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帶球跑,四年後孩親爹找來了 第74章 初露鋒芒
“你還敢他孃的!我他娘!”杜方海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控訴著沈予歡,郭主任忍無可忍的爆了粗口,箭步上前直接踹了一腳杜方海。
杜方海吃痛,整個人都懵了:“您這是在乾嘛?”
“我這是在乾嘛?你都要害死病人了,你還問我這是在乾什麼?”郭主任氣得額頭青筋暴起,這麼基礎的知識杜方海竟然不知道,他差點就害死一個人的命了!
“啊?”杜方海和林香君這對死對頭聽到郭主任的話都驚呆了,第一次這麼有默契地異口同聲。
杜方海一臉懵。這怎麼可能?他真開錯了?
林香君更是震驚,沈予歡真的說對了?
“沒用的東西!我都不知道你的醫術竟然這麼差,怪不得我們科室的病人越來越少!我隻當是大家都跑去看西醫了,但奇怪的是彆的醫院中醫科也沒有那麼少人啊!原來原因都出在你們這兩個庸醫身上了!”郭主任氣得額頭青筋暴起。
他一直知道底下的這兩個醫生醫術不算好,但沒辦法,那混亂的十年讓國家丟失太多人才了,中醫人才尤其少,很多中醫水平都差不多。
杜方海和林香君雖然不是頂尖,但好在在水平線,再加上這麼多年來,也算是相安無事,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
但真的相安無事嗎?在他不知道的時候,是不是也出現過類似的事情?
“我回頭再跟你們算賬!”郭主任怒斥道,轉頭看向沈予歡時,臉色好了很多,又有些尷尬:“……你叫什麼名字來著?”
沈予歡有些無奈:“我叫沈予歡。”
“予歡啊,”郭主任和藹地叫她的名字,親切地問:“那個病人呢?”
“我讓他在大廳等著了。”
“那你趕緊把他叫過來,我再給他看看。”郭主任說。
“好。”沈予歡起身去把那位老人家叫了過來。
老人家腳步有些遲緩,一邊咳嗽一邊走進來,神色帶著一絲惶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反複看病那麼多次。
不過得知郭主任是個主任,還是免費給他看,他也樂意配合。
郭主任摸著老人家的脈搏,又看了看他的眼睛和嗓子,麵露凝重。
他拿出病曆本,正打算再開一張藥方,忽然想起什麼,轉頭看向沈予歡:“予歡,你過來一下,你來看看這個老人家。”
門外,杜方海和林香君一人扒著一邊門框,看得目瞪口呆!
沈予歡有些意外,很快反應過來這是自己的機會,立刻上前道:“好啊,我要是做不到位的地方,您給我指導一下!”
“好!”
沈予歡的檢查流程和郭主任差不多。檢查完後,郭主任立刻將麵前的藥單推到沈予歡麵前,沈予歡接過藥單,拿起筆伏案寫藥方。
郭主任湊過去看。
沈予歡沒將上輩子那狂草的字型搬過來,寫得端端正正的,令人賞心悅目。
郭主任一邊看著,逐漸露出讚揚的神色。
沈予歡寫完藥方,遞給他:“郭主任,您看看我寫的藥方。”
“我看過了,非常好!有些搭配我都沒想到呢
”郭主任笑嗬嗬地說,將藥方遞給老人家,讓他去抓藥。
沈予歡見狀就站起來道:“我去給他抓藥。老先生,您等等我。”
“予歡,你等等,不用你去抓藥,我有話要問你,”郭主任連忙喊住沈予歡。
郭主任是個好人,但是性格暴躁,門外的杜方海和林香君跟他共事多年,都沒聽到他發出過這麼溫柔的語調。
“那就沒人給老爺子抓藥了……”
“有人抓!”郭主任笑嗬嗬地說,扭頭朝外怒吼:“杜方海,你給我去抓藥!”
杜方海被這突如其來的怒吼嚇了一跳,又難以置信。
那個新來的,她真的會醫術?
她開的藥方連郭主任都認可?
林香君也難以置信,呆滯在原地。
那老爺子從辦公室出來,看到他們鬼鬼祟祟、目瞪口呆地站在門外的樣子,更覺得迷惑了。
他不會是來錯地方了吧?這些醫生怎麼神經兮兮的?陽光醫院好歹也是個大醫院呐!
砰!
郭主任辦公室的門猛地被關上了,差點沒碰到杜方海和林香君的鼻子。
“兩個混賬!”郭主任怒氣衝衝地說,轉頭對上沈予歡,又變臉似的,瞬間揚起了笑臉。
他一邊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後麵坐下,一邊招呼沈予歡:“來來來,予歡,你坐下,我們聊聊。”
沈予歡失笑,在郭主任的對麵坐了下來。
“你是怎麼知道麻黃的劑量有問題的?”郭主任含笑問道,眼睛緊盯著沈予歡。
“我看出來的。”沈予歡說,她從來沒有想過要隱瞞自己會醫術的事實。
“你懂醫術?”郭主任追問。
“對的,我學過醫術,我爺爺是赤腳醫生,我在他身邊長大的。”沈予歡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我爺爺雖然隻是赤腳醫生,但他的醫術非常好,據說他年輕的時候拜了個太醫為師。而且我很喜歡看書,看過很多醫書。”
沈予歡這話半真半假。
沈爺爺其實醫術並不好,他也沒有拜過太醫為師,隻是在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一個因封建王朝破滅回鄉養老的老太醫。
老太醫沒有家人朋友,因為時代的特殊,他也沒辦法將他從宮中帶回來的醫書捐獻給國家,又不願意讓這些醫書消失於世間。
所以在他臨死之前,他將那些醫書托付給了在他看來能夠信任的沈爺爺,讓沈爺爺有機會將這些東西捐獻給國家或者是有用的人,將祖宗們流傳下來的智慧繼續傳遞下去。
沈爺爺將那些醫書藏於家中,出於好奇翻看了幾本,學了點皮毛,就做了村裡的赤腳醫生。
“真的?”郭主任驚喜地問道:“那我考考你?”
“可以的。”
郭主任從抽屜裡拿出一本《中藥學》,翻開一頁,指著上麵的藥材問道:“這是什麼?”
沈予歡看了一眼,回答道:“這是黃芪,性溫,味甘,歸肺、脾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效。”
郭主任點了點頭,又指著另一味藥材:“這是什麼?”
“這是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通便的功效。”
郭主任微微一笑:“那你知道黃芪和當歸一起用,有什麼作用嗎?”
沈予歡想都不用想:“黃芪和當歸一起用,可以補氣養血,常用於氣血兩虛的患者。比如在治療貧血、產後虛弱等症狀時,這兩味藥經常搭配使用。”
郭主任挑了挑眉:“中醫的‘四診’是什麼?”
“中醫的‘四診’是望、聞、問、切。望診是觀察患者的麵色、舌苔等外在表現……切診是通過把脈來判斷患者的病情。”
“中醫的‘八綱辨證’是什麼?”
沈予歡回答道:“中醫的‘八綱辨證’是表裡、寒熱、虛實、陰陽。通過這八個方麵來判斷患者的病情,從而確定治療方案。”
郭主任麵色逐漸認真起來,坐正了身體:“那你能舉個例子,說明如何運用‘八綱辨證’來判斷病情嗎?”
沈予歡說:“比如一個患者,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根據這些症狀,我們可以判斷……所以,治療時應該用解表散寒的方法,比如用麻黃湯。”
郭主任目光逐漸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