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大祭師 第23章 魂歌遠播
暗巫被徹底封印的訊息傳遍文州,各族百姓歡欣鼓舞。黑風穀的硝煙漸漸散去,文州的地脈在墨淵靈力的滋養下,慢慢恢複生機。白馬河的魚群重新出現,河水流淌得更加清澈;狐族領地的草木抽出新芽,翠綠的顏色覆蓋了曾經枯萎的土地;田地裡的莊稼長勢喜人,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年。
楊石沒有停歇,他將白馬魂歌與狼山、狐族的曲調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首“三族和歌”。這首歌既有著白馬魂歌的莊嚴,又有著狐族曲調的婉轉,還有著狼山戰歌的雄渾,象征著三族的融合與共生。
一個月後,文州廣場舉行了盛大的祭典。各族百姓齊聚一堂,漢族的長袍、白馬族的刺繡、狐族的輕衫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廣場中央的祭台上,擺放著三族魂器,骨笛、法杖、狼骨佩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相互呼應。
楊石站在祭台上,看著下方歡騰的人群,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文州的百姓們,暗巫已被封印,和平再次降臨。從今往後,漢族、白馬族、狐族將永遠同心同德,共建家園!”
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阿莫抱著一個繈褓,走到祭台中央。繈褓裡的嬰兒睡得正香,小臉蛋紅撲撲的,正是她和班哲的孩子。“這是我們的孩子,取名楊安,寓意文州永遠安寧。”阿莫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台下的百姓們紛紛送上祝福。
班哲站在阿莫身邊,眼神中滿是寵溺。他輕輕握住阿莫的手,兩人相視一笑,眼中是曆經風雨後的平靜與幸福。
阿彪走到祭台前,手中拿著狼骨佩,身上的傷疤在陽光下格外清晰。他沒有說話,隻是將狼骨佩高高舉起,然後將骨笛湊到唇邊,奏響了那首“三族和歌”。
悠揚的歌聲在廣場上回蕩,百姓們紛紛跟著吟唱。漢話、白馬語、狐族語交織在一起,沒有隔閡,沒有紛爭,隻有對和平的嚮往,對家園的熱愛。歌聲越傳越遠,飄過白馬河,越過狼山,響徹文州的每一個角落。
祭典結束後,阿彪帶著狼骨佩,獨自前往狼山。他站在狼山之巔,望著遠方的文州城,彷彿看到了石烈的身影。“石烈大哥,文州安寧了,你可以安息了。”他將狼山部落的戰歌與三族和歌融合在一起,編成了一首新的魂歌,歌聲悲壯而豪邁,講述著戰場的熱血與試煉的堅韌。
從此以後,文州的孩子們都會唱這首歌,他們聽著阿彪講述石烈的故事,講述三族聯軍對抗暗巫的傳奇,心中種下了守護與團結的種子。
崔彥正繼續推行“農牧共耕”,文州的經濟越來越繁榮,各族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互通婚嫁成為常態,市集上的語言交織成最美的樂章。楊石則將三族和歌傳授給更多的人,讓魂歌的力量守護著文州的每一寸土地。
白馬河的水依舊清澈,狼山的草木依舊茂盛,文州的天空永遠晴朗。三族和歌的聲音在山穀間回蕩,在河流上飄蕩,成為文州最動人的旋律。它不僅是勝利的讚歌,更是團結的象征,是各族人民用鮮血和信念譜寫的生命之歌,將永遠流傳下去,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與祥和。
許多年後,當孩子們問起文州的曆史,老人們總會指著祭台上的三族魂器,唱起那首三族和歌,講述著楊石、阿莫、班哲、阿彪和石烈的故事。他們會告訴孩子們,和平來之不易,團結就是力量,隻要三族同心,魂歌不息,文州就永遠不會被黑暗侵襲。
魂歌遠播,薪火相傳。文州的故事,將在歲月的長河中,永遠閃耀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