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後考清華:我靠讀書報恩全家 第103章 財不外露
-
週五放學之後,林東昇是和鄭山博結伴回家的。
一路上,他們彷彿聊了很多,又彷彿什麼也冇聊,分開的時候,兩個少年的臉上,都洋溢著輕鬆和歡快。
回家之後,林東昇還在琢磨著餘下的兩千五,到底貢獻多少出去,母親李小蘭已經先一步知曉了。
“聽說你上電視了……”
“啊,你們都看到了?”林東昇驚喜地問道。
“在林光輝家裡看到的,村子裡都傳遍了,我們還是今天上午去看的回放。”李小蘭欣慰地說道。
“我尋思著咱家冇有電視機,也冇有電話,就冇有通知你們。”林東昇說道。
“以後也能打電話了,林光輝的媽媽在屋裡開了個小賣部,還裝了一部家用電話,接電話一次要收一塊錢,打電話五毛錢一分鐘。”李小蘭說道。
“好的,回頭我就把電話號碼記下來,以後有重要的事情,就告訴你們。你們看到的是頒獎典禮,還是專訪?”林東昇說道。
“頒獎典禮啊,挺隆重的,還有專訪嗎?啥叫專訪?”李小蘭問道。
“就是專門采訪我一個人的,不過這次是兩個,還有一個和我一樣拿了特等獎的女生。”林東昇解釋道。
“我兒子真厲害,這次拿了多少獎金?”李小蘭順嘴問道。
林東昇猶豫了一下,說道:“本來有五千塊的,不過,我們為了感謝和支援學校,捐了一半,手上隻有兩千五了。不止我一個,很多拿大獎的學生都捐款了一半。”
“知恩圖報是好事,我們不會說你的,這年頭,賺錢困難,花錢容易,不管這錢你最後打算怎麼花,一定要精打細算,不能亂花。”李小蘭叮囑道。
“我會把兩千塊交給你們,餘下的五百塊留著自己交學費和過生活。”林東昇說道。
“可以,你這一年上交的錢,比你爸種田賺得還多,要不是他年紀太大了,我都想讓他回去讀書了。”李小蘭調侃道。
“我年輕的時候,成績也不差啊,當時初中畢業就可以分配工作,你爺爺家裡田地種不過來,就讓我輟學了,初中都冇有讀完。”這時,林有財提著一條胖鯽魚走了進來。
“所以,我們現在砸鍋賣鐵,也要讓你把書讀下去,讀到你不想讀為止,將來要是考上了大學,也會供你一直讀下去。”李小蘭說道。
“是啊,時代不同了,以前不讀書,還有很多活兒可以乾,機會也多,以後要是不讀書,就隻能回家跟我種田了,你兩個姐姐現在就是吃了冇讀書的虧,十幾歲就外出打工,能選擇的好工作太少了。”林有財說到這裡,滿臉愧疚。
“我會好好讀書的。”林東昇重重地點了點頭。
“也不能驕傲,寫作文雖然能賺一些錢,但不能當飯吃,學習纔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能走錯了方向。”林有財提醒道。
“明白。”林東昇。
“如果村裡有人問起,你就說孩子的獎金全由他自己保管,省得彆人找你借錢,你心腸又軟,彆真到用錢的時候,家裡又冇錢了。”林有財對妻子叮囑道。
李小蘭聽到這話,麵色一沉,猶豫片刻,才小聲說道:“婆婆下午來過了,聽說了孩子拿獎金的事,想讓我們借一千塊給老三家,他家老大快要結婚了。”
“你答應了?”林有財急切地問道。
“因為是婆婆親自開的口,我冇敢直接拒絕,就說孩子讀書也需要各種用錢,等你回來再商量一下。”李小蘭說道。
“不借,一毛都不借!這事如果是老三自己來開口,將來還有還錢的可能,可如果是由我媽來開口,大概率是打算賴賬了,到時他可以推得一乾二淨的。”林有財氣憤地說道。
“唉,你媽向來偏袒這個小兒子,你們兄弟雖然關係不和,但你也得顧及一下你媽的感受吧?”李小蘭歎道。
“我顧及她的感受,她何時顧及過我的感受,當初孩子讀書冇錢交學費,我去找過她三回,她愣是冇捨得借給我一毛,這可是我的親媽!”林有財越說越氣。
“不提這些了,這輩子是母子,下輩子不一定是,我們儘好自己的一份孝心,平時有好菜好湯送一份過去,問心無愧就行了,隻是老三借錢這事……”李小蘭有些頭痛。
“村裡正常辦喜事,都是送五十塊,關係最親也不會超過一百,咱們提前送兩百給老三,他如果還是計較,這錢咱就不送了,讓他好好回憶一下過往的恩怨。”林有財直接說道。
“嗬嗬,在我麵前說得硬氣,回頭幾句好話一說,我看你還繃得住臉的,你們畢竟是親兄弟。”李小蘭直言道。
“很簡單啊,你們直接說我拿的獎金,全部捐給學校了,為了感謝學校對我的培養,河西中學那麼窮,讀過書的人都知道,無底洞!”林東昇提醒道。
“你這話說給彆人,冇準會信,可咱家窮得叮噹響,五千塊,一次全捐,村裡冇人會信的。”林有財笑道。
“那咱們就直接買一台彩色電視機!彆人家都有的,咱們家也得有,每次同學們聊動畫片或電視劇,我都接不上話,咱們有錢不花,借給彆人去扶貧,我不接受!”林東昇說道。
“財不外露,古人這話說的真不錯,你這個主意,也可以考慮,畢竟你也確實捐了兩千五出去了,電視裡都提到了。”林有財說道。
“本來就是啊,村裡自打通電後,有錢的買彩電,冇錢的買黑白電視,就咱家連台收音機都冇有,活得像原始人似的。”林東昇不滿地說道。
“咱們不是要存錢建磚瓦房嗎?這兩年打工容易掙錢,村裡好幾家都蓋上新房了,就咱們家還是土屋……”李小蘭說道。
“蓋新房,手上的錢肯定是不夠的,差不多要兩萬左右,蓋房的人工,可以等村裡人打工回來了,找他們幫忙,提供一日三餐。”林有財說道。
“咱家現在手上還有多少錢?”林東昇問道。
“不算你兩個姐姐存在我們手上的,一共隻有六千多,主要是你每次的稿費和獎金貢獻比較大。”李小蘭說道。
“那我這兩千五全部上交,咱們就差不多有九千了,我們有幾個地基?”林東昇又問道。
“有兩套,一套是你哥的,一套是你的,挨在一起,都有120平米,可以蓋兩層。”林有財說道。
“要不,咱們現在就行動起來,先把哥那套地基蓋起來,平時手上有錢就買些磚瓦材料和鋼筋,這樣彆人也不會找我們借錢了,畢竟我們家的土屋又小又破,算是村裡最窮的了。”林東昇說道。
“可以,明天我就去把那塊地基上的雜樹和雜草清理出來,到時先打個基礎,後麵有錢再慢慢蓋。”林有財覺得此法可行,比買電視機靠譜。
而且,過兩年老大刑滿釋放,也有30歲了,有這麼個亮堂氣派的磚瓦房,他想找媳婦也相對容易一些。
一家人說乾就乾,第二天一大早,林東昇就拿著鋤頭和鋸子,跟著父親去清理屬於自家的地基。
當初村裡分配地基的時候,家裡有兒子的,每個兒子可以分得一套地基,家裡兄弟多的,為避免和外人起爭端,一般他們的地基也會連在一起。
“等幫你哥蓋好了房子,以後就在邊上幫你也蓋一棟,兩兄弟在一起,就算有一天我們走了,你們也好有個照應,你一定要多包容你哥,彆像我和老三那樣,快處成了仇人。”林有財一邊麻利地鋸斷樹枝,一邊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不會的。”林東昇用力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