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阿膠糕裡的光陰 > 第49章 企業傳承文化的思考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49章 企業傳承文化的思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第五卷:星火燎原

第四十九章:企業傳承文化的思考

戰略決策委員會的成立,如同為“靜心坊”的高速發展安裝了製度化的引擎,確保了航向的精準與行穩致遠。然而,在一次關於新晉中層管理者培訓的評審會上,林靜看著名單上越來越多陌生的名字,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浮上心頭:當企業規模從幾百人擴充套件到幾千、幾萬人,當最初的創始團隊逐漸退居二線,那些支撐“靜心坊”走到今天的“思利他”之心、“手作之心”

該如何跨越時間和人海,精準地傳遞下去?

製度的完善解決了“如何做事”的問題,但文化的傳承,關乎的是“成為什麼樣的人”。

一、

觸動的瞬間:新代理的“困惑”

觸動林靜的,是一份市場調研報告中的細節。一位新加入的代理在匿名反饋中寫道:“公司的產品和製度很有吸引力,‘預存送券’

活動效果也很好。但我有點困惑,我的上級不斷強調要‘思利他’,可具體到如何對待一個猶豫不決的客戶,或者如何處理團隊成員間的業績糾紛時,除了遵守規則,我們是否有一些更根本的原則?”

這短短的“困惑”,像一根針,輕輕刺痛了林靜。她意識到,企業文化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儀式裡,或者像她就職典禮上交給程致遠的《行為準則》那樣,隻成為高層的信物。它必須滲透到每一個決策的細微處,成為數萬代理和員工在無人監督時,內心那把無形的尺子。

她把這份報告帶到了戰略決策委員會。

“我們構建了決策的大腦,鋪設了管理的血管,”林靜在會上鄭重地說,“但現在,我們必須思考如何為這個日益龐大的軀體,注入永不改變的靈魂。我們需要將我們的文化,從一種依賴個人魅力和言傳身教的‘氛圍’,轉變為一套可學習、可考覈、可傳承的‘體係’。”

二、

文化體係的構建:從“無形”到“有形”

這個提議得到了委員會成員的一致認同。一場關於“文化傳承”的深度思考與體係構建,在程致遠的牽頭下迅速展開。

1.

文化法典化:《“靜心坊”基本法》的誕生

程致遠組織了一個跨部門小組,由林靜親自指導,開始係統梳理公司發展曆程中的關鍵決策、典型案例(包括成功與失敗)、以及林靜、蘇曼等人的核心講話。他們不再是簡單地羅列價值觀條款,而是試圖回答“當我們麵臨……情況時,一個‘靜心坊’人應該怎麼做?”

例如,在麵對原材料成本上漲壓力時,《基本法》中明確:“美辰天驕阿膠塊的品質標準為最高原則,不得以降低原料等級作為成本控製手段。應通過優化工藝、精益管理消化成本壓力。”

這就將“手作之心”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的行為指令。

這份正在編纂的《基本法》,旨在成為企業文化的“憲法”,為所有製度和員工行為提供終極依據。

2.

體驗式傳承:“文化導師”與“初心工坊”

蘇曼則從代理和員工成長路徑入手,提出了“文化導師”製度。每一位新晉管理者、每一個達到一定級彆的代理,不僅需要接受業務培訓,還必須選擇一位由公司認證的“文化導師”(通常是創業元老、資深核心代理或深刻踐行文化的高管)進行為期數月的結對學習。學習內容不是銷售技巧,而是聆聽創業故事,參與

“空中菜園”

的勞動,深入理解每一款產品(從祛濕茶到1314愛的陪伴)背後研發的初心。

同時,她在美思康宸產業園內,正式掛牌成立了“初心工坊”。這裡複原了早期林靜熬膠的小廚房場景,陳列著那口標誌性的小銅鍋和曆代產品包裝。所有新員工和代理,入職第一課就是在這裡,親手體驗阿膠糕的古法製作流程,在汗水和煙火氣中,感受“手作之心”的溫度與分量。

3.

考覈與激勵:文化價值觀的“一票否決”

程致遠確保了文化傳承不僅僅停留在軟性倡導。在他的推動下,人力資源部門修訂了績效考覈體係,將文化價值觀的踐行情況,納入了所有管理者和員工的核心考覈指標。無論是內部協作中的“思利他”行為,還是對產品品質極致追求的“手作之心”,都有了具體的評估維度和關鍵事件記錄。

“在‘靜心坊’,”程致遠在管理層會議上明確宣佈,“業績優異但價值觀背離的人,不是我們要的英雄。我們的晉升和激勵資源,必須向那些真正認同並踐行我們文化的同行者傾斜。”

三、

林靜的答卷:文化是更強大的管理

當這套文化傳承體係的框架初步搭建起來時,林靜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踏實。一天,她帶著女兒再次來到“空中菜園”,看著綠意盎然的菜畦。

女兒仰頭問:“媽媽,你現在不用像以前那樣天天熬膠了,會不會有人忘了我們最初的阿膠糕是什麼味道?”

林靜蹲下身,指著那片充滿生機的園子,溫柔地說:“你看,我們在這裡種下的不僅是蔬菜,更是種子。媽媽和叔叔阿姨們現在在做的事,就像是在每個人的心裡,也種下一顆名叫‘初心’的種子。隻要這顆種子在,無論過去多久,無論有多少人,我們都能記得最初的那個味道。”

她意識到,企業真正的傳承,不是傳承權力,也不是傳承財富,而是傳承一種創造的基因,一種判斷是非的標準,一種能夠生生不息的內在生命力。

製度的完善讓企業走得快,而文化的傳承讓企業走得遠。當“星火燎原”之勢已成,“靜心坊”要做的,不僅是讓火種播撒得更廣,更是要確保每一顆火種,都燃燒著同樣溫暖、明亮、永不熄滅的火焰。這關乎的,已不僅僅是企業的成功,更是一種責任,對過往奮鬥的致敬,也是對未來無限的托付。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