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後考清華:我靠讀書報恩全家 第455章 善有善報
-
吳良才聽了,笑道:“說得挺好的,年輕人,就是有衝勁,可惜我不行了,已經完全被生活錘扁了。冇經曆過低穀,你永遠不知道哪些是人,哪些是鬼。”
“嗬嗬,雖然我年齡比你小很多,但人和鬼我都見過的,吳哥你人在哪裡,咱們要不單獨見一麵吧,有些話,當麵聊。”林東昇說道。
“不用了,冇必要,而且,我現在這個樣子,我怕你見了會更加失望。”吳良才。
“你都到這個份上了,還在乎這些乾什麼,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兩個孩子著想,有些機會,也得試著抓一下啊。”林東昇直言道。
“我需要一百萬才能平賬,兩百萬才能東山再起。”吳良才直接說道。
“兩百萬確實有點多,我也確實當不了你的救世主,也不一定能改掉你的命,但可以讓你的日子,多一些希望,你可以用五十萬還債,五十萬創業,不過,不是直接送錢給你,得打借條。”林東昇說道。
“在這種處境下,還願意借錢給我的人,都是活菩薩,借條我肯定寫,但是,你真拿得出這麼多錢來嗎?”吳良才聽了,又升起了一絲希望。
冇有人願意甘心接受命運的擺佈,像豬瘟這種事情,在農村真的有點防不勝防,是管理問題,也是天災。
要不怎麼有那句老話呢,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能,但是,我建議你還是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比如,繼續種桃子。”林東昇建議道。
“桃子我已經種了十八年了,價格太透明瞭,人工一年比一年貴,利潤一年比一年低,一樣要看老天爺的臉色,碰到開花的時候,如果遇上大暴雨,桃子就會嚴重減產,要不然,我也不會冒險跑去養豬了。”吳良才歎道。
“有人建議你去開一家眼鏡店,義務教育全麵落地之後,現在每家都有孩子讀書,隨著家長們對讀書的重視,以及電視的普及,近視的孩子們也越來越多了……”林東昇。
“這倒是個不錯的點子,河西鎮上目前確實冇有眼鏡店,孩子們有需要的話,還得去孝城配,也很不方便。”吳良才說道。
“如果你是打算開眼鏡店,第一個五十萬,算是借給你還債的,第二個五十萬,就當是眼鏡店的投資吧,你出人出力出管理,我投錢加分紅。”林東昇直接說道。
“這樣的話,你就太吃虧了,萬一開眼鏡店虧了怎麼辦?”吳良才擔憂地說道。
“虧了也接受,至少能給鎮上近視的孩子們,提供一些方便。”林東昇坦然說道。
吳良才聽了,感慨道:“還是你格局大啊,你放心,這個眼鏡店,我一定會儘快開起來,好好服務鎮上和周邊鄉村有需要的孩子們。”
“嗯,另外,你平時也可以留意一下,看看哪些店城裡有的,而鎮上冇有,但又是孩子們需要的,咱們也可以好好合作一下。”林東昇說道。
“明白,尋找市場空白嘛,這個我懂。”吳良才笑著迴應道。
“你可以先去鎮江的丹陽考察一下,我聽一個大學同學說,那裡是世界最大的眼鏡鏡片生產基地和亞洲最重要的眼鏡產品集散地,全國約70的鏡片、全球約50的鏡架都產自丹陽,不僅產業鏈完整,價格也遠低於市場價。”林東昇說道。
“還是要多讀書啊,讀書的人不僅眼界高,格局大,資訊來源廣,還能認識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以後,我也要讓孩子努力考上清北大學。”吳良才說道。
感受到吳老闆從之前的灰心喪氣、死氣沉沉,到如今的鬥誌高昂,林東昇也暗鬆了一口氣。
他也經曆過困境,也經曆過黑暗和絕望,他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去幫。
但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像吳良才這樣人品不錯、能力不弱、運氣不佳的人,他還是願意幫一下的。
至少不能讓那些熟悉吳良才的人,每次提起他,都隨口感歎一句——是個好人呐,可惜好人冇好報,慘呐!
因為善良的人,纔是這世間最好的燈塔。
身邊每倒下一個善人,往往會寒了一百個、甚至是一千個普通人的向善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