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阿膠糕裡的光陰 > 第146章 謙遜之心,承四方之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146章 謙遜之心,承四方之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好的,我們繼續《阿膠裡的光陰》第七卷的旅程。這是第146章。

---

第七卷:四海承風

第146章:謙遜之心,承四方之風

登頂“最具價值中國品牌”,個人聲譽達到頂峰,海外營收成為支柱……一連串的成功,如同璀璨的光環,籠罩在“靜心坊”和林靜身上。然而,在這看似無限風光的時刻,林靜內心卻愈發警醒。她深知,登高易跌重,順境易迷失。那股承自四方的風,既能推送航船破浪前行,也潛藏著讓船帆過度張揚乃至撕裂的危險。

這份警醒,化為了一次特彆的董事會會議。會議地點沒有選在氣勢恢宏的總部會議室,而是設在了美思康宸產業園頂樓的“空中菜園”。時值盛夏,瓜果飄香,遠處的城市天際線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今天請大家來這裡開會,”林靜的開場白平和而直接,“是想讓我們在決定公司未來走向時,腳下踩著的是真實的泥土,鼻尖聞到的是生命成長的氣息,眼裡看到的是我們服務著的、如同這園中作物般千姿百態的使用者和生活。”

她沒有讓會議立刻進入議程,而是先請每位董事分享一個近期聽到的、最刺耳或最讓自己感到不安的使用者反饋或市場批評。

起初,有些董事傾向於分享那些溫和的“建設性意見”。林靜輕輕打斷,堅持道:“我要聽的不是那些包裹著糖衣的提醒,而是真正讓我們感到如坐針氈、甚至想為自己辯護的尖銳批評。”

在她的堅持下,一些被日常捷報所掩蓋的聲音,終於被擺上了台麵:

一位負責新興市場的董事提到,有當地合作夥伴委婉指出,“靜心坊”在某些談判中,不經意流露出的“我們是來幫助你們”的姿態,讓人不太舒服。

一位產品負責人轉述了某位歐洲資深使用者的郵件,對方直言不諱地寫道:“我欣賞你們的產品,但最近的宣傳似乎過於強調‘東方神秘’和‘古老智慧’,讓我感覺有些故弄玄虛。我選擇你們,是因為科學驗證的效果,而不是因為它來自一個神秘的東方古國。”

一位人力資源總監則憂心忡忡地提到,隨著公司聲名鵲起,內部開始滋生一種微妙的“優越感”,一些年輕員工在與供應商或合作夥伴交流時,語氣中不自覺地帶上了居高臨下的意味。

這些聲音,像一陣陣涼風,吹散了成功帶來的燥熱。會議室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感謝大家的坦誠。”林靜環視眾人,眼神清澈而堅定,“這些聲音,纔是我們今天最寶貴的‘議案’。它們提醒我們,成功最大的陷阱,不是外部的競爭,而是內部的傲慢與自滿。”

“謙遜,不是故作姿態的低調,而是源於深刻的自我認知。”她緩緩說道,“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成功,有多少是時代機遇的饋贈,有多少是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又有多少是源於使用者和夥伴們的信任與包容。離開了任何一方,我們都走不到今天。”

“我們承接著來自四方的風——技術的風、文化的風、市場的風、使用者需求的風。”她指向遠方,“但這風,不是讓我們高高飄起的浮力,而是推動我們更穩健、更深入航行的動力。謙遜之心,就是我們的‘壓艙石’。它讓我們在順風時不至於迷失方向,在逆風時不至於傾覆。”

她隨即提出了幾條具體的行動準則:

1.

建立“首席批評官”機製:在董事會層麵,設立一個由外部獨立人士擔任的“批評官”角色,其唯一職責就是收集內外部最尖銳的批評和建議,並在每次董事會首要議程中進行彙報。

2.

推行“傾聽者計劃”:要求所有高管和總監,每個季度必須抽出固定時間,以匿名或一線員工的身份,直接接聽使用者熱線、處理客服工單、參與終端銷售,親身感受最前線、最真實的使用者情緒和市場脈搏。

3.

重塑“夥伴關係”定義:在全球範圍內,重新審視與所有合作夥伴的關係,強調“共生共贏”,杜絕任何形式的“施捨者”心態,將尊重與平等融入每一個合作細節。

“我們要時刻記住,”林靜最後總結道,目光掃過每一張沉思的麵孔,“我們熬製阿膠糕的手藝或許源自東方,但我們服務的物件、我們汲取的智慧、我們前行的力量,卻來自這個豐富多元的世界。唯有永葆謙遜,敬畏市場,敬畏使用者,敬畏每一種文化,我們才能真正承四方之風,行穩致遠,無愧於我們獲得的每一份榮譽和信任。”

這次在“空中菜園”的董事會,沒有產生任何激動人心的新戰略,卻完成了一次至關重要的“精神校準”。它為“靜心坊”注入了一種比任何商業智慧都更加寶貴的品質——在巔峰之處依然保持清醒的謙遜。這份謙遜,如同給高速航行的巨輪配上了最精準的陀螺儀,確保它在承風破浪的壯麗旅程中,永遠不會偏離那以人為本、以利他為錨的初心航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