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阿膠糕裡的光陰 > 第103章 產品的本地化適應與調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103章 產品的本地化適應與調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好的,我們繼續第七卷的旅程。這是第103章。

---

第七卷:四海承風

第103章:產品的本地化適應與調整

當法規調研團隊在條文中披荊斬棘時,趙霖領導的研發部門也迎來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擺在實驗室工作台上的,不再是熟悉的國內版膏方,而是針對東南亞市場準備的一係列小樣。空氣中彌漫著草本香氣,也彌漫著一種謹慎探索的氛圍。

“林總,程總,這是我們根據前期調研,為新加坡市場準備的幾款改良小樣。”趙霖戴著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展示著幾個晶瑩的膏體樣品。“挑戰比我們預想的要具體。”

他拿起一款“精力膏”改良版:“首先是口味。東南亞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普遍偏好更清新、

less

sweet(不那麼甜)的口感。我們嘗試降低了冰糖和麥芽糖的比例,增加了些微的檸檬草和香蘭葉提取物,帶來一絲清爽的餘韻。但這需要平衡,不能掩蓋阿膠本身和核心藥材的風味。”

接著,他指向另一款“祛濕茶”樣品:“其次是形態和飲用習慣。國內我們多是茶包或散裝,但新加坡白領生活節奏快,更習慣即飲的冷泡茶或便攜濃縮液。我們正在試驗將‘祛濕茶’和‘sou茶’做成濃縮精華滴劑或冷泡茶包,方便他們加入礦泉水或蘇打水中隨時飲用。”

林靜拿起一款顏色略淺的“駐顏膏”小樣,仔細端詳。趙霖解釋道:“這是為了適應氣候和審美。東南亞常年炎熱,消費者傾向於質地更輕薄、吸收更快的護膚品。我們對‘駐顏膏’的膏體進行了優化,使其更清爽易吸收。同時,在功效宣傳上,我們會更側重於‘提亮’、‘均勻膚色’、‘抗氧化’,這與當地追求光潔、健康膚色的審美更契合,而暫時弱化國內強調的‘祛黃’、‘淡斑’等概念。”

程致遠敏銳地抓住了關鍵:“那麼,我們核心的‘禦炎複元膏’和‘1314愛的陪伴’係列呢?這些涉及更複雜中醫理論的產品,如何讓本地消費者理解並接受?”

趙霖深吸一口氣,這正是難點所在。“這正是我們與營銷團隊正在緊密合作的課題。‘翻譯’而非‘硬銷’。比如‘禦炎複元膏’,我們不會直接說‘扶元固本’,而是會聚焦於現代人普遍能理解的‘緩解慢性疲勞’、‘增強精力耐力’、‘支援免疫健康’這些具體場景。我們會用更直觀的圖表和科學語言,解釋其成分如何作用於身體的能量代謝和應激係統。”

“至於‘1314愛的陪伴’私護係列,”趙霖繼續道,“我們需要格外注意文化敏感度和表達方式。在營銷上,我們會更側重於‘女性日常嗬護’、‘提升生活品質’、‘親密關係潤滑劑’等更柔和、更具普世性的概念,避免過於直白或可能引起尷尬的表述。產品本身的核心成分和功效不變,但講述故事的角度需要調整。”

林靜仔細品嘗了一款改良後的“學霸膏”樣品,口感確實比國內的更清爽一些。她放下樣品,沉思片刻,說道:

“趙霖,你們做得很好。這種本地化,不是妥協,而是尊重和融入。就像水流入不同的容器,會呈現不同的形狀,但其本質依然是水。我們產品的核心功效、對品質的堅守,這些‘本質’絕不能變。變的,隻是讓它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接受和喜愛的‘形態’。”

她環顧實驗室裡忙碌的研究員們,語氣堅定:“我們出海,不是簡單地把國內產品搬過去,而是要真正理解並滿足當地使用者的需求。這個過程,反過來也會促使我們更深入地思考產品本身的普適性和創新可能性。也許,為東南亞市場開發的清爽版‘精力膏’,未來也會受到國內一部分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呢?”

程致遠補充道:“而且,這種基於紮實調研的本地化,是我們與國際大牌競爭的關鍵差異化優勢。它們可能是標準化的全球產品,而我們是‘glocal’——全球視野,本地深耕。這份用心,消費者是能感受到的。”

在接下來的幾周裡,研發部與初步組建的海外營銷團隊進行了多輪碰撞。他們邀請了數位常駐新加坡、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體驗官進行盲測,收集他們對口味、包裝、概念表述的第一手反饋。實驗室的燈光常常亮到深夜,記錄本上寫滿了各種配方的微調資料和口感描述。

這是一個反複打磨的過程,充滿了嘗試與修正。但每個人都清楚,唯有經過這番精雕細琢,承載著東方智慧的“靜心坊”產品,才能真正跨越文化與口味的差異,在異國他鄉紮下根來,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這不僅是產品的適應,更是品牌與不同世界對話的開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