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八旗鐵騎?朕用機槍應對很合理吧 > 第156章 康熙暴怒人頭滾滾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八旗鐵騎?朕用機槍應對很合理吧 第156章 康熙暴怒人頭滾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陛下!應天府,南京城奪回來了!”

王琛拿著一封電報衝進了辦公室眼含熱淚的向朱和埸說道。

“哦,這麼快?”朱和埸驚訝道。

相比於王琛的激動,朱和埸則平靜得多,

雖然他是大明皇帝,但靈魂卻來自後世,較於奪回南京城這種早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他對殺韃-子,搶地盤更感興趣。

麵對朱大皇帝的平靜,王琛則是倍感欣慰,在他眼裡,皇帝陛下這是越發沉穩的表現啊!

他趕緊抹了把濁淚,收拾了下表情後說道。

“陛下,南京城既已收複,那麼我們是否立刻準備遷都事宜,如今這新京雖然繁華,但終究不是中原大地。”

“嗯,你來負責吧。”朱和埸思考片刻後點了點頭同意了遷都請求。

打下南京便立即遷都這雖然看起來有些急不可耐,但大明下一階段的戰事幾乎都是在國內了,早日遷都也未嘗不可。

在王琛離開不久後,朱和埸又收到了錦衣衛發來的電報,

兩江總督戎坊已經伏誅,繳獲金銀上百萬兩。

對此,朱和埸隻是不屑的笑了笑。

想捲了錢就跑路?可能嗎?當我錦衣衛吃乾飯的?

……

天允元年三月初,江蘇、安徽長江以南地區全部收複,加上已經全境收複的福建、浙江、江西,蠻清的東南沿海賦稅重地已經大部分重新改姓了朱。

這樣的局勢下,糠稀大弟除了無能狂怒外,隻能加緊催促工部加緊趕造新式火槍火炮。

可憐的戴梓奔波千裡剛剛纔從寧古塔被撈回來,甚至還冇來及歇歇腳便被趕上了工位。

冇辦法,糠稀急啊!

之前從荷蘭人手裡買的支新式步槍其中一半還冇聽個響兒就隨著直隸漢軍火器營成為了大明的戰利品。

而剩下的支步槍頂個屁用啊!

雖然之後糠稀又找過荷蘭人想要繼續采購裝備,但荷蘭人哪裡還敢和蠻清做生意!

上一次的生意原本以為是血賺,而結果卻是他們被大明敲詐到吐血啊!

荷蘭人不賣,蠻清便隻能自己造了,而這活兒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戴梓頭上。

米尼步槍的原理其實非常簡單,隻要是個搞槍-械的一看就能明白,這也是為什麼前世米尼步槍一出現就立刻被各國大規模仿造的原因。

不過原理簡單不代表造起來就簡單。

線膛槍不同於燧發槍,如何做到槍-管口徑統一,如果做到子彈匹配,對於槍-械技術還不如幾十年前大明的蠻清來說,簡直難如上青天。

相反,槍-管膛線反而是最容易解決的。

戴梓照著從荷蘭人手裡買來步槍進行仿造後,很快就造出來了幾支品相完美的米尼步槍。

可惜這幾支步槍單看的話的確是很完美,但攏在一起就尷尬了。

由於每支步槍都是由不同的工匠純手工打造,雖然戴梓給規定了槍-管口徑,但實際造出來的成品,每根槍-管的口徑都有差彆。

也就是說這槍根本就冇法做到子彈統一。

一時間戴梓給難住了。

好在他最後一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

即每支步槍在出產時都配備一個對應的子彈壓製模具,士兵作戰前自己製造自己槍支的子彈,如此,雖然麻煩了點但總算是解決了子彈與槍-管匹配的問題。

隨後,想到瞭解決辦法的戴梓麵帶難色的找到了糠稀大帝,告知其新式步槍構造複雜,結構繁瑣,並且需要招募大量的工匠才能進行大規模生產。

而每支新式步槍的造價達到了驚人的八兩銀子!

這八兩銀子的造價的確是夠驚人的,以至於一聽到這“昂貴”的造價,糠稀當時就愣住了。

戴梓一看糠稀臉色難看還以為是自己報的造價太高引得糠稀震怒,

為了避免糠稀發怒,他立刻又提出了部分部件可以使用囚犯來負責加工以達到縮減成本的目的,最後的造價應該可以控製到七兩銀子左右。

糠稀一聽,那臉色更是黑如鍋底了。

結構複雜的新式步槍造價竟然隻要7兩銀子,那麼以前的那些鳥銃20兩銀子的造價又是從何而來?

還有之前50兩白銀一支從荷蘭人手裡購買的新式步槍。

虧他之前還覺得這價格很合理,合著這是工部官員將他這皇帝當成傻子,荷蘭人將他這皇帝當做肥羊啊!

戴梓在被糠稀流放以前雖然對於造槍造炮頗有心得但他並不是工部官員,而且他翰林院侍講的官職也不高,對於工部給康熙報的武器造價他並不清楚,也不清楚其中的彎彎繞。

加上現在他負責督造新式火槍火炮直接對糠稀負責,因此,他並冇有想到和其他工部官員通氣就直接將新槍的真實造價報了上去。

而他這老實人的操作直接導致的結果便是整個工部被重新洗牌。

本就因為大明的強勢崛起,已許久未見好臉色的糠稀怒了。

加上剛剛收到的江寧落入明軍手中,皇城也冇有被焚燬的訊息,怒上加怒的糠稀直接下令大肆抓捕工部官員。

得到糠稀禦令,無數的官兵衝進了這些工部官員的府邸之中。

婦孺的驚恐哭喊聲,官員的叫囂咒罵聲不絕於耳,一時間,整個北京城都被攪得雞飛狗跳。

不久之後,一個個吃得肥腸滿腦的工部官員及其家人便在哭天搶地中被押到了午門。

滿門抄斬!家產充公!

氣頭上的糠稀幾乎將整個工部一網打儘。

而這些工部官員怎麼也冇有想到他們最後竟然是栽在了一個老實人手中。

……

當北京城暴怒的糠稀大弟將一眾工部官員砍得人頭滾滾之時,遠在呂宋的王琛則一邊負責遷都事宜,一邊開始準備起皇帝的陛下婚事起來。

他可是冇有忘記,當初朱大皇帝許下的奪迴應天府便成婚的承諾。

在他眼裡皇帝大婚一事絲毫不比遷都一事小,甚至是更加重要。

皇帝大婚乃為國事,如今大明已經重新崛起,那這婚事就必須要大操大辦。

而且大明皇帝乃為天下共主,所以萬國來朝這是必須要有的。

趁著現在還冇有回到南京,皇帝大婚之事就得提前通知到藩屬諸國,以讓其提前準備。

諸如安南,朝鮮……

……

等下應該還有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