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白馬大祭師 > 第149章 朝廷封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白馬大祭師 第149章 朝廷封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鄭州大捷的訊息傳回長安時,肅宗正與李輔國、魚朝恩在禦花園中賞花。得知史朝義大敗,逃往幽州,肅宗龍顏大悅,當即下令:“傳朕旨意,李光弼、班哲等人平定叛軍有功,著令吏部擬定封賞,儘快報上來!”

李輔國和魚朝恩對視一眼,心中都有些不滿。他們原本以為,史朝義會重創唐軍,沒想到班哲等人竟然如此厲害,不僅破解了“百鬼噬魂陣”,還大敗叛軍。但他們也不敢違抗肅宗的旨意,隻能躬身道:“遵旨。”

幾日後,吏部擬定的封賞方案呈到了肅宗麵前。方案中寫道:封李光弼為“太尉”,加食邑三千戶;封班哲為“開府儀同三司”,賜黃金百兩,錦緞千匹;封阿彪為“忠武將軍”,賜黃金五十兩,錦緞五百匹;其餘唐軍將士和祭師,也各有封賞。

肅宗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此封賞方案甚合朕意,就按此執行。另外,派使者前往汴州,宣讀朕的旨意,慰問前線將士。”

使者帶著肅宗的旨意,快馬加鞭地趕往汴州。此時,汴州大營內,班哲等人正在商議追擊史朝義的事宜。得知朝廷派使者前來封賞,李光弼心中十分高興,親自率領眾將和班哲等人到大營門口迎接。

使者宣讀了肅宗的旨意,將封賞一一頒給眾人。班哲接過“開府儀同三司”的印信和賞賜,心中卻沒有絲毫喜悅。他知道,“開府儀同三司”隻是一個虛職,沒有實際權力,朝廷雖然表麵上對他們進行了封賞,卻沒有增派一兵一卒,也沒有撥付糧草和軍械。

阿彪也感覺到了不對勁,他湊到班哲身邊,低聲道:“師弟,朝廷隻給了我們虛職和一些賞賜,卻沒有增派兵力和糧草。沒有兵力和糧草,我們怎麼追擊史朝義,徹底平定叛軍?”

班哲點了點頭,眼神凝重:“朝廷此舉,顯然是對我們心存忌憚,不想讓我們手握重兵。李輔國、魚朝恩等人在朝中作祟,他們定是在陛下麵前讒言,阻止朝廷給我們增派兵力和糧草。”

李光弼也看出了朝廷的意圖,他接過賞賜,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失望和憤怒。他對使者道:“敢問使者,陛下是否有旨意,增派兵力和糧草,支援我們追擊史朝義?”

使者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支支吾吾地說:“李將軍,陛下……陛下隻是說,讓你們好生休整,待時機成熟後,再追擊史朝義。至於增派兵力和糧草之事,陛下並未提及。”

李光弼聞言,心中的憤怒再也無法抑製。他猛地將手中的賞賜摔在地上,黃金和錦緞散落一地:“陛下這是何意?史朝義大敗,正是追擊的最佳時機,卻不增派兵力和糧草,難道是想讓我們坐視史朝義重整兵力,再次叛亂嗎?”

使者嚇得連忙後退一步,顫聲道:“李將軍,您……您冷靜點。陛下自有陛下的考量,您若是有什麼不滿,可以上奏陛下,切勿在此發泄情緒。”

“上奏陛下?”李光弼冷笑一聲,“之前我上奏陛下,陳明陳留之戰的實情,卻被陛下斥責‘偏袒異人’。如今我就算上奏,陛下也未必會聽!”

班哲連忙上前,拉住李光弼:“李將軍,息怒。使者也是奉命行事,何必為難他。朝廷不願增派兵力和糧草,我們再憤怒也無用。不如先將賞賜收下,再從長計議。”

李光弼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心中的怒火。他知道班哲說得對,為難使者無濟於事,隻會讓朝廷更加猜忌他們。他彎腰撿起地上的賞賜,對使者道:“方纔是本將軍失態,還請使者不要見怪。”

使者連忙道:“李將軍不必多禮。既然旨意已經宣讀完畢,那我就先回長安複命了。”

使者離開後,李光弼將班哲和阿彪請到中軍大帳,語氣沉重地說:“朝廷隻給虛職,不增兵、不撥糧,顯然是不想讓我們徹底平定叛軍。李輔國、魚朝恩等人在朝中作祟,他們定是想借史朝義之手,削弱我們的實力,甚至除掉我們。”

班哲點了點頭:“李將軍所言極是。李輔國、魚朝恩等人擔心我們平定叛軍後,權勢過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所以才會在陛下麵前讒言,阻止朝廷給我們增派兵力和糧草。”

“那我們該怎麼辦?”阿彪急切地問道,“沒有兵力和糧草,我們根本無法追擊史朝義。若是讓他在幽州重整兵力,再次反撲,我們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

李光弼沉默片刻,緩緩道:“如今我們隻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上奏陛下,懇請增派兵力和糧草;二是依靠現有兵力,自行籌集糧草,追擊史朝義。”

“上奏陛下恐怕行不通。”班哲搖了搖頭,“李輔國、魚朝恩在陛下身邊日夜讒言,陛下未必會相信我們的奏摺。而且,就算陛下同意增派兵力和糧草,李輔國、魚朝恩也會從中作梗,拖延時間,等到史朝義重整兵力,一切都晚了。”

“那我們就自行籌集糧草,追擊史朝義!”阿彪語氣堅定,“汴州一帶百姓深受叛軍之苦,若是我們向他們說明情況,他們定會支援我們糧草。至於兵力,我們可以從受傷的士兵中挑選一些恢複較好的,再招募一些當地的青壯,組成一支軍隊,雖然兵力不多,但也足以應對史朝義的殘部。”

李光弼眼前一亮:“阿彪祭師的想法很好!汴州百姓對叛軍恨之入骨,若是我們向他們招募青壯,籌集糧草,他們定會大力支援。班祭師,你覺得此事可行嗎?”

班哲點了點頭:“可行。隻是,招募青壯、籌集糧草需要時間,而且史朝義在幽州也在不斷重整兵力,我們必須儘快行動,不能拖延。”

“好!”李光弼站起身,語氣堅定,“我立刻下令,在汴州一帶招募青壯,籌集糧草。馬澤祭師負責救治受傷的士兵,儘快讓他們恢複戰鬥力。班祭師、阿彪祭師,你們負責訓練新招募的青壯,提升他們的戰鬥力。我們爭取在一個月內,做好追擊史朝義的準備!”

“是!”班哲、阿彪齊聲應道。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汴州大營內一片忙碌。李光弼派人在汴州一帶張貼告示,招募青壯參軍,籌集糧草。百姓們得知後,紛紛響應,許多青壯主動報名參軍,不少百姓還將家中的存糧捐獻出來,支援唐軍。

馬澤則日夜不停地救治受傷的士兵,他用魂香草煉製的藥膏和“魂草療毒術”,讓許多受傷的士兵快速恢複了健康,重新回到了軍隊中。

班哲和阿彪則負責訓練新招募的青壯。班哲傳授他們一些簡單的魂術,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和戰鬥力;阿彪則教他們射箭和刀法,讓他們掌握基本的戰鬥技能。青壯們學習的熱情很高,進步神速,很快便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

一個月後,李光弼清點兵力,發現軍隊人數已經達到了六萬餘人,糧草也足夠支撐三個月的戰事。他心中大喜,立刻召集班哲、阿彪等人,商議追擊史朝義的事宜。

“如今我們兵力充足,糧草也足夠,是時候追擊史朝義了!”李光弼語氣堅定,“史朝義在幽州重整兵力,據探子回報,他如今已有兩萬餘人,但大多是些烏合之眾,戰鬥力低下。我們隻需率領大軍,直搗幽州,定能一舉將其剿滅!”

班哲點了點頭:“李將軍說得對。史朝義的殘部戰鬥力低下,我們定能一舉將其剿滅。隻是,幽州是史朝義的老巢,城池堅固,我們需要製定詳細的攻城計劃,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班祭師說得極是。”李光弼道,“我們可以兵分兩路,一路由我率領,從正麵進攻幽州城;另一路由阿彪祭師率領,率領箭術祭師和一部分青壯,繞到幽州城後方,切斷史朝義的退路;班祭師則率領祭師,負責破解史朝義可能佈置的邪術,為我軍攻城提供支援。”

眾人紛紛讚同這個計劃。就在他們準備出兵時,長安再次傳來旨意——肅宗下令,讓李光弼暫緩追擊史朝義,留在汴州整頓軍隊,等待朝廷的進一步指示。

李光弼接過旨意,氣得渾身發抖:“陛下這是怎麼了?難道他真的想讓史朝義繼續為禍天下嗎?”

班哲看著旨意,心中也滿是失望。他知道,這一定是李輔國、魚朝恩等人在陛下麵前讒言,阻止他們追擊史朝義。他們不想讓自己徹底平定叛軍,失去牽製自己的籌碼。

“李將軍,事已至此,我們隻能暫緩追擊。”班哲語氣沉重,“若是我們違抗旨意,貿然出兵,李輔國、魚朝恩定會在陛下麵前詆毀我們,說我們‘目無君上’‘意圖謀反’,到時候我們不僅無法平定叛軍,還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李光弼深吸一口氣,緩緩點頭:“班祭師說得對。我不能因個人情緒而連累全軍將士。隻是,這樣一來,史朝義就有更多的時間重整兵力,我們想要徹底平定叛軍,就會更加困難。”

“我們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班哲道,“我們可以一邊在汴州整頓軍隊,訓練士兵,一邊派探子密切關注幽州的動向,收集史朝義的情報。隻要我們做好準備,一旦朝廷同意我們出兵,就能立刻率軍出擊,將史朝義徹底剿滅。”

李光弼點了點頭,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好!就按班祭師所說,一邊整頓軍隊,一邊收集情報。我相信,總有一天,陛下會明白真相,讓我們出兵平定叛軍!”

雖然朝廷的旨意讓眾人感到失望,但他們並沒有放棄。他們知道,隻要心中的信念不滅,隻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等到出兵的那一天,徹底平定叛軍,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的天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