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老太重生擺爛不孝兒女悔斷腸 第199章 蘇正業發怒
蘇正業一回家就聽說他即將有個比自己年紀還大的老女婿。
看著一臉平靜的薑林玉以及已經想開的王秋菊,感覺自己和她們腦迴路不在一個頻道。
已經把自己從裡到外洗的乾乾淨淨的蘇懷智,拿著生活費準備重新入夥吃飯,就看見他爸這個脾氣最好的男人忍不住掰斷了手裡的筷子。
知道情況不妙,兩碗麵條還在肚子裡能撐些時候,蘇懷智果斷轉身準備走人。
“看見我就跑,是乾了什麼虧心事兒啊。麻利兒的把你妹妹叫過來,我有話問她。”
蘇懷智嬉皮笑臉的說,“爸,你這就偏心了啊,我這從外麵漂泊了半年,剛回家,你不關心關心我,就知道想著我妹。咱倆還沒嘮嘮嗑呢,我也給你說說我在深市的見聞啊。”
“什麼見聞?是去哪兒要飯要的錢多,還是哪兒塊沒被人占,沒其他乞丐和你競爭啊。你這歸家的遊子有什麼見聞我現在不想瞭解,我現在就想問問你妹,到底是不是被人強迫的!”
蘇懷智暗歎,她妹下午那崇拜的眼神就不像是被強迫的,沒看媽和奶奶都沒往那兒想麼,隻有他爸不見棺材不落淚。
蘇懷智跑到蘇懷蘭屋子外麵敲門,“懷蘭,爸叫你過去吃飯。我可是想用我的故事拖延了啊,但我這歸家的遊子在爸心裡明顯沒有你這個在家的公主地位高。”
以為會得不到回應,沒想到蘇懷蘭直接開啟屋門,“從小爸最疼我,他肯定能理解我。”
說完就急吼吼的往正房跑。
“哎哎哎。”蘇懷智伸著手也夠不到蘇懷蘭的背影。
“我的傻妹妹哦!”
認命的跟在後麵過去,活他乾了,飯總能混上一口吧,況且他又不是吃白食。
當乞丐的這半年,是真把他饞壞了。
蘇懷智進了屋子把錢放在薑林玉麵前,“三個月的。”看薑林玉點頭,給自己拿了碗筷,對著薑林玉笑了笑,開始目不斜視的扒飯。
這邊幾口人歲月靜好的吃飯,那邊蘇懷蘭抱著蘇正業的胳膊撒嬌。
蘇正業想起蘇懷蘭小時候也喜歡搖晃著他的胳膊,嬌嬌的叫爸爸,每次這樣不管是雪糕還是裙子,他總會一揮手就給她買。
老大他們總說薑林玉最寵老四老五,其實在他看來,隻是因為老四老五比他們小太多而已,他們小的時候薑林玉這個當媽的對他們也一視同仁的。
但他這個當爸的私心裡對唯一的女兒確實偏愛幾分,就連蘇懷智這個和蘇懷蘭年紀一樣的兒子都比不上,要不是家裡是薑林玉管錢,蘇正業恐怕會表現的更明顯些,但即使這樣他的零花錢,也基本上都被小女兒哄走了。
可孩子長大了好像就變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或許是那次蘇懷蘭對去救小遠的老四見死不救開始,他就覺著她變了。
他給她找過許多理由,比如就算她衝上去能改變什麼呢?無非是陪著被打一頓,或者萬一當時人販子獸性大發,發生什麼更不可挽回的事情呢。
可蘇正業沒法說服自己,因為就算她不直接上去,當場叫人把人販子嚇走,或者直接去報公安也行吧。
但她做了什麼?她像是沒事兒人一樣回了家,絲毫不覺著自己有錯。
後來還叛逆的和劉川一起,直到如今...
蘇正業有很多話想問,最終還是問出了心裡最想問的話,“你是不是被劉根生強迫的?你知不知道當初就是劉川讓人把景誠打的沒了半條命,他們還顛倒黑白,最後為了保住景誠我們還賠了不少錢,景誠當時可是為了救一個差點被劉川欺負的女孩啊。
你到底是怎麼想的,和這種人談物件還不夠,如今還和他爹談物件。你對不對得起養育你的父母,對不對得起從小和你一塊長大的堂哥。”
蘇懷蘭鬆開抱著蘇正業的胳膊,用陌生的眼神看著蘇正業,“爸,你怎麼能這麼說,那些事兒不都過去了麼,而且劉川我不是認清他的真麵目不和他好了,但他做的事兒又和生哥有什麼關係?退一萬步,就算真的有關係,但生哥對我是好的不就夠了麼?
我為什麼要因為其他人耽誤自己的人生?你們沒能力也不想給我提供美好的前程,我自己爭取為什麼也不行。全家上下聯合起來反對,你們這樣對我又比我二哥二嫂對淑芬那樣好到哪裡去?”
蘇正業後退半步,薑林玉抬了抬眼皮,準備隨時施針,再身強體壯也受不了這刺激啊。
畢竟蘇正業不像自己已經死過一次,不僅親身經曆,又親眼看見這個女兒在自己墜樓後是多麼的冷漠。
薑林玉現在表示自己刀槍不入。
好在蘇正業很快調整好自己,隻是氣紅了眼,抬起巴掌卻遲遲沒有打下去。
蘇懷蘭梗著脖子,把臉伸到蘇正業手下,“好啊,你以前還說最疼我,如今說不過我就要打我是吧。你打啊,打死我我就嫁不了生哥,正好如你所願。”
蘇懷智夾菜的筷子差點掉下來,猛的把碗裡的飯扒進嘴裡,遺憾的看了幾眼桌上的菜,從容赴死般走過去扯著蘇懷蘭的胳膊就想往後退。
蘇懷蘭也不知道是覺著有人攔著自己,還是篤定蘇正業下不了手,眼神越來越挑釁,蹦躂著往蘇正業手上湊。
啪的一聲。
蘇懷蘭不可置信的捂著臉看向蘇正業,帶著哭腔“爸,你竟然真的打我,從小到大,你從來沒打過我。”
蘇正業攥緊顫抖的手,將拳頭背到身後,“我現在就後悔以前太溺愛你,讓你連天高地厚,基本做人的道理都忘了。”
“我討厭你!!你彆想讓我原諒你。”蘇懷蘭今天第二次頭也不回的離開,隻是腳步比上午慢了不少,見身後那個身影遲遲沒有動作,氣惱的跺腳離開。
蘇懷智回頭,”嗬嗬,我去看看,彆出什麼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