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109章 與美思康辰協調供貨優先順序
好的,這是根據您的要求創作的第三卷第一百零九章。
---
第三卷:百川奔湧
第一百零九章:與美思康辰協調供貨優先順序
首次斷貨危機,如同一次毫無征兆的寒流,瞬間凍結了“靜心坊”內部因高速增長而帶來的灼熱氣氛。林靜深知,從美思康辰爭取到的那點“擠出來”的補給,僅僅是給高燒的病人額頭上敷了一塊冷毛巾,治標不治本。若不能從根本上扭轉與上遊生產方的協作關係,建立更穩定、更具彈性的供應保障,那麼“靜心坊”這輛狂飆的賽車,隨時可能因“燃油”耗儘而拋錨。
這一次,她不再滿足於臨時性的電話溝通。在覈心團隊進行緊急磋商後,林靜做出了一個決定:她必須親自帶隊,前往美思康辰公司總部,進行一次麵對麵的、戰略層麵的深度協調。
“這次去,不是去求人,而是去建立新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臨行前,林靜對陳致遠和蘇曼明確此次之行的基調,“我們要讓美思康辰看到,支援‘靜心坊’,就是支援他們自己未來最大的增長引擎。我們要從‘被動等貨’的采購方,轉變為‘主動協同’的戰略夥伴。”
為此,他們進行了精心的準備。陳致遠熬了幾個通宵,製作了一份詳儘的
《“靜心坊”市場增長分析與供應鏈協同需求報告》
這份報告沒有停留在哭窮和要貨上,而是用資料和邏輯說話:
1.
增長趨勢視覺化:
用清晰的圖表展示了“靜心坊”團隊從零到近三百人的指數級增長曲線,重點標出了“百人線上創業說明會”、“1314情人節特輯”等關鍵節點的銷量引爆。
2.
未來需求預測:
基於代理增長速率、市場活動規劃和新產品匯入計劃,提供了未來三個季度,分品類的滾動需求預測。這不是一個虛數,而是基於嚴密模型的估算。
3.
價值貢獻闡述:
明確了“靜心坊”作為美思康辰旗下成長最快、模式最創新的核心團隊之一的戰略地位,強調其在品牌傳播、市場教育和渠道下沉方麵的獨特價值。
4.
協同方案提案:
核心部分。提出了具體的協同方案:
·
資訊共享:
建立雙方共享的資料看板,讓美思康辰生產方能實時看到“靜心坊”的銷售動態和庫存水位,變“被動接單”為“主動預警”。
·
聯合預測:
提議建立月度產銷協同會議製度,由“靜心坊”提供市場前端預測,美思康辰反饋產能和原料情況,共同製定最優生產計劃。
·
彈性供應機製:
懇請美思康辰設立一定比例的“安全產能”或“快速響應通道”,優先保障“靜心坊”在遇到爆款或大型活動時的緊急需求。
·
優先順序彆確認:
希望在美思康辰內部,正式明確“靜心坊”訂單的優先順序彆,尤其是在覈心原料(如阿膠塊)緊張時期。
帶著這份沉甸甸的報告和充分的準備,林靜、陳致遠和蘇曼踏上了前往美思康辰總部的行程。
會議在美思康辰總部的會議室舉行。對方出席的是供應鏈總監、銷售總監以及一位分管生產的副總。氣氛起初並不輕鬆。
供應鏈總監首先大倒苦水,列舉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其他大型渠道商同樣需求旺盛等種種困難。“林總,不是我們不支援,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整個行業的供應鏈都緊張,我們的產能就這麼多,各家都盯著。”
林靜耐心地聽完,沒有反駁,而是示意陳致遠開始講解那份報告。
當一張張顯示著“靜心坊”驚人增長曲線的圖表投射在大螢幕上時,她能明顯感覺到對方眼神的變化。陳致遠用冷靜而清晰的語調,逐一解讀資料背後的市場邏輯和未來潛力。“我們認為,‘靜心坊’的爆發式增長並非偶然,而是模式創新和專業賦能的結果。這意味著,我們的需求是持續且不斷放大的。保障我們的供應,就是鎖定美思康辰未來一個確定的、高速增長的出貨通道。”
蘇曼則從一線視角補充,講述了團隊如何培育市場、教育客戶,如何將美思康辰的產品理念和價值傳遞到千家萬戶。“我們不僅僅是在銷售產品,我們是在為美思康辰品牌構建最牢固的護城河。每一次斷貨,傷害的不僅是我們的業績,更是美思康辰品牌在終端消費者心中的信譽和期待。”
林靜在最後總結陳詞,她的語氣平和而堅定:“王總,李總,我們非常理解貴司麵臨的產能壓力。我們今天來,不是來施加壓力的,是來尋求共贏解決方案的。我們帶來的不是問題,而是機會——一個通過深度協同,共同做大蛋糕,並確保蛋糕能順利送達消費者手中的機會。”
她指向報告中的協同方案:“我們願意開放我們的資料,參與聯合預測,承擔更高比例的計劃性訂單。我們隻希望,在我們全力以赴開拓市場的時候,能有一個相對穩定、可預期的供應保障作為後盾。我們希望,‘靜心坊’能成為美思康辰最值得信賴、也最優先保障的戰略合作夥伴,而不僅僅是眾多客戶名單中的一個。”
這番話,有理有據,有情有義,既展現了實力和潛力,也表達了誠意和共擔風險的意願。
會議室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美思康辰的幾位負責人低聲交換了意見。
最終,那位分管生產的副總開口了:“林總,你們團隊的這份報告和今天的態度,確實讓我們很受觸動。說實話,像你們這樣帶著係統方案和資料來談供應鏈協同的團隊,我們是第一次見到。這讓我們看到了你們的專業和遠見。”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原則上,我們同意建立更深度的協同關係。可以優先試行資料共享和月度產銷協同會議。關於產能優先順序和彈性供應,我們需要內部評估,但可以承諾,在同等條件下,‘靜心坊’的訂單將獲得最高優先順序彆。同時,對於你們核心產品的原料(阿膠塊),我們會嘗試建立一個小型戰略儲備,以應對突發需求。”
這雖然不是最理想的答案,但已經是目前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它標誌著雙方關係從一個簡單的“買賣”關係,開始向“戰略協同”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返程的車上,三人都鬆了一口氣,但心情並不輕鬆。
“這隻是第一步,”林靜看著窗外飛速掠過的風景,說道,“協議達成了,但真正的考驗在於後續的執行和磨合。我們必須更快地提升自身預測的準確性,更規範地與對方對接。同時,我們內部也必須立刻建立相應的機製,來承接和分配這來之不易的‘優先供應’資源。”
供應鏈的戰役,遠未結束,但通往勝利的通道,已經被這次成功的戰略協調,撬開了一道縫隙。
林靜在筆記本上,記錄了這關鍵的破冰之旅:
“赴美思康辰總部協調,初戰告捷。其成功,非賴口舌之利,而在於準備之充分、資料之有力、方案之可行。
我們首次以‘戰略夥伴’之姿,而非‘乞求者’之態,與上遊對話。通過展現自身價值與增長確定性,換取了對方的重視與承諾。
然,協議易簽,落地維艱。此一行,實則為‘靜心坊’開啟了供應鏈管理精細化、協同化的新階段。未來,我們需以更高標準要求自身,確保預測精準、溝通順暢,方能不負此番爭取來之優先權利。
外部供應鏈協調暫告段落,內部資源分配之挑戰,接踵而至。如何公平、高效地將有限資源轉化為最大市場戰鬥力,是為下一關鍵課題。”
---
(招代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