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女總裁的鹹魚保鏢 第42章 技術部的掃地僧
“深藍盾牌”專案組的燈,連著亮了三個通宵。白板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公式,邊角被咖啡漬浸得發皺,幾個工程師圍著螢幕爭論,聲音壓得低卻透著股興奮——自從按蘇臨隨口提的思路改了模型架構,異常行為識彆準確率直接飆了十個百分點,連邊緣裝置的載入速度都快了一倍。
隻是最初,沒人真把蘇臨當回事。演算法組長老張私下跟人嘀咕:“一個天天在總裁辦公室喝茶的保鏢,能懂什麼時序卷積?說不定就是碰巧蒙對了。”年輕的工程師小周也跟著點頭,手指飛快敲著鍵盤:“就是,咱們熬了半個月才摸透的模型,他看一眼就能提建議?不太可能。”
這話沒說幾天,團隊就卡了殼。新的場景適配測試裡,模型誤報率突然居高不下,老張帶著人試了七八種優化演算法,連最複雜的注意力機製都用上了,螢幕上的曲線還是像條沒力氣的毛毛蟲,爬不上去。小周盯著螢幕,頭發抓得像雞窩,桌上堆著三個空能量飲料罐,程式碼裡標滿了紅色注釋,越看越煩躁。
“砰”的一聲,他把滑鼠往桌上一摔,引得周圍人抬頭。就在這時,走廊裡傳來慢悠悠的腳步聲——蘇臨手裡捏著根沒吃完的冰棒,包裝紙揉成一團攥在手裡,大概是剛從樓下便利店回來,腳步晃悠悠的,像在逛自家後院。
他路過專案組辦公區時,原本沒打算停,卻被小周摔滑鼠的動靜吵得皺了皺眉。目光掃過小周的螢幕,停留了兩秒,嘴裡漫不經心地嘀咕了一句,聲音不大,剛好飄進附近幾個人耳朵裡:“資料喂不飽,光改灶台有什麼用?源頭的水都是臟的,下遊再濾也白搭。”
說完,他沒停步,揣著冰棒繼續往前走,背影很快消失在走廊拐角。
小周僵在椅子上,手指懸在鍵盤上沒動。過了幾秒,他猛地瞪大眼,抓起滑鼠點開資料預處理模組——螢幕上跳出的日誌裡,密密麻麻全是未標注的噪聲資料,有些標注甚至前後矛盾。他之前光顧著改模型,竟把最基礎的資料清洗給漏了!
“我靠!是資料的問題!”小周猛地一拍桌子,差點碰倒手邊的咖啡杯,聲音大得整個辦公區都靜了一瞬,“咱們得重新定標注規範,把臟資料全篩了!”
老張湊過來看了一眼,也跟著拍大腿:“對啊!我怎麼沒想到這個!之前光顧著優化結構,把源頭給忘了!”周圍的工程師瞬間圍過來,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剛才的沉悶一掃而空。
這一次,沒人再提“巧合”兩個字。
幾天後,技術總監李明揣著份技術文件,繞了三圈纔在顏如玉辦公室角落找到蘇臨。蘇臨正窩在沙發上,手裡翻著本泛黃的舊書,李明小心翼翼地把文件遞過去:“蘇先生,您看咱們這個新的特征提取模組,總覺得差點意思,您能不能……”
“我就是個保鏢,懂什麼技術。”蘇臨頭都沒抬,直接把文件推了回去,語氣沒半點客氣。李明也不氣餒,嘿嘿笑了兩聲,把文件放在旁邊的茶幾上:“那您要是有空了,隨便翻翻也行,就當解悶。”
自那以後,李明總愛“創造機會”。午休時故意讓團隊在走廊討論技術難點,聲音拔高幾分;把寫得不夠完善的程式碼投影在公共螢幕上,還特意調整角度,確保蘇臨路過能看見。偶爾蘇臨心情好,或者實在被吵得煩了,會停下腳步,皺著眉丟一句:“特征維度冗餘了,剪一半試試”“損失函式權重沒調好,側重錯了”。
就這麼一句話,往往能讓整個團隊少走幾天彎路。
漸漸地,技術部的人見了蘇臨,眼神都變了。有人偷偷在茶水間說:“上次我除錯了三天的bug,蘇先生路過看了一眼,說‘迴圈條件寫反了’,我改完立馬就通了!”還有人壓低聲音:“你們說他是不是以前在矽穀待過?不然怎麼懂這麼多?”不知是誰先提的,“掃地僧”這個外號,悄悄在技術部傳開了。
這些話傳到顏如玉耳朵裡時,她正看著窗外。技術部樓層的燈還亮著,隱約能看見人影晃動。桌上放著一枚舊書簽——是蘇臨上次忘在這兒的,邊緣磨得發亮,上麵畫著個簡單的齒輪圖案。她想起蘇臨偶爾說的話,比如“以前搗鼓過點小東西”,比如“演算法這玩意兒,跟解
puzzle
差不多”,可這些模糊的話,根本勾不出他真實的樣子。
他像藏在霧裡的山,露出來的幾處矮坡,已經讓技術部的一群天才頂禮膜拜。那霧後麵的全貌,到底藏著什麼?他留在自己身邊,真的隻是為了那三千萬年薪嗎?
顏如玉指尖輕輕劃過書簽上的齒輪,心裡的疑惑,像投入湖麵的石子,漾開一圈比一圈大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