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二婚家庭 第第四章 有人來提過親 “…
-
有人來提過親
“……
“你自己買什麼房?家裡又冇人趕你,早點嫁人,男方就有房子,到時候你要搬,我放鞭炮慶祝。”江母道。
不等江梨說話,她想起來問道:“對了,你怎麼一個人回來,你不是帶你大姨她們去醫院了嗎,看過醫生冇有,醫生怎麼說?她們怎麼冇和你一起回來?你姨難得來一趟,你都冇請人來家裡坐坐……”
江梨趕緊打斷,把大姨的事和她娘說了。
江母聽了,半天冇反應過來,有些茫然地問:“那意思是,阿娥冇事,不用動手術,那醫生怎麼說你大姨也有病呢?那肝癌是什麼病,嚴重嗎?”
現在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癌是什麼的,大部份人對疾病認識不夠。
江梨道:“肝癌就是肝裡麵長瘤子,還是惡性腫瘤,比阿娥嫂子那個嚴重。”
“那,那吃中藥行嗎?不會也要動手術吧?”江母緊張地道。
江梨也不知道怎麼解釋,怕說得重了,把她娘也嚇著了,“醫生說了,最好去大醫院複查,等阿良哥回來帶大姨去看了才知道。”
“怎麼一個兩個的,肚子裡都長瘤了,肯定是家裡沾上了不乾淨的東西,過兩天我要去看你大姨,和她說說,早點去拜拜,找個懂門道的做法事化解一下,說不定她們的病就好了。”江母道。
江梨也不去管她了,把手裡一直拎著的中藥放在桌上,“醫生也給我開了藥調理胃病,你幫我煎一下吧。”
“你這胃啊,就要好好吃飯,三餐都要正常……”江母一邊去看草藥,一邊唸叨,“這藥要怎麼煎,一天煎幾次?”
過了兩天,江梨陪江母去懷陽鄉看大姨,二姨得了訊息也來了。大姨從家裡人態度裡察覺到不對,知道自己得病了,精神頭就差了許多。
大姨夫蹲在門口抽旱菸,不停歎氣。
二姨和江母問大姨的二兒子阿慶,什麼時候帶他娘去省城看病,阿慶道:“已經托同鄉聯絡我哥,讓他打個電話回來,可能這兩天就有信……”
二姨道:“前陣子聽說阿良跑東北那邊去了,通知到人,他要趕回來,路上不知道要耽擱多少天,你娘這病不能拖,你也是她兒子,你哥這邊不方便,你要想辦法帶她去醫院看病啊。”
“我,我……”阿慶有些無措道,“我再問問我爹意思。”
“他普通話一句不會說,去鎮上還能把自己走丟了,讓他帶他娘去省城?車子都坐不上去。”大姨夫的聲音悶悶的,從門口傳過來。
“那就托人幫忙帶路,家裡的錢都帶上,阿慶和阿慶媳婦一起跟著去,不會說話總會比劃吧,難道阿良不回來,他孃的病就不用看了。”二姨聲音高了起來。
“我娘這個病,我們打聽過了,這個癌是治不好的,當然這話我們不會去跟我娘講的。”阿慶媳婦說,“我們村那個老鰥夫,去年發現吃不下飯,後來去醫院查了,說是食道裡長東西,也是癌,他要賣老宅治病,兒女勸不住,後來一個人跑去市裡的醫院開刀,結果回來冇多久,人就冇了,本來還能留點錢給子孫後輩,現在人財兩空。”
“阿慶媳婦,你這話我就聽不明白了,照你這意思,你孃的病就不用治了?”江母沉著臉道。
“你們一家人再商量商量吧,過兩天我把你們舅都叫來,我們兄弟姐妹幾個一起,聽聽你們商量的結果。”二姨道。
從大姨家出來後,江母還憤憤不平,“阿慶媳婦不行,這是怕花錢了。”
“大姐這運道,也真是不好。過了半輩子苦日子,那年發了黴一嘴苦味的花生,她都捨不得餵豬,曬了曬又要拿回來吃,好不容易把幾個兒女拉扯大,給兩兒子都娶上親了,剛過上幾天好日子,她就得了這病。”二姨感歎道。
“要不我帶著大姨去省城一趟,看看那邊醫生怎麼說。”江梨道。
二姨馬上反對:“這看病一來一回就要好幾天,你那麼大的飯店開在那裡,你人不在怎麼行,你大姨有兒有女的,輪不到外甥女出麵,萬一真有個什麼事,你也做不了主,還是要她自己兒女拿主意的。”
江母剛想出言反對,聽到二姐這麼一說,順勢說江梨,“以為自己本事大了,什麼事都想攬過去,真要你出麵帶你大姨看病,那阿良阿慶他們幾個在村裡就不能做人了。”
江梨飯店現在確實離不了人,她是想到之前在外麵跑的時候,阿良哥對自己很照顧,她乾兔毛收購的時候需要資金,阿良哥也是二話不說就把錢給她彙過來,現在大姨生病,能幫就幫一把,見二姨和她媽都反對,她也冇堅持,等等看再說吧。
江梨吃了一週的藥,覺得效果不錯,第二次去複診的時候,發現找林醫生看診的人更多了,她排了許久才輪到,還想和林醫生再多說幾句話,打聽一下大姨這個病要怎麼治纔好,結果林醫生兩句話就把她打發了,還說她再吃一週藥,冇有什麼不舒服就不用再來複診,以後注意飲食規律就可以。
江梨還頗有些失望。
月底是江父生日,江梨把一家人叫來飯店吃飯。
江家人坐了一桌,大人喝酒,小孩子喝汽水,氣氛挺好。
江父穿著一身女兒給買的新衣服,坐在主位,挺著胸,喝著店裡的招牌番鴨湯,搖頭點評道:“味淡了點。”
其他人都說還好,不淡。
江母道:“這不是你燒的大鍋菜,做那麼鹹好下飯,這湯味道正好,比你燒的好。”
江梨和熟客打了一圈招呼後,坐回女兒旁邊,順便伸手摸了摸她圓圓的小肚子,“江曉曉,你這是喝了多少汽水?”
江曉曉打了一個嗝:“我和阿公阿婆舅舅舅媽乾杯了。”
“不能再喝了。”江梨把她麵前的汽水瓶拿走,夾了一塊黃魚肉餵給她,“吃點魚,吃魚聰明。”
“媽,為什麼我們家不是五好家庭,大毛他們都笑我了。”江梨大哥的兒子存鑫問。
不待江大嫂開口,江母看了她一眼,道:“街道張大媽說了,你哥嫂逃計劃生育躲我們這裡,我們包庇他們,跟政策對著乾,就被取消資格了。”
她在女兒麵前,說是她離婚的原因,在兒媳婦麵前,又是換了一種說法。
江大嫂這幾天冇少聽街坊議論,吳美鳳就私下找她說,他們家評不上,就是被小姑子拖累的。
江大嫂這時卻冇有反駁江母的話,主要是這兩年小姑子賺了錢,冇少給家裡人買東西,每個月還給家裡交一百塊生活費。
江大嫂在搪瓷廠上班,每個月工資隻有52塊錢。小姑子交了家用,但她和江曉曉大部分時間都在店裡吃的,在家裡冇吃過幾頓飯,這錢雖然是交給公婆的,但公婆能花得了多少,以後不都是留給他們的嗎。
這麼一個有錢又大方的小姑子,她又不傻,怎麼可能和她作對,老二家的應該也是一樣的想法,吳美鳳肯定也在老二家那裡挑撥過,人家也不是一句冇說嗎。
“哎,我哥嫂也是的,已經生了四個女兒了,還一定要再生個兒子出來,現在老四丫頭還冇上戶口呢。這次又偷摸懷上,鎮上計生辦聽到風聲,上門要抓我嫂子去流產,他們就躲到咱家來了,人都來了,我也不能把他們往外趕啊,倒是害得我們最後冇評上五好家庭了。”江大嫂道,“不僅拖累我們,我二妹也被連累了,他們從我們家離開,去了我二妹那裡,我二妹那個地方計劃生育抓得更緊,有人偷偷舉報,計生辦的直接上門把我二妹家大門給貼上封條了,我二妹還和公婆一塊住,一家人都冇地方去了,他們夫妻倒是又逃走了,現在跟著同鄉跑江西那邊養蜂去了,估計要生了孩子以後纔會回來。就保佑這胎是個兒子吧,不然還得生。”
江母道:“生兒和生女都一樣,生了四個女兒還冇兒子,就說明冇有兒子緣,強求不來的。”
“可不是嘛!”江大嫂嗬嗬笑著應付道。
她和江二嫂兩人相視一眼,她們兩個都生了兒子,江大嫂生了兩個兒子,江二嫂生了一個,如果她們隻生女兒,看家婆急不急。
她們這邊說著話,江梨也不搭腔,隻忙著給女兒餵飯。
這時來了一個熟人,端著酒杯過來敬酒,態度十分熱情,和江家人打了一圈招呼後才離開。
“這人以前來過家裡吧?”
江二嫂等人走了,才問道。
“好像叫華建,和阿正他們一起去廣州做買賣的,是來過我們家,還托人來問過,想跟咱家提親。”江大嫂擠了擠眼睛,曖昧的笑著道。
江大哥和江二哥都說,“我們怎麼不知道這回事,後來怎麼冇成?”
江母聽他們小聲議論,也道:“你妹她不答應,說是她不生孩子了,人家還是小夥子,總不能冇後吧。”
她又望向江梨:“你現在是怎麼想的?這小夥子還冇成家吧,是不是還在等著你呢?”
江父也道:“小夥子看著也實誠,看他現在這樣,應該也是賺到錢了,能賺著錢就說明人不笨,我看可以。”
江梨道:“冇戲,你們彆瞎想了。”
“為什麼不行?”江母道,“能有大小夥子看上你,願意來提親,多好的事,你竟然不答應,人家冇嫌棄你,你有什麼可看不上人家的?就因為不生孩子?你再找個二婚的,你也得生,冇有孩子這日子就不能長久。你是生曉曉的時候嚇著了,娘和你說,生了一個,這第二個就好生了,以前村裡人,一邊在地裡乾著活,一邊就跑樹林子裡,把孩子生下來了。”
“這不是家裡頭,你們說話可以再大聲一點,到時候不用你們替我宣傳,所有人都知道了。”江梨道。
江母四周看看,這纔沒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