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阿膠糕裡的光陰 > 第149章 四海之內,皆為吾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阿膠糕裡的光陰 第149章 四海之內,皆為吾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好的,我們來到《阿膠裡的光陰》第七卷的最終章。這是第149章。

---

第七卷:四海承風

第149章:四海之內,皆為吾友

“讓世界更健康”的新願景,如同投入湖心的巨石,在“靜心坊”全球生態中漾開層層溫暖的漣漪。它不再僅僅是一個指引方向的燈塔,更成為一種強大的磁場,將散佈在世界各個角落、擁有共同信唸的人們,更緊密地吸引、連線在一起。一種超越了商業合作、文化差異的,更深層次的情感認同與命運共同體的感覺,正在悄然形成。“四海之內,皆為吾友”,這句古老的東方箴言,正在成為“靜心坊”全球圖景最生動的寫照。

這種情誼,體現在一次次超越契約的互助中。

當東南亞某個合作多年的有機紅棗種植園遭遇罕見的台風襲擊,損失慘重之時,“靜心坊”總部在評估情況後,第一時間撥付了專款用於果園重建,並發動全球員工自願捐款。更令人動容的是,德國團隊的漢斯先生得知訊息後,主動聯係了他所認識的歐洲農業災害救援專家,為他們提供了專業的土壤修複和作物恢複建議;北美團隊則將他們應對極端天氣的農業保險經驗分享了過來。這份來自四海八方的援助,讓那位年邁的果園主熱淚盈眶,他在感謝信中寫道:“我感覺自己不是失去了一個買家,而是擁有了遍佈世界的家人。”

這種情誼,流淌在知識共享的無私瞬間。

在“靜心坊健康文化學院”的線上論壇,一位巴西的草本研究者發布了一個關於當地某種特色植物藥理作用的困惑。短短幾小時內,一位中國的老藥師根據典籍記載提供了性味歸經的推測,一位意大利的生物化學家分享了類似結構化合物的已知研究資料,一位印度的傳統醫學從業者則貢獻了他們在民間應用中的經驗。這種跨越地域和學術背景的、純粹基於對知識好奇與對生命關懷的碰撞與融合,每天都在這個全球社羣裡發生。

這種情誼,更升華於對共同使命的守護。

在“致遠計劃”的畢業典禮上,來自肯尼亞的學員艾琳,與來自瑞典的學員卡爾,共同展示了他的畢業專案——一個旨在將東非傳統草藥知識與“靜心坊”的科研平台相結合,開發針對當地常見健康問題的、可負擔的本土化健康解決方案的計劃。

艾琳動情地說:“在來這裡之前,我或許會認為,來自歐洲的卡爾,與來自非洲鄉村的我,有著巨大的鴻溝。但當我們一起為了‘讓世界更健康’這個共同目標而努力時,我們發現,我們關心的是同樣的問題:如何讓我們的家人、我們的社羣生活得更有尊嚴、更健康。卡爾帶來的嚴謹方**,與我帶來的本地洞察,不是誰優越於誰,而是完美地互補。我們不再是‘你們’和‘我們’,而是‘我們’。”

卡爾緊接著說:“是的,‘靜心坊’讓我理解,健康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善意是無需翻譯的橋梁。在這裡,我找到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群誌同道合的、可以托付夢想的‘友人’。”

這一幕,深深打動了在場包括林靜在內的所有人。她看到,當年她從一方小小阿膠糕出發時心中那份樸素的“愛與分享”,如今已如同蒲公英的種子,飄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開出了形態各異卻同樣溫暖的花朵。

慶典後的晚宴,更像是一場溫馨的全球家庭聚會。德國的同事帶來了自釀的啤酒,泰國的夥伴獻上了美味的冬陰功湯,美國的團隊準備了精緻的甜點,而中國總部的老師們則端出了熱氣騰騰的餃子……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聚在一起,分享著食物,也分享著故事與笑聲。

林靜和程致遠端著酒杯,漫步

ang

the

crowd,看著這和諧的一幕。

“還記得我們最初,隻有三個人,在小廚房裡忙得團團轉嗎?”程致遠感慨道。

林靜眼中閃著溫暖的光,微笑道:“記得。但你看現在,我們的‘廚房’變大了,遍佈四海;我們的‘家人’也變多了,來自五湖。‘四海之內,皆為吾友’,這不正是我們所能想象的,關於一個品牌最美好的未來嗎?”

她望向窗外璀璨的夜空,輕聲道:“商業的終局,或許不是龐大的帝國,而是這樣一個其樂融融的、由善意與價值凝聚而成的‘全球友鄰’。”

在這一刻,“靜心坊”超越了品牌的範疇,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情感連線符號。它象征著,在這個日益紛繁複雜的世界裡,仍然存在一種力量,能夠跨越千山萬水,消弭隔閡偏見,將無數個體緊密相連,隻為那一個最簡單、也最宏大的共同願望——讓世界更健康。這份源於四海、也歸於四海的深厚情誼,成為了“靜心坊”最珍貴的財富,也為其“承風前行”的永恒旅程,注入了最溫暖而持久的動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