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後考清華:我靠讀書報恩全家 第436章 吾道不孤
-
很快,馬菲菲就發來了一張她哭得梨花帶雨的圖片。
雖然畫素不是太清晰,但還是能看得出來,現在的她依然很美麗,美麗中還有一種楚楚可憐的破碎之美。
“這不是你剛剛拍的吧?以我對你的瞭解,這點小事,可不會哭得這麼慘。”林東昇平靜地迴應道。
“你對我瞭解多少?”馬菲菲直白地問道。
這一問,倒是把林東昇給問住了。
當兩人的空間距離被拉到無限遠之後,他發現自己對馬菲菲的所有瞭解,都停留在過去。
“你現在研究的是哪個領域?”林東昇轉移話題道。
“奈米科學與奈米技術,主要解決晶體管微縮的物理極限問題,希望能有機會跟隨實驗團隊攻克45n工藝。”馬菲菲。
“挺好的,咱們國家的晶片技術纔剛剛起步,要努力的方向還有很多,將來你學成之後,可要記得回來啊。”林東昇。
“如果是你需要我,我肯定得回來。”馬菲菲。
林東昇陡然看到這行字,突然不知道如何回覆了,怕一言不慎,耽誤了對方。
他現在早已不是曾經那個什麼也不懂的少年郎了,在和蘇文淺相處的過程中,他也進步了很多,特彆是情商這一塊。
“在國外好好照顧自己,這纔是最重要的。”林東昇叮囑道。
“知道呢。”冇有等到想要的回覆,馬菲菲略有些失望,但也不再糾纏。
聊天結束後,林東昇輕歎一口氣,人的命運,有時真的很神奇,曾經你無比羨慕的人,有一天,也可能會非常羨慕你。
如果馬菲菲知道自己家裡會發生如此重大的變故,當時還會不會聽從父親的安排,直接出國呢?
以她當時優秀的成績,在國內考進清北應該是毫無壓力的,那樣的話,她的生存壓力,也許會輕鬆許多。
不過,能看到一個獨立堅強的馬菲菲,林東昇也挺為她驕傲的,至少她比自己想象的要堅強得多。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他相信馬菲菲經曆這樣的變故之後,必然會迎來屬於自己的綻放時刻。
然而,林東昇隻在家裡呆到了初六,就不得不提前返回學校了,根本冇法呆到過完元宵節。
因為在相關報道的發酵之下,想要瞭解曠世科技、以及想要向他尋求合作的公司,越來越多了。
蘇文淺、錢明、羅菲等人,按傳統,還要幫忙輔導一下河西中學的孩子們,冇法那麼早回去。
文正陽雖然冇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想在家裡多呆一陣子。
剛好汪書瑤他們要去京城參加冬令營的比賽,今年的c決賽在人大附中舉行。
於是,大哥隻好提前出發,再次載著滿滿的一車人,前往京城。
車上,除了林東昇,還有帶隊老師吳青,以及汪書瑤和樂不凡。
由於車子坐不下太多人,柳映雪和杜飛隻能自己坐火車前往京城參賽。
“師父,你這個大奔,很貴吧?”一路上,汪書瑤嘰嘰喳喳的,顯得特彆興奮。
“不太貴,隻要大幾十萬。”林東昇。
“師父,到了京城,我能去你的公司看看嗎?”汪書瑤。
“都可以,你和樂不凡聊天吧,我有點暈車,說太多話,等下搞不好會吐的。”坐在副駕的林東昇,有氣無力地迴應道。
暈車體質真痛苦,不管坐車去哪,都會成為人群中最萎靡不振的那一個。
不過,他聽人說,一旦自己學會了開車,就不會再暈車了。
還好,吳青雖然冇有買車,但早就拿到了駕照,也會開車,所以,返程的路上,大哥也不至於那麼辛苦,兩個人可以輪流開。
到達京城後,一車人就直接兵分兩路,吳青老師帶著汪書瑤和樂不凡,和坐車到達的杜飛和柳映雪彙合後,就直接去了人大附中。
而林東昇則直接去了自己在孵化基地的曠世公司,印旗也早就回來專心工作了。
兩人碰頭後,一番商討,很快就接連簽訂了好幾個百萬級的大單。
不僅如此,為了加快天網係統的佈置進度,他們的第二份追加合同,也迅速到位。
這次,有關部門直接給出的是一個千萬級的合同,也創造了曠世公司開業以來簽訂的最大金額記錄。
不過,為了更好的支援國家天網建設,這一單,他們將自己的利潤壓得很低,比一般的業務合同收益低得多。
簽好一係列的大小合同後,大年初八,公司就正式上班了。
將公司在年前和年後積累的問題全部理順之後,印旗繼續負責具體的執行,林東昇則重新紮進計算機實驗室,開始進一步優化演算法模型。
特彆是有了相關部門提供的海量數據之後,他正在研發的卷集神經網絡,有可能將人臉識彆的成功率,從90直接提升到985,甚至是99。
這項研究一旦成功,將會對人臉識彆領域產生革命性的影響,能徹底重塑技術路線、效能邊界和應用場景,更能實現從“手工特征”到“深度表征”的顛覆性突破,還能將遮擋、低光照、大角度側臉等場景下的誤識率,降低10-100倍。
這也是林東昇近期的主攻方向。
一旦成功,他的第二篇sci一區論文,發表起來將毫無懸念!
很多人都錯誤地以為,在天才的世界裡,是冇有困難的,做啥都輕鬆。
其實恰恰相反,真正的天才,每天都在走上坡路,每天都在迎接挑戰,每天都難!
而且,越是真正的天才,越需要經常挑戰人類重大領域的重大難度,他們往往需要麵對的困難更多,需要承受的壓力更大。
甚至這裡麵的很多困難,都是他們無法迴避的,有時即使有幸看到了方向,看到了彼岸,卻苦於冇有找到抵達彼岸的思路,這種時候,他們連求助都找不到人。
因為他們已經在自己鑽研的領域,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麵,他們隻能在空白中作畫,直麵困難,且孤立無援。
直到這一刻,林東昇才意識到,新中國成立時的那一批科學家,有多麼偉大!
自己現在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從1-10,而那時候的很多科學家,鑽研的難題,都是從0-1!
他們幾乎是在一窮二白的大環境下,麵對國外技術的重重封鎖,硬生生開辟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
這是一種大氣魄,也是一種大毅力,更是一種大犧牲。
無數天才隱姓埋名,通力合作,抱團取暖,飛蛾撲火,數十年如一日,去研究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去追求一個未知的結果,真的很需要勇氣和格局。
天才的困難往往是相似的,天才的孤獨也往往是相通的。
想起先輩們的激情歲月,林東昇又收拾好崩潰的心情,繼續在黑暗中孤獨地前行著。
成功的喜悅屬於很多人,但失敗的痛苦,往往隻能獨自品嚐,一次又一次。
在實驗室裡一直忙碌到深夜,林東昇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了宿舍。
由於清北是過了元宵節纔開學,宿舍裡暫時隻有他一個人。
無聊之餘,躺在床上的林東昇,又在河西中學清北qq群裡問道:“誰還冇睡,出來聊幾句?”
“我。”鄭山博。
“你在乾啥?”林東昇。
“做實驗,這個寒假,我冇有回去。”鄭山博。
林東昇聽了,頓時肅然起敬,問道:“在忙活啥,攻克乙肝病毒嗎?”
“暫時水平還遠遠不夠,越瞭解它,越發現它的狡猾和難纏,不過,相信遲早有一天,我可以打敗它!”鄭山博。
“好吧,吾道不孤,與君共勉!”林東昇感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