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129章 在聯合國相關論壇發表演講
好的,我們繼續《阿膠裡的光陰》第七卷的旅程。這是第129章。
---
第七卷:四海承風
第129章:在聯合國相關論壇發表演講
成為美思康辰集團國際化先鋒,帶來的不僅是資源與榮譽,更是通往世界舞台中心的機會。一封來自瑞士日內瓦的邀請函,跨越重洋,送到了林靜手中——她受邀作為主講嘉賓之一,出席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下屬的“可持續發展與包容性商業論壇”。
論壇的主題是:“傳統智慧與現代創新:賦能全球社羣健康”。
當林靜站在聯合國歐洲總部莊嚴肅穆的會議廳演講台前,望著台下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代表們,她感到一陣恍惚。曾幾何時,她隻是一個在自家廚房裡,為了生計和女兒健康而小心翼翼熬製阿膠糕的普通母親。而今,她代表著一個源自東方的健康品牌,站在這裡,準備分享她的故事。
她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台下,看到了程致遠鼓勵的眼神,以及全球團隊通過線上連線投射來的期待目光。她調整了一下麥克風,用流利的英語開始了演講,聲音清晰而沉穩。
“尊敬的各位代表,女士們,先生們,”她開場道,“在我身後,是璀璨的城市之光。但在我心中,始終亮著一盞溫暖的廚房燈火。今天,我想分享的,正是從一盞廚房燈火開始,如何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行者一起,點亮更多渴望健康光芒的故事。”
她沒有堆砌複雜的商業術語,而是從一張張麵孔講起:
她講述了團隊中那位曾經下崗、在“靜心坊”重拾生活信心的中國大姐;講述了德國藥劑師漢斯先生從質疑到信服,成為東西方健康理念橋梁的經曆;講述了北美一位因“活力續航版”精力膏而改善產後疲勞的媽媽寫來的感謝信;也坦誠地分享了在全球化程序中遇到的挑戰——文化誤解、體質差異、貿易壁壘。
“我們意識到,”林靜的聲音充滿了力量,“真正的‘包容性商業’,並非簡單地將產品賣到更多地方。而是放下身段,去傾聽、去理解、去尊重不同文化、不同人群最真實的需求和困惑。然後,用我們掌握的智慧——無論是古老的東方養生哲學,還是現代的科學技術——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她重點介紹了“寰宇體質研究計劃”和隨之而來的全球產品創新。
“這不僅僅是商業創新,更是一種責任。”她展示了幾張簡潔的圖表,說明不同區域人群對同一產品成分的可能代謝差異。“當我們掌握了這些知識,我們就不能假裝看不見。我們有責任調整我們的產品,讓它們更安全、更有效地服務於特定人群。這,就是我們理解的‘可持續發展’在健康領域的具體實踐——不是掠奪式的開發,而是精準的、負責任的滋養。”
最後,她談到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積善行,思利他’,這源自東方的古老哲言,驅動著我們的一切行動。”她動情地說,“它體現在我們與全球各地社羣合作的公益專案裡,體現在我們對原料可持續采購的堅持中,更體現在我們每一天,努力讓產品更好一點、更貼心一點的細節裡。我們相信,商業的本質,是價值的交換,更是善意的迴圈。”
“我們從一方小小的阿膠糕出發,但它承載的,是對生命的尊重,對健康的承諾,以及對一個更加和諧、健康的世界的嚮往。這盞從東方點亮的燈火,願意與全世界分享它的光與熱。”
演講結束時,會場陷入了片刻的寧靜,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掌聲,不僅送給一個成功的商業案例,更是送給一種將傳統與現代、商業與善意、本土與全球巧妙融合的智慧和情懷。
會後,多位國際組織的代表、其他國家的企業家紛紛上前與林靜交流,表達合作意向,或探討如何將這種模式借鑒到他們的領域。
一位來自非洲的健康專案官員對她說:“林女士,您的故事讓我看到,發展不僅僅是資金的投入,更是知識與智慧的因地製宜。我們非常需要這種尊重本地實際情況的創新。”
回酒店的路上,程致遠看著窗外日內瓦湖的夜景,輕聲說:“你今天不僅代表了靜心坊,美思康辰,某種程度上,你也代表了中國新一代企業家的形象——自信、包容、富有責任感,並且善於用國際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林靜靠在後座上,感到一種深深的疲憊,但更多的是釋然與平靜。
“我隻是說出了我們一直在做的事實。”她微微笑道,“但今天,我更加確信,我們走的路是對的。健康是人類共同的語言,而善意,是通往世界任何角落的通行證。”
聯合國論壇上的這次演講,將“靜心坊”和它代表的東方養生文化,推上了一個更具全球影響力的舞台。它標誌著,這股源自東方的健康之風,不再僅僅是商業世界的漣漪,正開始彙入推動全球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大潮,成為一股備受矚目的、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