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一廈 第49章 未來
-
和房東說過之後,他動作很快,招租啟示貼出去冇兩天,二樓就傳來了新的動靜。
來看房的人絡繹不絕,這個地段和環境在鎮上依然是搶手的。
很快,一個女人帶著倆小孩租下了這裡,搬家的嘈雜聲持續了一兩天,隨後,樓下便開始傳來新鄰居的生活聲響。
年輕母親帶著小孩的喧鬨,電視機裡播放著不同的節目,炒菜的油煙味也換了新的配方。
房華偶爾在樓梯口碰到新鄰居,彼此點頭算是打過招呼,關係疏離而客氣。這讓她偶爾會想起之前明姨在時的光景,心裡掠過一絲物是人非的悵惘,但很快便被日常的瑣碎沖淡。
生活的慣性讓她幾乎忘記了去思考太遠的未來,直到那個傍晚。
錢寧上六年級後,似乎一夜之間就有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變化。
房華注意到,她不再像從前那樣,放學鈴聲一響就衝回家裡來。現在,她總是會在學校裡多待上一個多小時,等到房華已經回來家裡做飯時才揹著沉甸甸的書包不緊不慢地走回來。
起初房華有些不解,也隱隱擔心,直到一次偶然的問起。
錢寧有些不好意思:“家裡……太舒服了。一回來就想躺在床上玩手機,作業總是拖到很晚。”
那天錢寧像往常一樣,在房華開始炒菜時才揹著書包進門。但她冇有立刻去洗手,而是站在廚房門口,倚著門框,看著房華在陽台灶台前忙碌的背影,忽然輕聲問:“媽媽,我初中要去哪裡上學?”
“刺啦——”一聲,菜下油鍋的聲響掩蓋了房華瞬間的失神。她翻炒的動作慢了半拍。
初中?去哪裡上學?
房華髮現自己……好像從來冇認真具體地想過這個問題。
在她的潛意識裡,“孩子就一直上學”,從村裡培立小學到鎮中心小學,然後順理成章地去鎮上的光華中學,似乎是一條既定的無需過多憂慮的路徑。
可此刻這個問題被孩子如此直白地問出來,房華驚覺,這根本不是一件可以順其自然的事。
與此同時,幾段記憶碎片迅速在她腦海裡拚湊起來。
不僅是已經調任出來的黃老師,還是留在學校任教的陳老師,她們的孩子,但凡年齡相仿的,去年小考後,竟都不約而同地送到了潭溪鎮的私立學校。
辦公室裡,同事們討論私立學校學費和管理時,房華正埋頭批改作業,心裡想著“還早,不著急”。就連在菜市場偶遇,對方分享孩子學校適應生活,分享擇校經驗,房華也隻是笑著點頭,心想“孩子還小,到時候再說”。
所有這些資訊,在當時,都被房華用“還不著急”這個藉口給搪塞過去了。她並非完全不關心,而是那個選擇背後代表的各方麵壓力和可能麵對的無力感,讓她潛意識裡想要推遲麵對的時刻。
她身邊所有的參照係都在指向同一個方向——走出去,去更好的地方。而她,卻還停留在原地,以為“順其自然”就是答案。
房華張了張口,想給出一個答案,卻發現怎麼也說不出口。
最終,她隻能強迫自己繼續揮動鍋鏟,藉著背對孩子的姿勢,掩飾住臉上的慌亂,儘量平穩語氣回答:“哎,正做著飯呢。上學的事……爸爸媽媽會考慮的,你先把作業寫好。”
錢寧聽了房華的回答,並冇有表現出失望或是繼續追問下去。她隻是輕輕”嗯”了一聲,像是早已預料到這個答案。
她既冇有表現出對潭溪鎮私立學校的嚮往,也冇有對黃果鎮上的光華中學的排斥,彷彿早就明白,有些選擇不在她這個年紀該操心的範圍內,也不在他們這個家庭輕易能企及的範圍內。
房華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她作為一個母親,一個天天和教育打交道的老師,在自家孩子人生第一個關鍵岔路口,竟然是如此失職和毫無準備。
……
夜深了,錢寧睡下後,房華走到陽台上,晚風吹動著晾曬的衣物,她撥通了錢安的電話。
電話響了很久才被接起,那頭傳來錢安帶著倦意的聲音:“喂?這麼晚了,有什麼事嗎?”
房華問道:“你那邊的工期什麼時候能結束?”
“大概還要半個月。怎麼了?家裡出什麼事了?”錢安的語氣立刻緊張起來。
“冇有,家裡都好。”房華頓了頓,望著麵前黑暗中模糊的瓦房輪廓,“等你回來,我們帶寧寧去潭溪鎮的私立學校看看吧。”
錢安顯然很意外:“怎麼突然說起這個?之前不是……”
“我今天仔細想了很久。”房華打斷他,“我發現身邊幾乎所有人,但凡是有點能力的,都把孩子送出去上學了。我們不能……不能讓孩子一直慢這一步。”
“我早就想跟你說了,”錢安逐漸清醒過來,“我們工頭家的孩子就在潭溪鎮那所很出名的私立學校讀書,我打聽過好幾次了。我本來打算這個工期結束,回去就跟你商量帶寧寧去看看的。”
房華握著手機,一時說不出話。
“你知道嗎,今天寧寧問起初中去哪上的時候,我突然想起她現在和江佳汪明朝那幾個已經很久冇聯絡了。她小時候的玩伴一個個都去了更好的學校,看著他們越走越遠,我心裡”
“我懂。”錢安接過話,“上次回去,我就發現寧寧不太提起以前那些朋友了。現在孩子也都大了,現在又不同學校,見得少了,共同話題也少了,自然就不怎麼聯絡了,是不是?”
“是啊。”房華歎了口氣,“所以我想,等你回來,咱們一起去潭溪那邊的學校看看。就算最後去不成,至少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為她的前途努力過。”
“正該這樣!”錢安的聲音透著讚許,“我這邊工期還剩半個月,我還打聽到好幾所很不錯的學校呢,到時候我們一起去看看。”
房華眼眶微微發熱:“你都打聽這麼仔細了”
“孩子的教育是大事,我怎麼能不上心?雖然咱們錢不多,但總要儘力試一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