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22章 租用更大場地的決定
第一卷:風雨起航
第二十二章:租用更大場地的決定
新配方的成功,如同在林靜沉寂的創業湖麵投下了一顆石子,漣漪持續擴散,漸漸彙聚成一股推動她前行的水流。訂單穩步增長,雖然遠未到應接不暇的程度,但已遠超她那個五平米廚房的承載極限。
矛盾在一天晚上徹底爆發。林靜正在趕製一批“助眠安神”糕,濃鬱的膠香和蒸汽彌漫在狹小的空間裡。妞妞在客廳的小桌子上畫畫,被氣味熏得連打了好幾個噴嚏,小鼻子皺成一團。而林靜因為要兼顧熬膠和照顧孩子,一個分神,差點碰翻放在料理台邊緣的輔料碗,核桃仁撒了一地。
她手忙腳亂地收拾,心頭湧上一股難以言喻的煩躁和無力。這間小小的出租屋,承載了她太多的角色——是臥室,是客廳,是廚房,更是她的生產車間和倉庫。原料、包裝、成品見縫插針地堆放在每一個角落,妞妞的活動空間被壓縮到極致。生活和工作的邊界在這裡模糊不清,互相侵蝕。
“媽媽,我的畫紙都被熏得有味了!”妞妞委屈地舉著一張畫,上麵稚嫩的線條似乎都沾染了阿膠的氣息。
看著女兒委屈的小臉,再看看這擁擠、雜亂、空氣中永遠混合著各種食材氣味的空間,一個念頭前所未有地清晰起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恰在此時,蘇曼來給她送新設計的標簽樣稿,目睹了這一幕。她環顧了一下這個轉身都困難的空間,眉頭緊鎖:“靜靜,這樣不行。且不說你自己累,對妞妞成長也不好。而且,萬一哪天有客戶上門取貨,看到這場麵……”蘇曼沒有說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林靜沉默地擦著地上的狼藉,心頭沉重。蘇曼的話戳中了她一直刻意忽略的隱憂。
professionalism(專業性),這個詞在培訓時被反複強調。一個連獨立、整潔生產環境都無法提供的“手工作坊”,如何能讓客戶,尤其是那些追求品質的新客戶,產生真正的信任和價值認同?
“可是……”林靜抬起頭,眼中滿是掙紮,“租場地意味著固定的、不小的額外開銷。我現在剛緩過來一點,萬一……”
“沒有萬一!”蘇曼按住她的肩膀,眼神堅定,“我們必須往前看!你現在訂單能接更多,就是因為新品成功了。但如果因為場地限製,你接不了,或者品質因為環境受影響,那纔是最大的損失!這叫投資,對未來的投資!”
那天晚上,林靜失眠了。她在網上搜尋著附近的小型出租房源,看到那動輒上千甚至數千的月租,心臟就一陣陣抽緊。這幾乎是她現在大半個月的利潤。風險顯而易見,如果訂單後續跟不上,這筆固定的支出會立刻將她再次拖入資金泥潭。
然而,另一個聲音也在她腦中呐喊:想要突破,就必須打破現有的桎梏!想要給妞妞更好的生活,就必須有更大的格局!那個五平米的廚房,是夢想萌芽的地方,但它已經無法滋養一棵想要長大的樹。
接下來的幾天,她一邊維持著生產,一邊利用空隙時間,由蘇曼陪著,實地去看了幾處房源。有的是居民樓裡陰暗潮濕的半地下室,有的是商住兩用樓裡嘈雜擁擠的小隔間,都不儘如人意。
直到她們看到位於一個老舊小區沿街二樓的一個小套間。麵積不大,三十平米左右,但有一個獨立的房間可以作為操作間,一個帶窗戶的小客廳可以兼作包裝和接待,還有一個狹小的衛生間。雖然裝修陳舊,但采光不錯,通風良好,最重要的是,它獨立、乾淨,與居住空間完全分離。
“這裡好!”蘇曼興奮地說,“操作間可以嚴格保持衛生,客廳可以佈置成簡單的展示區,客戶來了也有個像樣的地方坐。離你住的地方也不遠,接送妞妞都方便。”
林靜站在那個空蕩蕩的房間裡,午後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地板上,映出斑駁的光影。她彷彿能看到,這裡擺放著整齊的不鏽鋼操作檯,貨架上分類碼放著原料和成品,空氣中是純粹的食物香氣,而不是和生活氣息混雜的怪味。妞妞放學後,可以在這個相對獨立、不受乾擾的小客廳裡寫作業、畫畫……
心動的感覺如此強烈。但當她聽到房東報出的價格時,心又沉了下去。押一付三,加上中介費,是一筆她目前幾乎無法承擔的數字。
回去的路上,她一直沉默著。蘇曼看出了她的為難,試探著說:“靜靜,要是錢不夠,我這裡還有點……”
“不!”林靜猛地搖頭,語氣異常堅決,“曼曼,你已經幫我太多了。這次,我必須自己來。”
她知道,依賴隻能解一時之急,真正的成長必須靠自己跨越。晚上,她再次搬出那個寫滿奮鬥記錄的筆記本,開始做最冷酷的財務覈算。她計算著現有訂單的穩定收入,預估著新品可能帶來的增長,甚至將之前捨不得動的、那一點點微薄的“壓箱底”備用金也算了進去。
數字是冰冷的,現實是殘酷的。即便算上所有樂觀預期,資金缺口依然存在。
難道真的要放棄嗎?她看著筆記本扉頁上自己寫下的“熬過風雨見彩虹”,第一次對這句話產生了動搖。有些風雨,似乎並非單靠堅持就能熬過。
就在這時,手機響起,是楊姐發來的語音:“林靜,下週三之前,再給我準備十斤‘助眠安神’,五斤‘祛濕養血’。我幾個朋友組團買,送客戶。錢我明天先轉你一半定金。”
十斤!十五斤的總量!還有定金!
這個訊息像一場及時雨,瞬間滋潤了她乾涸的焦慮。她飛快地重新計算,加上這筆意料之外卻至關重要的訂單和定金,那個令人絕望的資金缺口,竟然被填上了!雖然依舊緊繃,但已非遙不可及。
一股混合著激動、慶幸和破釜沉舟的勇氣,從心底升騰而起。機會就在眼前,風險固然存在,但退縮,就意味著永遠被困在那五平米的方寸之地。
她深吸一口氣,拿起手機,撥通了中介的電話,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您好,那個二樓的套間,我要了。麻煩您幫我跟房東約時間,簽合同。”
掛掉電話,她的手心因為緊張而微微出汗,但眼神卻異常明亮。這個決定,像一道分水嶺,將她的創業生涯劃分成了前後兩個階段。她知道,從簽下合同、拿到鑰匙的那一刻起,她就不再是那個隻能在家庭廚房裡小打小鬨的個體戶,她擁有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事業的、微小的起點。
前路未知,挑戰必不會少。但這一次,她是主動選擇了迎接更大的風浪,為了去看那更高、更遠的彩虹。這風雨,她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