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修煉下山 第3章 輝山
他們沿著蜿蜒的遊覽步道徐徐前行,耳畔不時傳來各種動物的叫聲:長臂猿在樹冠間靈活地蕩來蕩去,發出響亮而富有穿透力的鳴叫;威武的東北虎在虎山的草坪上慵懶地踱步,偶爾發出一聲低沉的咆哮,儘顯百獸之王的霸氣;憨厚的大熊貓則在空調房裡抱著鮮嫩的竹子,旁若無人地大快朵頤,那憨態可掬的模樣逗得遊客們陣陣發笑。
每到一個區域,他們都看得格外認真。在靈長類動物區,他們饒有興致地觀察著金絲猴如何在同伴間嬉戲打鬨,模仿著飼養員的動作;在食草動物區,他們看著長頸鹿伸長了脖子啃食高處的樹葉,斑馬身上獨特的條紋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在鳥類園區,色彩斑斕的鸚鵡會模仿遊客說話,清脆的鳥鳴聲此起彼伏,彷彿一場熱鬨的音樂會。
走累了,他們便在林間的長椅上小憩片刻。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暖洋洋地照在身上。顧傾城深吸一口氣,感歎道:“好久沒有這麼放鬆過了,這裡的空氣真好,感覺整個人都被淨化了。”陳曉陽笑著點頭:“是啊,每次來動物園,都覺得能暫時忘卻工作和生活的煩惱,回到最純粹的快樂。”
他們聊著天,回憶著上次來這裡的趣事,也分享著各自近況。不知不覺,大半天的時間就在這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悄然溜走。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給動物園的每一個角落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動物們也漸漸安靜下來,準備進入夢鄉。
顧傾城和陳曉陽依依不捨地走出動物園大門,雖然有些疲憊,但內心卻充滿了滿足與快樂。“下次我們還要一起來。”顧傾城說。陳曉陽用力點頭:“一定!”
這一次故地重遊,沈陽森林動物園不僅帶給他們歡樂的時光,更讓他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寧靜與慰藉,也為他們的友誼增添了一段溫馨美好的回憶。
顧傾城和陳曉陽再次踏上了旅途,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是遼寧省沈陽市的中國工業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以展示中國工業發展曆程和成就為主題,館內收藏了大量珍貴的工業文物和曆史資料。
當他們走進博物館的大門,彷彿穿越回了過去的歲月。巨大的展廳裡,陳列著各種各樣的工業裝置、工具和產品,從古老的蒸汽機到現代化的生產線,無一不展示著中國工業的輝煌與進步。
顧傾城和陳曉陽漫步在展廳中,仔細欣賞著每一件展品,感受著工業發展的脈搏。他們對那些曾經改變了世界的發明創造充滿了敬畏之情,同時也為中國工業的崛起而感到自豪。
參觀完中國工業博物館後,顧傾城和陳曉陽又馬不停蹄地前往了東陵公園。東陵公園是清朝皇帝努爾哈赤和他的皇後葉赫那拉氏的陵墓所在地,這裡風景秀麗,綠樹成蔭,充滿了曆史的厚重感。
走進東陵公園,他們沿著神道漫步,兩旁的石像生栩栩如生,彷彿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來到陵墓前,顧傾城和陳曉陽靜靜地凝視著這座古老的建築,心中湧起一股對曆史的敬畏之情。
在東陵公園的遊覽過程中,顧傾城和陳曉陽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還瞭解了清朝的曆史文化。這次旅行讓他們收獲頗豐,也為他們的創作提供了更多的靈感和素材。
顧傾城和陳曉陽又一次踏上了旅途,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是遼寧省的沈陽市。這座充滿曆史底蘊和現代氣息的城市,對他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
他們首先來到了沈陽科學宮,這裡是一個集科普、展覽、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學文化場所。一進入科學宮,顧傾城和陳曉陽就被那寬敞明亮的大廳和現代化的展覽設施所吸引。他們漫步在各個展廳之間,參觀了各種科學實驗和展示,瞭解了許多關於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技術創新的知識。
離開科學宮後,他們緊接著前往了沈陽冰川動物樂園。這個動物園以其獨特的冰川主題和豐富多樣的動物種類而聞名。一走進動物園,顧傾城和陳曉陽彷彿置身於一個冰雪世界,周圍是一片片潔白的雪地和晶瑩剔透的冰雕。他們看到了可愛的企鵝、憨厚的北極熊、敏捷的北極狐等各種珍稀動物,這些動物在模擬的冰川環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給人們帶來了無儘的歡樂和驚喜。
顧傾城和陳曉陽懷著滿心的期待,再次踏上了這片充滿曆史底蘊和自然風光的土地——遼寧省沈陽三農博覽園。
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彷彿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每一處景點都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他們漫步在博覽園的小徑上,欣賞著古老的農具、傳統的手工藝品以及各種農業文化展示,感受著農耕文明的獨特魅力。
緊接著,他們來到了遼寧省沈陽清福陵。這座宏偉的陵墓建築坐落在一片寧靜的山林之中,四周環繞著鬱鬱蔥蔥的樹木,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顧傾城和陳曉陽沿著神道緩緩前行,道路兩旁的石像生栩栩如生,彷彿在守護著這座陵墓的安寧。他們穿過大紅門,進入了陵寢的核心區域,眼前的建築氣勢恢宏,令人歎為觀止。
在清福陵的遊覽過程中,顧傾城和陳曉陽不僅領略了古代皇家陵墓的建築藝術,還深入瞭解了清朝的曆史文化。這次的旅行讓他們對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他們的創作帶來了更多的靈感。
顧傾城和陳曉陽再次踏上了這片熟悉的土地,他們的目的地是遼寧省沈陽的愛新覺羅皇家博物院。這座博物院承載著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底蘊,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探尋。
走進博物院,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精美的文物陳列在展櫃中,每一件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顧傾城和陳曉陽漫步其中,細細品味著這些珍貴的曆史遺跡,感受著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
離開愛新覺羅皇家博物院後,他們又來到了沈飛航空博覽園。這裡展示了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曆程和成就,讓人對航空領域充滿了敬畏和嚮往。
博覽園內,各種飛機模型和實物讓人目不暇接。顧傾城和陳曉陽興奮地參觀著,瞭解著每一架飛機的特點和背後的故事。他們不禁感歎科技的進步和人類的智慧,同時也為祖國的航空事業感到驕傲。
顧傾城與陳曉陽二人,懷著一份對曆史的崇敬與對自然的嚮往,再次踏上了前往盛京故地的旅程。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正是坐落於遼寧省沈陽市東郊天柱山上的清福陵——那片沉睡著清太祖努爾哈赤與孝慈高皇後葉赫那拉氏的皇家陵寢。
當他們的身影再次出現在福陵的紅牆之外,心中湧起的是比初訪時更為深沉的感觸。秋日的陽光,帶著幾分澄澈與暖意,透過層疊的鬆柏枝葉,在古老的石板路上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天柱山雖不似名山大川那般巍峨險峻,卻因其承載的厚重曆史而顯得氣度不凡,蜿蜒起伏的山勢,恰似一條靜臥的巨龍,守護著這片靜謐肅穆的聖地。
他們沿著古樸的神路緩緩前行,腳下的每一塊青石板,都彷彿在低聲訴說著三百多年前的風雲變幻。兩側的石像生——石獅、石馬、石象、石駱駝等,依舊忠實地佇立著,曆經風雨侵蝕,它們的輪廓或許已不如當年那般清晰,但其身上蘊含的威嚴與肅穆,卻絲毫未減。顧傾城輕輕拂過一尊石馬的鬃毛,指尖傳來冰涼而粗糙的觸感,那是時光留下的印記。陳曉陽則舉目遠眺,試圖從這排列有序的石像生中,解讀出當年皇家儀仗的赫赫聲威。
走過石象生,便是那座橫跨於神橋之上的石拱橋。橋下的玉帶河,秋水潺潺,清澈見底,倒映著藍天白雲,也倒映著橋上行人的身影,恍若一幅流動的畫卷。他們並肩站在橋上,聽著潺潺的水聲,感受著山間微涼的清風,心中一片寧靜。
穿過欞星門,迎麵而來的便是碑亭。碑亭內,那座巨大的“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巍然矗立,碑文中記載著努爾哈赤的豐功偉績。顧傾城駐足良久,細細品讀著那些早已褪色的文字,試圖透過冰冷的石碑,觸控到那位開國君主叱吒風雲的一生。陳曉陽則對碑亭的建築結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飛簷翹角,雕梁畫棟,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清代早期建築的雄渾與大氣。
繞過碑亭,穿過滌器房、省牲亭等附屬建築,他們便來到了方城。方城是福陵的主體建築部分,四角各有一座角樓,高大雄偉,氣勢恢宏。正門隆恩門上方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朱漆大門上的銅釘,曆經歲月滄桑,依舊閃爍著金屬的光澤。他們拾級而上,推開沉重的大門,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阻隔,進入了一個塵封已久的世界。
方城內,隆恩殿、東西配殿等建築錯落有致。隆恩殿作為祭祀的主要場所,更是富麗堂皇。殿內的梁柱上雕刻著精美的龍紋,雖曆經修繕,但那份皇家氣派依然可見。顧傾城與陳曉陽靜靜地站在殿中,想象著當年祭祀時的莊嚴肅穆場麵,香火繚繞,禮樂齊鳴,百官朝拜,那該是何等的盛況。
從方城的明樓俯瞰下去,整個福陵的景色儘收眼底。層巒疊嶂的天柱山,鬱鬱蔥蔥的鬆柏,蜿蜒曲折的神路,以及那紅牆黃瓦的建築群,構成了一幅壯麗而和諧的畫麵。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福陵的每一寸土地上,為這座古老的陵寢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更添了幾分神秘與悠遠。
顧傾城與陳曉陽相視一笑,他們知道,每一次來到這裡,都會有新的發現與感悟。福陵不僅僅是一座陵墓,它更是一段曆史的見證,一部凝固的史書,承載著太多的故事與記憶。他們的再次到訪,不僅僅是為了欣賞這裡的自然風光與建築藝術,更是為了在這片靜謐的土地上,與曆史對話,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力量與溫度。天柱山依舊,福陵永存,而他們心中的那份敬畏與感慨,也將隨著這次重訪,愈發深刻而綿長。
顧傾城與陳曉陽的身影,再次出現在了遼寧省沈陽市那片令他們魂牽夢繞的輝山之上。時序已是深冬,一場初雪剛剛造訪,為這座北方的名山披上了一襲素淨的銀裝,“晴雪”之景,此刻正淋漓儘致地展現著它獨有的魅力。
凜冽的寒風似乎也被這晴日雪景的壯美所馴服,隻是輕輕拂過,揚起細碎的雪沫,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天空是那種洗練過的湛藍,純淨得沒有一絲雲彩,彷彿一塊巨大的藍寶石,溫柔地覆蓋著這片潔白的世界。陽光慷慨地灑下,照耀在無垠的雪原上,反射出耀眼卻不刺眼的光輝,將每一道山坳、每一株矮鬆都勾勒得清晰而生動。
顧傾城深吸了一口清冽的空氣,那空氣帶著雪的甘甜與山的清寂,瞬間滌蕩了肺腑,也讓她因旅途而生的些許疲憊煙消雲散。她微微眯起眼,望著遠處連綿起伏、被白雪覆蓋的山巒,它們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靜謐而聖潔,彷彿沉睡的巨龍,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曉陽,你看,”她輕聲喚道,聲音裡難掩激動與讚歎,“還是這裡的雪,最有味道。這晴雪,比之江南的煙雨朦朧,又是另一種蕩氣回腸的美。”
陳曉陽站在她身側,目光同樣被眼前的景緻所吸引。他記得上次來時,或許是春或秋,輝山另有一番蒼翠或斑斕的景緻,但此刻的“晴雪”,卻有一種滌蕩心靈的力量。他伸出手,接住一片從枝頭偶爾飄落的雪花,感受著那瞬間的冰涼與融化。“是啊,”他應道,聲音裡帶著一絲感慨,“‘輝山晴雪’,果然名不虛傳。這雪後的晴天,把整個山都照亮了,也把人心都照亮了。”
他們沿著被白雪覆蓋的山路緩緩前行,腳下發出“咯吱咯吱”的悅耳聲響,在這寂靜的山間顯得格外清晰。路旁的矮鬆掛滿了蓬鬆的雪團,如同精美的霧凇,偶爾有幾隻不怕冷的山雀在枝頭跳躍,抖落一片雪粉,為這寧靜的畫麵增添了幾分生氣。遠處的城市輪廓在雪後顯得格外清晰,與這純淨的山野形成了鮮明而和諧的對比。
顧傾城停下腳步,從隨身的包裡取出相機,想要將這眼前的美景定格。她調整著角度,試圖捕捉到光線、雪景與遠山最完美的結合。陳曉陽則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她專注的側臉,在雪光的映襯下,她的笑容顯得格外明媚。他知道,這片土地,這輝山晴雪,不僅吸引著他們的目光,更牽動著他們心中那份對自然之美的共同嚮往與熱愛。
“真好,”顧傾城放下相機,滿足地歎了口氣,“又能和你一起來到這裡,看到這樣的景色。感覺所有的煩惱都被這白雪覆蓋,被這陽光碟機散了。”
陳曉陽走上前,輕輕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些涼,他便用掌心將其包裹住。“嗯,以後我們還要一起來,看遍輝山的四季,看不同時節的風景。”他望著她的眼睛,認真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