。
他立即把稿件橫放到桌麵,就剛纔的問題,仔細的給孫誌偉講解了起來。
然後把親近的國家需要用什麼詞彙,關係一般的國家怎麼潤色,敵對國家怎麼修改,一一為孫誌偉當場展示出來。
孫誌偉見到不是自己翻譯錯誤,而是自己認知之外的問題,就趕緊認真學習吸收。
等確認孫誌偉已經學會了,蘇永安才笑著說:“孫誌偉同誌,你這能耐真讓人吃驚啊,我們科室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不如等實習結束,你就直接留在我們翻譯室吧,我會向主任申請,讓他給你提前轉正。”
孫誌偉不置可否的笑著回道:“我纔剛來,還需要大量的學習,哪有您說的那麼誇張啊。”
“再說,具體分到哪裡,哪是我能挑挑揀揀的。隻能說,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學習是肯定的,文字翻譯還隻是咱們翻譯工作的基礎,等你熟悉了文字翻譯,還要學習口語翻譯,那才難呢。”
“咱們翻譯室最精英的人才都在口翻那一組。”
“等你熟悉了我們這裡的工作,後麵肯定要去口翻組實習,到時候你就知道什麼是難度,什麼是牛人了。”
口語翻譯是翻譯的難點,這個孫誌偉怎麼會不清楚呢,前世他也見識過國際會議上,外交部“同聲傳譯”翻譯的風采。
進軍口譯組
不過,他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過目不忘的記憶力。這會為他攻克口翻這座高山提供助力。
孫誌偉這邊得到了組長蘇永安的認可,後麵直接開始參與英語組的翻譯工作。
開始的一週,蘇永安就把大量不是很重要的檔案翻譯,都交給了他。
孫誌偉做事情的效率一向就很高,他把稿件做了分類,每天都做同類檔案的翻譯,把速度提到最高,一天至少能翻譯兩三萬字的檔案。
等他熟悉了外交詞彙,更是直接開始在打字機上直譯出稿,又把翻譯速度提高了兩倍。
這也幸虧現在的打字機用的是標準鍵盤,前世電腦的打字速度又被他撿了回來。
於是,前後不過半個月,他居然就把英語組積攢下來的大量稿件給翻完了,搞的其他組忙的腳不沾地的時候,英語組閒的在喝茶。
關鍵是,組長蘇永安還邊喝茶邊說風涼話:“冇法子,誰叫我們組多了個‘孫快手’呢,讓領導給你們也找一個唄。”
結果事情就不知道被誰給捅了上去。
領導是派孫誌偉下來學習的,不可能讓他閒的喝茶,於是,孫誌偉就被調進了口譯組。
這時候的口譯組可以說是極盛一時,出了外交口的五朵金花,所以有點陰盛陽衰。
孫誌偉進來後看到滿屋子的女同誌,隻能儘量裝啞巴,多做事情少說話。
因為口語翻譯的重要性,雖然此時還冇有總結出個一二三來,孫誌偉倒是從前世記憶裡找到點相關知識。
口譯是每個英語相關專業學生的噩夢,英語能力過硬也接不了口譯的活,在外交部當翻譯官更是將難度拔到了另一個高峰。
畢竟,國家間的對談,容不得一丁點馬虎,壓力可見一斑。
比如,“同聲傳譯”,是指譯員邊聽邊翻,特點是效率高,原文與譯文翻譯的平均間隔時間是三至四秒,最多達到十多秒。
反正給孫誌偉的感覺就是,這玩意兒有點像那什麼一心二用,左右互搏術,反正就很神奇。
另一個就是“交替傳譯”,這是等對方說完一段話之後再進行口譯,需要考驗到速記能力、對內容的消化和重組能力。
圖:一位高級翻譯的速記稿,看出來寫的啥麼,我反正看不出來,據說事後連筆者自己也看不出來了。
“交替傳譯”的天花板,是21年中美高層戰略對話裡,張姐的十六分鐘交替傳譯。
相比起“同聲傳譯”,“交替傳譯”難度更高,對於精準度的要求也更加嚴格。
總結出來最重要的兩點,就是: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和強大的瞬時記憶能力。
好在,他這兩條都不缺,剩下的就是加強鍛鍊了。
孫誌偉來到口譯組後,依然要經曆崗前培訓,這次就冇那麼簡單了。
他要跟其他同樣準備進口譯組的幾個小姑娘一起練習口語,上午文字翻譯,下午分組對話,晚上還要用以前的國際會議記錄做角色扮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