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奧特:傑頓怎麼跑到諸天去啦? > 第194章 吸輻射就變強?那光也算嗎?(設定補充)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奧特:傑頓怎麼跑到諸天去啦? 第194章 吸輻射就變強?那光也算嗎?(設定補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踏入這片地下世界,傑頓此刻置身於一個與地表全然迥異的環境

在他與金剛首次涉足此地,還未來得及將周遭景緻儘收眼底,一股強烈的波動便率先如洶湧浪潮般撲麵而來,瞬間襲遍全身。

那是一種複雜且奇特的感受,竟讓他覺得似曾相識,仔細感受,竟與骷髏島地表的輻射環境有幾分相似。

然而,相較於骷髏島地表的輻射,這裡的輻射強度簡直超乎想象,都不知超出了多少倍。

甚至連傑頓,都開始感覺渾身開始有一點燥熱了起來,敏感的神經像是被無數細小的電流不斷撩撥。

很明顯,他已然置身於一個強輻射的環境之中。

倘若說地表的適量輻射恰好處於一個對普通地球生物生長有益的平衡點,那麼此處強烈的電離輻射對於正常生物而言,無疑是致命的。

但是傑頓作為來自宇宙的生物,對輻射本就有著較強的耐受能力。

可即便如此,他都能清晰感受到此處輻射的威力,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幾乎等同於太空中毫無緩衝的太陽磁暴所釋放出的輻射強度。

那種隱隱的撩撥感,不僅是傑頓過於敏銳的感知神經受到衝擊的體現,更多的是自身**開始遭受輻射影響的一種反饋。

傑頓下意識地轉頭看向一旁的金剛。

金剛嚴格來講,也應該算是地球生物吧。

隻見金剛也開始不由自主地抓撓自己的身體,不難看出,它同樣受到了這惡劣環境的影響。

顯然,即便金剛已成長至如此強大的程度,在尚未掌握泰坦生命吞噬輻射能這種特殊能力之前,也難以長時間忍受這般特殊的環境。

這裡,正如同傑頓之前所認知的眾多生命禁區一樣,已然完全超出了正常生物能夠忍耐與生存的極限。

然而,這個傳奇宇宙總有它的與眾不同之處。

畢竟這可是有地心世界的地球

即使是在人類記憶裡的世界,地心論也都不是什麼鮮為人知的學說。

在早期科學研究尚未達到一定深度之時,不少科學家便曾提出過這樣的猜測。

傳奇宇宙的地球空心論不再是虛無縹緲的猜想,而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當然,地球是否空心是一回事,實際上,多數人也認同,即便在地殼與地幔之中,由於地質結構的不均勻出現一些空洞實屬正常,可這些地方絕無可能存在人們臆想中適宜生命棲息的優良環境。

相反,高溫與高輻射環境或許纔是這裡唯一的真實寫照。

呈現在傑頓眼前的外部環境,確實與這種論斷相契合。

除了強烈的高能輻射,對紅外線敏感的傑頓,還清晰地察覺到了環境溫度的變化。

而且,越是朝著深處探尋,熱源反應就越發明顯。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個本應是生命絕地的地方,實則並不荒涼。

不知曆經了何等神奇的演化過程,才造就了眼前這般如夢似幻的奇景。

原本,在陽光完全無法穿透的地下空間,若溫度未達到岩漿蔓延並散發出紅光的程度,理應是漆黑一片。

而倘若整個環境都充斥著岩漿的高溫,生物絕難在此生存。

但此刻,傑頓眼前呈現的卻是一幅佈滿星星點點光芒的場景。

猛地一看,還以為是熒光石頭。

總不能是因為某種礦石導致的輻射加劇吧??

直到走近了,才能看到石壁上一層層晶瑩剔透的小型發光源的真實麵貌。

自發光生物,這種生物在地球上的一些幽暗區域並不罕見,比如同樣暗無天日的深海之中。

可在此處地下空間,自發光生物的密集分佈程度卻達到了令人驚歎的地步。

我嘞個自帶輻射源的生物啊!

傑頓不禁暗自驚歎。

就在這個最接近地表、堪稱地下空間最邊緣的區域,大量發光生物所散發的光芒,已然達到了地表世界晴朗天氣裡圓月懸空時的明亮程度。

以傑頓的視力,在這樣的光照條件下,視野幾乎與白天毫無差彆。

環顧四周,整個地下空間都被一種近似青白的光芒所籠罩,而這些光芒的來源,涵蓋了洞窟的上下左右各個方向。

主要由一些發光真菌、地衣以及其他形態奇異的微小植物共同構成的生物群落,散亂地分佈在洞窟的每一處內壁。

若將視線沿著甬道一路延伸,便能清晰地分辨出,這些緊貼地下空間內壁生長的生物群落愈發密集,直至幾乎覆蓋了每一寸可供附著的空間。

隻要沿著甬道繼續深入,周圍的空間便會迅速開闊起來,而更為廣闊的空間必將展現出更為神奇和壯觀的景緻。

不過,即便僅著眼於眼前這片處於邊緣地帶的生物群落,也足以讓人想象此處生態環境的複雜程度。

並且,這種對於地下生命而言堪稱“極端”的邊緣環境,或許更能一些更為根本的問題。

那就是這片生態環境的生產者在哪兒?

就如同傑頓曾經見識過的眾多深海熱液噴口區生態係統一樣,要構建一個哪怕最為簡單的生態係統,最為關鍵的因素便是作為整個係統根基的“生產者”角色。

這章冇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冇有“生產者”作為基礎,所謂的生態係統便如同無本之木,失去了最底層的基石,整個係統也就無從談起。

從目前所觀察到的情況判斷,以這些生長在洞壁上的發光生物的豐富程度和覆蓋範圍來看,它們作為“生產者”似乎是順理成章的。

畢竟,在一個封閉且穩定的生態係統中,“生產者”的生產速度必須大於“消費者”與“分解者”,覆蓋範圍也理應更為廣泛,否則整個生態係統將會因此而崩潰。

然而,“生產者”作為生態係統的基礎,它們能夠繁衍生息、供養整個係統的上層結構,並非無本之木。

最直接的問題便是:這些真菌、地衣以及看似相對原始的植物,究竟依靠什麼生長?

看這裡的環境,總不可能是光合作用吧。

這裡的光源也是這些生物自帶的,並冇有其他與地麵環境相通的地帶。

無儘能源?

告訴賽爾號,我們找到了!

當然這隻是玩笑。

這裡既不像地表世界,有亙古不變是恒星光芒給予滋養。

也不像一些地底或是海洋深處的熱液噴口區,有從地底源源不斷湧出的硫化氫可供氧化分解。

至少傑頓並未聞到那種特殊的刺激性氣味。

而且通過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機物的方式,似乎也難以具備足夠的效率來支撐如此複雜的生態係統。

但隻要思索“生產者”存在的根本價值——通過各種方式將環境中的無機物和能源轉化為自身物質,構成整個生態係統最基礎的物質來源就很顯而易見了。

整個地底空間環境中最為豐富的外界能源,不正是那強烈到連傑頓都難以忍受的電離輻射,以及來自地底深處的高溫嗎?

隻是,其中的難題在於,輕微的電離輻射便能對正常生物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而高強度的電離輻射更是能夠直接破壞生物體的構成基礎,乾擾細胞的生命活動週期,破壞DNA分子,甚至導致細胞直接死亡。

這樣的所謂“能源”,似乎隻會帶來破壞,而非生命生長的原動力,其可怕程度甚至遠超地表之上的那些生命禁區。

然而,這裡畢竟不是普通的世界。

或許,在這個殘酷的環境中,偶然間誕生了一種或幾種原始單細胞生物,它們奇蹟般地適應了周圍環境,並在漫長的時光中,生存、繁衍,進而進化出了一個以此為基礎的神奇生態環境。

所有在此生存的生物,或許都具備某種對抗輻射損傷的獨特方法,比如某種對抵抗輻射的同時,還包含著基因的保護和修複機製?

傑頓不禁思索,這個世界的那些傳奇泰坦,是否也正是因為擁有強大的基因保護和修複手段,才擁有近乎無窮無儘的自然壽命呢?

倘若真如他所猜測的那樣,在這個地底空間之中已然構建了一種以地熱和強輻射為基礎能源的神奇生態係統,那麼對於傑頓來說,這種提取輻射力量的能力,就更值得自己去探尋獲取了!

那種能夠適應高輻射、高熱度環境的生物特性。

畢竟,既然能夠形成如此獨特的生態,那麼這種機製必然在漫長的時光磨礪下達到了某種相對完善的程度。

而這種高效吸收的能源密度,或許正是巨型生物得以存在和生存的最根本原因。

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產效率遠不及光合作用,所以在地表世界,以光合作用為基礎的生態環境占據主流,由此發展出的生物個體複雜程度和體型也遠超前者。

而強烈的電離輻射,在能源密度上相較於跨越遙遠距離抵達地球的太陽光,不知要超出多少倍。

以此為基礎構成的生態係統,也就具備了供養出更加巨型生物的可能性。

這麼一想,這個宇宙,足以誕生出泰坦巨獸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一種奇蹟啊!

眼前這個已然構建得無比完備的生態係統,簡直就是一座蘊含無儘奧秘的寶藏。

不僅能夠讓其中的生物巧妙適應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強烈輻射環境,還能將輻射能源加以利用,催生出的可不單單是一種,而是多種體型龐大的巨獸。

而傑頓自己,雖說自身也是身形高達百米級彆的巨獸。

然而,他的這般強大更多是得益於百特星人生物兵器改造技術,並非源於自然條件下的優勝劣汰與進化選擇。

這種外力塑造固然強大,但是若是結合泰坦宇宙的特性也許能更進一步!

而此刻,眼前這個獨特的生態係統宛如一扇通往全新力量領域的大門。

倘若他可以將這個宇宙中如此特殊的規則研究得透徹入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說不定就能夠挖掘出更為強大的力量源泉。

百利而無一害啊!

喜歡奧特:傑頓怎麼跑到諸天去啦?請大家收藏:()奧特:傑頓怎麼跑到諸天去啦?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