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鐵騎?朕用機槍應對很合理吧 第115章 爆殺倭國人舢板群
-
大明同倭國的關係如何?
這個就相當的複雜了。
明初,朱元璋因為有了蒙元遠征倭國的失敗案例擺在那裡,所以將倭國列為了不征之國。
之後大明希望以朝貢關係作為羈縻手段,以此消除同倭國之間的釁隙。
但倭寇們對於朝貢的理解與大明完全不同,大明希望借朝貢籠絡倭人,以此來抑製倭寇對東南沿海的侵擾。
但倭人則是將朝貢當成了大肆牟利的機會。
最後倭人錢賺了,但沿海的倭寇侵擾不曾減輕半分。
看清了這群兩腳畜生的本質後,大明停止了對倭的貿易往來,結果又引來了倭寇們更加凶殘的襲擾。
自此,大明與倭國再無正常關係。
縱觀曆史,倭人入侵朝鮮,入侵琉球,入侵中-國,入侵東南亞,入侵澳大利亞,但凡是其能夠觸及到的地方都被這群畜生禍害了一遍。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和埸纔會一心想著將其亡族滅種。
畢竟這群人形兩腳畜生除了會禍害他人外就啥也不會乾了。
此次發兵琉球,最主要的原因可不是為了幫助這個曾經的藩屬國。
畢竟朱大皇帝可不是以前那些為了麵子捨己爲人的老好人皇帝。
他主要原因就是揍畜牲,其次便是拿下整個琉球,以此作為全麵進攻倭國的跳板。
……
今天那霸港外的海況並不好,起伏的海浪托著船身在海麵上不斷顛簸著。
這樣的情況對於皇家海軍的官兵來說再平常不過。
但是外籍軍團的部分官兵那可就是遭大罪了。
一部分旱鴨子士兵那是吐的雙腳無力兩眼發白,而他們這一吐,周圍的士兵又一起跟著遭罪,那酸臭的味道充斥著整個船艙。
好在,他們很快就聽到了一聲炮響,這也就代表著他們即將登陸。
此刻遊騎兵號船頭,艦長家文宣指著那霸港口內湧出的大片倭寇船隻大聲命令道:
“各艦隨意開火,迅速掃清這些小舢板!”
此次皇家海軍共出動了20艘戰艦,全部皆為巡洋艦,因為朱和埸很清楚這一時期的倭國,根本就冇有大型戰艦,
就比如家文宣眼前的這些倭國船隻,看著一大片,數量將近百艘,但那個頭嘛就一言難儘了。
1635年,為了徹底貫徹鎖國令,也為了限製各諸侯,德川幕府頒佈了限製大名的《武家諸法度》,規定全國的大名禁止持有超過500石積(49噸)的戰船,水軍以關船為主力!
這條法令的出台直接造成了整個倭國海軍直到幕府統治結束期間幾乎全部都是小舢板。
如今,靠著這些小舢板漂洋過海來侵略琉球,也真是難為這些小矮子了。
隨著家文宣攻擊命令的下達,皇家海軍數百門火炮開始噴吐怒火。
“轟轟轟轟……”
蔚藍的海麵滾起了黑雲,博發的火舌猶如閃電。
刹那間數百枚炮彈劃破空氣,帶著高速破空聲砸向了倭國舢板群,下一刻密密麻麻的水柱翻湧而起。
震響的轟鳴聲中,幾艘倒黴的關船被炮彈擊中。
那滾動的火光中,衝擊波夾雜著爆片不僅將船上人員撕成了碎片,甚至連船隻也直接被炸成了兩截。
這些小的幾米長,大的十幾米長,甚至連龍骨肋骨都冇有的倭國標準舢板戰艦,在明軍炮火之下幾乎冇有一絲應受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是明軍還是朝軍同倭國人海戰時都喜歡直接撞擊倭船,因為所有的倭國戰船均是搭接方式建造,冇有龍骨,冇有肋骨,一撞就碎。
“八嘎!還擊!快還擊!”
眼見己方死傷一片,一艘稍大型的安宅船上,一名倭**官跳著腳,舉著軍刀指著還遠在一海裡外的明軍艦隊大呼小叫道。
倭國士兵們聽到他命令也立刻舉著鐵炮(火繩槍)對著遠處的明軍船隊劈裡啪啦開始射擊。
船上的幾門國崩(佛郎機炮)也開始噴吐火舌。
但鐵炮殺傷距離200米,國崩殺傷距離500米,倭國人發射的子彈炮彈均是砸進了海裡,因為均是實心鉛球的緣故,甚至連遊魚都傷不到。
他們這樣的還擊與其說是還擊倒不如說是開火壯膽。
“可笑!”
遊騎兵號船頭,家文宣看著倭國人那如同笑話般的反擊,臉上儘是不屑。
“全力開火,一個不留!”
明軍艦隊的全力開火,密集的炮彈之下,一艘接著一艘的倭國小舢板被炸成了一團火球。
這種單方麵捱打的境況讓海麵上的倭國水兵一個個麵如土色。
一開始他們還想著衝上去抵近射擊或者跳幫作戰。
但隨著死傷越來越多,倭國水兵們已經意識到了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有機會衝到明軍戰船麵前,在半道上就已經被屠殺一空了。
於是,殘餘的倭國舢板開始向後方那霸港退去。
但想要後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明軍火炮超遠的射程之下,倭國舢板依舊是一艘接著一艘被炸成碎片。
如此場景可是把在岸上觀戰的島津繼有和東鄉久原嚇了個夠嗆。
“八嘎!這些明人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他們不是早就已經死光了嗎,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為什麼會突然向我們發起進攻!”
島津繼有看著海麵上的屠殺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一開始東鄉久原遣人來告訴他明軍水師來襲時,他和所有人一樣都不相信。
但是現在,他隻想知道這明軍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為什麼會無故攻擊他們,而且還如此凶殘!
東鄉久原張了張嘴。
雖然他也不知道這明軍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但是他很想提醒島津繼有,他們強占的琉球其實嚴格算來是大明的藩屬國,明軍打他們那絕對是理由充分,而且就倭國和大明的關係,爆發戰爭一點也不奇怪。
就在兩人看著海麵上的屠殺乾著急之時,海麵上,明軍各戰艦上有一部分人和他們一樣著急。
這些人便是外籍軍團的官兵了。
此刻他們已經湧出了船艙,看著一艘接著一艘消失在海麵上的倭國舢板,他們心都在滴血。
這是搶了他們多少人頭啊!
甚至不少人已經開始在心裡默默祈禱,祈禱著下一炮不要打中,祈禱著有更多的倭國人活著逃回岸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