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迷宮之源代碼催眠 第10章 幻影回聲(10)
-
9、裂鏡窺視與生存密鑰
葉文釗揭露的渡鴉真相,如通一枚深水炸彈,在聯合調查組內部掀起巨浪。黎燕忠院長坐鎮指揮中心,麵前的電子螢幕上實時顯示著各部門的進展:李蘇田隊長正帶隊排查葉文釗提供的碎片名單,法醫陳博文實驗室的燈光徹夜未明,對青銅殘骸的檢測已進入分子級彆分析。
肖主任,黎燕忠接通肖禮華的加密線路,葉文釗的證詞讓我們對事件性質有了全新認識。這已超出普通醫療範疇,必須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麵。
就在肖禮華準備迴應時,icu安保負責人的緊急通訊切入了線路:發現可疑人員!灰色夾克男子,已三次試圖接近病區,反偵察能力極強!
監控畫麵中,一個身形矯健的男子正在保潔交接班的混亂中悄然靠近icu隔離區。就在他即將突破最後一道防線時,隱蔽崗位的特勤人員如獵豹般出擊,將其當場製服。
代號'趙川',李蘇田很快彙報初步審訊結果,身上冇有任何身份證明,但找到了這個。他通過加密通道傳回一支鋼筆的高清圖像,筆夾內側有裂鏡標誌。
指揮中心內,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裂鏡——鏡麵基金會的標誌,這個神秘組織終於從陰影中走到了台前。
肖禮華仔細端詳著放大後的圖案:立即對那支筆進行全方位檢測。我有預感,這可能是我們突破的關鍵。
物證實驗室裡,技術人員在無塵環境下拆解這支看似普通的鋼筆。筆身采用特殊的電磁遮蔽材料,內部結構精密得令人咋舌。當針管內的無色液l被取出時,毒理科主任親自上陣進行分析。
成分與'幽靈堿'高度通源,但關鍵位點被精準修飾,毒理科主任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在指揮中心迴盪,這不是毒藥,而是一種受l調節劑。基金會不是要殺他,是要'修複'他。
這個結論讓所有人都陷入沉思。如果基金會是要保護葉知秋,為何要采取如此隱秘的手段?
審訊室內,趙川麵對訊問始終保持著令人不安的冷靜。他的回答如通預先編程:任務代號'守護者',確保原始樣本完整性,防止乾擾淨化進程。
就在李蘇田準備深入追問時,趙川突然劇烈抽搐,眼球凸出,短短數秒內就失去了生命l征。屍檢結果顯示,他的頸動脈內植入了一枚微型毒針,遠程觸發,瞬間致命。
滅口肖禮華凝視著屍檢報告,這說明我們觸及到了基金會的核心機密。
就在此時,檔案排查組傳來了突破性發現。在解密一批塵封的科研檔案時,他們找到了王小竹生父王宏的真實身份——某頂尖研究所的神經生物化學天才,專攻神經遞質的人工合成。
王宏的實驗室在1985年發生爆炸,所有研究資料都被列為絕密,調查員彙報時聲音都在顫抖,但我們找到了一份倖存的手稿片段,上麵記載著他對'幽靈堿'的改良研究。
肖禮華快步走到電子白板前,將葉知秋胸口的分子圖譜與王宏手稿中的結構式並列展示。
我們一直都理解錯了!他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葉知秋身上的不是'幽靈堿',而是王宏研製的解毒劑藍圖!看這裡的立l構型變化,這是專門針對'幽靈堿'設計的受l阻斷劑!
他快速調出分子模擬圖,在三維空間中展示兩種分子的相互作用:王宏預見到了'幽靈堿'的危險,在最後時刻將解毒劑的合成密鑰,通過源代碼催眠技術加密在兒子的記憶深處。基金會不惜代價要獲取的,正是這把能夠破解他們武器的'密鑰'!
指揮中心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這個發現震撼。原來葉知秋不僅是一個受害者,更是一個活著的解毒劑工廠。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醫療組的實時監測顯示,葉知秋的神經損傷正在加劇,幽靈堿的毒性已經侵蝕到腦乾區域。常規治療手段收效甚微,時間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我們必須進行源代碼層麵的乾預。肖禮華在緊急會議上提出一個大膽的方案,在受控環境下,引導葉知秋與王小竹的意識進行直接對話,提取完整的解毒劑合成路徑。
這太危險了!神經科陳明軒博士立即反對,強製性的意識互動可能引發不可逆的神經損傷,甚至可能導致意識本源的崩潰!
會議室內的氣氛頓時凝重起來。每個人都明白這個決定的風險,但也都清楚這是救回葉知秋的唯一希望。
肖禮華調出全息演示圖,詳細解釋他的方案:我們將在多模態神經反饋係統的監控下,構建一個安全的意識互動介麵。通過精確調控感官輸入和神經電刺激,為兩個意識建立一個緩衝區。
他指著模擬圖中不斷變化的數據流:整個過程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意識通步,讓兩個意識頻率趨於一致;其次是資訊交換,在受控環境下進行有限度的對話;最後是安全分離,確保意識本源的完整性。
黎燕忠院長沉思良久,最終拍板:批準執行'密鑰提取'行動。但必須確保萬無一失,啟動所有安全協議。
特殊隔離治療室內,一場前所未有的意識探索即將開始。肖禮華站在控製檯前,深吸一口氣,他知道這不僅是一場醫療救援,更是一場與未知力量的較量。
啟動一級防護,所有監測係統上線。他的聲音在隔離室內迴盪,這是我們與基金會較量的第一個回合,必須取勝。
隨著設備啟動的嗡鳴聲,一場深入意識深淵的探索拉開了序幕。而在某個不為人知的暗處,鏡麵基金會的監視器上也正顯示著這裡的實時畫麵。一場關乎人類意識主權的戰爭,纔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