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白馬大祭師 > 第145章 王承業搶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白馬大祭師 第145章 王承業搶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班哲率領祭師們攜“引魂冊”返回汴州時,李光弼正站在大營外的高台上眺望東方。見他們平安歸來,李光弼快步走下高台,臉上滿是急切:“班祭師,陳留之行可還順利?幽熒教的老巢是否已清除?”

“幸不辱命。”班哲將“引魂冊”遞到李光弼手中,語氣沉緩,“幽熒教魂壇已毀,大祭司被斬,隻是這冊子上的內容,恐怕會讓將軍更為憂心。”

李光弼接過冊子,指尖觸到粗糙的黑皮封麵時,便覺一股寒意。待翻開幾頁,看到“元載”“李輔國”與幽熒教的交易記錄,他猛地攥緊冊子,指節因用力而發白,怒聲道:“這**佞!竟敢與妖教勾結,置天下百姓於不顧!”

帳內眾人傳閱“引魂冊”,將領們無不義憤填膺,紛紛請命:“將軍,此等罪證確鑿,當立刻上奏陛下,將元載、李輔國繩之以法!”

班哲卻搖了搖頭,語氣凝重:“諸位將軍稍安勿躁。元載、李輔國在朝中根基深厚,陛下又對他們信任有加,僅憑這一本冊子,未必能扳倒他們。若是打草驚蛇,反而會讓他們對我們痛下殺手。”

李光弼冷靜下來,深以為然地點頭:“班祭師所言極是。此事需從長計議,先將冊子妥善保管,待日後尋得良機,再一並呈給陛下。眼下最要緊的,仍是追擊史朝義,平定叛軍。”

眾人正議事間,帳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一名親兵快步進來稟報:“將軍,王承業在帳外吵鬨,說要見您,還說有要事稟報陛下。”

“他還敢來?”阿彪猛地一拍桌子,腰間佩刀險些出鞘,“上次散佈謠言還沒治他的罪,如今又想耍什麼花招!”

李光弼皺了皺眉,沉聲道:“讓他進來。我倒要看看,他又有什麼說辭。”

王承業昂首挺胸地走進帳內,身上的錦袍被打理得一絲不苟,隻是眼神中透著幾分心虛。他看到班哲等人,嘴角勾起一抹譏諷,隨即轉向李光弼,躬身道:“李將軍,末將有要事稟報陛下。此次陳留之戰,班祭師等人不僅未立寸功,反而延誤戰機,若非末將在暗中排程,恐怕幽熒教的老巢至今仍未被破。”

“你胡說!”阿彪怒喝一聲,玄鐵弓已握在手中,“我們在陳留浴血奮戰時,你被軟禁在營帳中,何時排程過兵力?你這是想搶奪功勞,還要顛倒黑白!”

王承業臉色一白,卻強撐著反駁:“我雖被軟禁,但早已料到幽熒教老巢的位置,暗中派人將訊息傳給了當地鄉勇,是他們協助你們找到了魂壇。你們不過是坐享其成,還好意思自稱立下大功?”

班哲冷冷地看著他,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王大人倒是會編故事。隻是不知,你派去的鄉勇姓甚名誰,住在何處?若是真有此事,為何我們在陳留從未見過他們的蹤跡?”

王承業被問得啞口無言,眼神閃爍不定:“我……我派去的人隻是暗中協助,並未露麵。你們自然未曾見過。”

“荒謬!”李光弼猛地一拍案幾,茶水濺出杯外,“陳留一帶百姓早已被幽熒教擄走,哪裡來的鄉勇?王承業,你編造謊言,意圖搶奪戰功,還敢在本將軍麵前放肆,可知軍法無情?”

王承業見李光弼動怒,心中愈發害怕,卻仍不死心:“李將軍,我所言句句屬實!若是將軍不信,可隨我回長安,向陛下當麵對質!”

“不必了。”班哲上前一步,目光如炬,“王大人既然急於向陛下表功,不如現在就寫奏摺,將你‘暗中排程’的功績一一寫明。隻是我要提醒你,軍中將士皆親眼所見,陳留之戰全憑祭師與唐軍將士浴血奮戰,你若敢在奏摺中篡改事實,休怪我們聯名上奏,揭穿你的謊言!”

王承業心中一凜,他知道班哲所言非虛。若是真的寫下奏摺,一旦被揭穿,不僅功勞得不到,反而會落得個“欺君罔上”的罪名。可他又不敢違抗魚朝恩的命令,隻能硬著頭皮道:“我……我自然會如實稟報陛下,隻是班祭師等人在戰鬥中確有怯戰之舉,此事我也會一並奏明。”

說罷,王承業不等李光弼發話,便匆匆退出帳外。帳內眾人見狀,無不氣憤。

“這個王承業,分明是魚朝恩的走狗!”一名將領怒聲道,“他定是要在奏摺中詆毀我們,將軍,我們不能坐視不管!”

李光弼臉色陰沉,沉默片刻後,緩緩道:“我親自寫奏摺,向陛下陳明陳留之戰的實情,為班祭師等人正名。我就不信,陛下會僅憑王承業一麵之詞,便抹殺將士們的功勞!”

班哲卻歎了口氣:“李將軍,恐怕此事不會如您所願。魚朝恩在陛下身邊日夜讒言,王承業又是他的親信,陛下未必會相信您的奏摺。”

“即便如此,我也要一試!”李光弼語氣堅定,“將士們的功勞不能被埋沒,奸佞的謊言也不能被縱容!”

幾日後,李光弼的奏摺與王承業的奏摺幾乎同時抵達長安。肅宗在紫宸殿召見群臣,商議此事。李輔國與魚朝恩站在殿側,不斷在肅宗耳邊詆毀李光弼與班哲,說他們“偏袒異人,罔顧朝綱”“意圖勾結祭師,掌控兵權”。

肅宗本就對李光弼手握重兵心存忌憚,又被李輔國與魚朝恩的讒言矇蔽,看完奏摺後,龍顏大怒,當即下旨斥責李光弼:“身為將帥,不思整肅軍紀,反而偏袒祭師,與朝廷命官爭執,實屬有失體統!著令李光弼好生約束部下,不得再與王承業發生衝突,否則嚴懲不貸!”

旨意傳到汴州大營時,李光弼正在與班哲商議追擊史朝義的事宜。接過旨意,李光弼氣得渾身發抖,將旨意狠狠摔在地上:“昏君!奸臣!如此是非不分,怎可平定叛亂,安定天下!”

班哲撿起旨意,看著上麵冰冷的文字,心中也滿是失望。他知道,肅宗的斥責並非偶然,這背後是李輔國與魚朝恩的操縱,也是朝廷對他們這些“異姓勢力”的猜忌。

“李將軍,事已至此,憤怒無用。”班哲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堅定,“隻要我們能早日平定叛軍,還天下百姓太平,總有一天,陛下會明白真相。眼下,我們仍需專注於戰事,不可因朝廷的掣肘而動搖。”

李光弼深吸一口氣,緩緩點頭:“班祭師說得對。我不能因個人情緒而耽誤國事。史朝義在幽州重整兵力,隨時可能反撲,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阿彪也上前道:“是啊,將軍!隻要能殺了史朝義,平定叛軍,那些奸佞的謊言自然不攻自破!我們箭術祭師隨時待命,隻要將軍下令,定能奮勇殺敵!”

李光弼看著帳內眾人堅定的眼神,心中的怒火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強烈的責任感。他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幽州的方向:“史朝義雖有五萬殘部,但軍心渙散,糧草不足,不足為懼。我們隻需堅守汴州,同時派探子密切關注幽州動向,待叛軍露出破綻,便一舉出擊,將其徹底剿滅!”

眾人齊聲應道:“遵令!”

然而,他們都知道,朝廷的掣肘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若是不能儘快扳倒李輔國與魚朝恩,即便平定了史朝義,大唐的根基也難以穩固。班哲將“引魂冊”小心翼翼地收好,心中暗暗發誓:元載、李輔國、魚朝恩,你們今日的所作所為,我定會一一記下。待平定叛軍之日,便是你們罪行敗露之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