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阿膠糕裡的光陰 > 第160章 深入探討"積善行"的企業宗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160章 深入探討"積善行"的企業宗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第四卷:瀚海揚帆

第一百六十章:深入探討積善行的企業宗旨

與國際品牌聯名的探討,讓靜心坊的核心團隊站在了一個更廣闊的格局上審視自身的未來。然而,林靜隱隱感到,無論是技術的精進、市場的擴張,還是品牌的升級,似乎都還缺少一個能夠凝聚更大共識、指引長遠方向的。在一次高層戰略務虛會上,她將這個思考拋了出來:我們在商言商,追求發展,這沒有錯。但一個企業,尤其是一個以為使命的企業,除了商業成功,是否應該有更深層的追求?我們事業的最終目的,究竟是什麼?

這個問題,引發了團隊長時間的沉默與深思。

一、

溯源初心:從利己到利他的覺醒

陳致遠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視角務實而直接:靜姐,我們的初心,其實一直沒變。最開始,您是為了給妞妞更好的生活,我們幾個加入,也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這是最樸素的。但後來,我們發現,當我們真心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比如用秘製月禧膏幫她們緩解痛經,用學霸膏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看到她們變得更好時,我們獲得的成就感,遠遠超過了金錢的回報。我覺得,我們其實一直在的過程中,實現了更高階的。

蘇曼深有感觸地補充:尤其是我們推出

1314愛的陪伴

之後,我收到了太多姐妹的私信。她們說的不僅僅是產品效果,更多的是感謝我們打破了她們對婦科問題的羞恥感,給了她們科學的認知和改變的勇氣。這種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覺,是任何銷售提成都無法替代的。這讓我覺得,我們做的不僅僅是一門生意。

林靜聆聽著,眼中閃爍著認同的光芒:沒錯。我們的事業,起源於個人的生存需求,但壯大於對他人價值的創造。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阿膠糕、駐顏膏這些具象的產品,更是健康、是美麗、是自信、是家庭和諧的可能性。這本身就是一種。

二、

積善行內涵的深化:從個體到係統

順著這個思路,大家開始深入探討積善行這三個字,對於已然成為行業一股不可忽視力量的靜心坊而言,應有的更深層次內涵。

1.

對使用者的:這不僅是提供安全、有效、物有所值的產品,更是提供真誠的專業服務和持久的情感陪伴。這意味著,要持續投入研發,確保如禦炎複元膏的扶元固本、宮廷白玉膏的氣血雙補等承諾經得起檢驗;意味著客服團隊需要更耐心、更專業;意味著要敢於像之前那樣,堅決打擊假冒偽劣,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2.

對團隊的:數萬人的團隊,背後是數萬個家庭。積善行意味著要為團隊成員提供一個公平、公正、充滿希望的事業平台。不僅僅是豐厚的物質回報(如創業基金、股權激勵),更包括係統的技能培訓(如商學院)、正向的文化熏陶和可持續的成長路徑,幫助他們實現個人價值,而不僅僅是賺錢工具。

3.

對夥伴的:與美思康辰、與線下連鎖渠道、與原材料供應商,乃至與未來可能的國際聯名夥伴,都應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不欺不詐,守信重諾,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充分考慮並努力提升夥伴的利益,構建健康、持久的商業生態。

4.

對社會的: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必然要承擔更廣泛的社會責任。這不僅僅是捐款捐物,更可以發揮自身的產業優勢。例如,能否利用我們在女性健康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產品,去幫助那些缺乏資源和知識的弱勢女性群體?這將是積善行從商業領域向社會公共領域的自然延伸。

三、

宗旨的確立:從模糊意識到清晰綱領

經過充分的討論,靜心坊的企業宗旨被清晰地提煉和確立下來——思利他,積善行,以商業力量成就眾生安康。

思利他,是出發點和方**,要求在做任何決策時,都要首先考慮能否為使用者、團隊、夥伴乃至社會創造價值。

積善行,是行為準則和日常實踐,強調將之心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微小的善行,持之以恒,彙聚成流。

以商業力量成就眾生安康,是終極目標和願景,明確了靜心坊作為一家商業機構,其存在的根本意義在於,運用商業的高效和可持續模式,去推動更廣泛人群的健康與福祉。

這個宗旨,不是掛在牆上的口號,林靜總結道,它應該成為我們未來所有戰略決策的指南針壓艙石。當我們在麵臨誘惑、困惑甚至挫折時,回頭看看這十個字,答案或許就會清晰。比如,是否要接一個利潤很高但有損客戶長期健康的產品?是否要用壓榨團隊的方式換取短期業績?是否要為了擴張而損害夥伴的利益?思利他,積善行會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這次務虛會,沒有討論具體的市場策略或產品規劃,但其意義卻遠超任何一次戰術會議。它為靜心坊這艘日益龐大的航船,校準了最深層的航向。

林靜的筆記新篇:

今日之會,意義深遠。思利他,積善行,以商業力量成就眾生安康,此十八字宗旨之確立,乃我靜心坊事業從的層麵,邁向的層麵的關鍵一步。

回望來路,我等皆因之初心而聚,卻於途中,因見證並參與他人生命之向好,而漸悟乃更持久、更高階之商業動力與生命意義。

此宗旨,非對外宣傳之標榜,乃對內惕厲之準繩。它要求我等,於每一個產品配方、每一次客戶服務、每一項團隊政策、每一回商業合作中,皆需叩問本心:是否存利他之念?是否行積善之事?

商業之路,道阻且長,然持此宗旨前行,則心有所依,行有所止,縱遇風浪,亦不迷航。瀚海揚帆,燈塔已明,前路可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