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拜師修煉下山 > 第22章 回龍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拜師修煉下山 第22章 回龍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秋意漸濃,層林儘染的時節,顧傾城與陳曉陽這對老友,再次踏上了前往遼寧省本溪市鐵刹山風景區的旅程。車子沿著蜿蜒的山路緩緩而上,窗外的景緻如同一幅流動的油畫,從山腳的鬱鬱蔥蔥,逐漸過渡到山腰的紅黃相間,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草木清香與泥土的芬芳,深吸一口,沁人心脾。

“記得上次來,還是五年前的夏天,”陳曉陽握著方向盤,側頭看向身旁的顧傾城,眼中帶著幾分懷念,“那時候你還說,鐵刹山的雲霧最是變幻莫測,像個害羞的姑娘。”

顧傾城莞爾一笑,目光投向遠處雲霧繚繞的山巔,輕聲道:“是啊,時光過得真快。不過,鐵刹山的韻味,似乎一點沒變,反而因這秋景,更添了幾分雄渾與詩意。”她記得,鐵刹山不僅是東北道教的發源地,更以其奇山、秀水、古洞、異樹而聞名遐邇。傳說中的“八寶雲光洞”更是充滿了神秘色彩,引得無數遊人探訪。

車子終於抵達景區入口,兩人下了車,頓感一股清爽的山風拂麵而來,驅散了旅途的疲憊。抬頭望去,鐵刹山主峰——海拔912.9米的“原始頂”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一位身披輕紗的仙人,莊嚴肅穆。山腳下的石階蜿蜒而上,彷彿一條通往仙境的雲梯,兩旁的楓樹、柞樹、鬆樹等各色樹木,葉子或紅似火,或黃如金,或綠如墨,五彩斑斕,交相輝映,將整個山穀裝點得如詩如畫。

“走吧,傾城,我們今天爭取爬到原始頂,去看看那傳說中的雲海日出……雖然現在是上午了,但雲海應該還在。”陳曉陽興致勃勃地提議,率先踏上了石階。

顧傾城笑著跟上,腳下的落葉發出“沙沙”的聲響,與遠處偶爾傳來的鳥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自然和諧的樂章。沿途,他們不時停下腳步,欣賞著那些奇形怪狀的岩石:有的像昂首嘶鳴的駿馬,有的像展翅欲飛的雄鷹,有的則像靜坐參禪的老僧,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山間的清泉潺潺流淌,水質清澈見底,水底的鵝卵石圓潤光滑,偶爾還有幾條小魚在水中嬉戲,給這靜謐的山林增添了幾分生機與靈動。

行至半山腰,一座古樸的道觀掩映在綠樹叢中,飛簷翹角,雕梁畫棟,透著一股濃濃的道家氣息。兩人走進道觀,香火不算鼎盛,卻也清雅寧靜。一位須發皆白的道長正坐在殿前的石凳上閉目養神,神情淡然。他們沒有打擾,隻是默默參觀了片刻,便繼續向上攀登。

越往上走,山路越發陡峭,雲霧也越發濃重起來。剛才還清晰可見的景物,轉眼間便被乳白色的濃霧籠罩,隻留下近處模糊的樹影和腳下濕滑的石階。顧傾城不禁想起陳曉陽剛才的話,這鐵刹山的雲霧,果然名不虛傳,時而輕盈如紗,時而濃密如濤,讓人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分不清是人間還是天上。

“小心點,路滑。”陳曉陽伸出手,想要扶顧傾城一把。

顧傾城微微一笑,輕輕搖了搖頭:“沒事,我能行。”她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帶著一絲涼意和濕潤,更加清新宜人。

又經過一番努力攀爬,兩人終於氣喘籲籲地登上了原始頂。站在山巔的觀景台上,極目遠眺,隻見腳下雲海翻騰,波濤洶湧,一座座山峰在雲海中時隱時現,宛如海中的島嶼,壯觀至極。剛才還縈繞在身邊的濃霧,此刻竟在他們腳下,這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讓所有的疲憊都煙消雲散。

“太美了!”顧傾城忍不住感歎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激動,“難怪古人會說‘鐵刹山高,離天三尺三’,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陳曉陽站在她身旁,臉上也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是啊,每次來鐵刹山,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它的美,不僅在於其自然風光的雄奇秀麗,更在於其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那份寧靜致遠的道家意境。”

兩人並肩站在山巔,任憑山風吹拂著長發,眺望著眼前壯麗的雲海奇景,心中都充滿了寧靜與愜意。這一次重遊鐵刹山,不僅讓他們領略了秋日鐵刹山的絕美風光,更讓他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安寧與放鬆。他們知道,這份美好的記憶,將會永遠珍藏在彼此的心中,成為日後回味無窮的談資。

顧傾城與陳曉陽二人,懷著一份對往昔的追憶與對禪意的嚮往,再次踏上了前往遼寧省本溪市雙龍禪寺的旅程。

車子沿著蜿蜒的山路緩緩上行,窗外的景緻漸漸褪去了城市的喧囂,染上了幾分山林的清幽。秋意漸濃,楓葉如火,層林儘染,將雙龍禪寺所在的山巒裝點得如詩如畫。空氣中彌漫著草木與泥土的清新氣息,深吸一口,沁人心脾,彷彿連呼吸都變得沉靜下來。

遠遠地,雙龍禪寺的輪廓便在層巒疊嶂間若隱若現。飛簷翹角,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更顯古樸莊嚴。時隔數年,故地重遊,兩人心中都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親切感。

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山路拾級而上,耳畔是清脆的鳥鳴和潺潺的溪流聲,偶爾夾雜著遠處寺廟傳來的隱約鐘聲,滌蕩著心靈的塵埃。山路兩旁,古鬆蒼勁,怪石嶙峋,每一處都透著歲月的沉澱與自然的鬼斧神工。顧傾城不禁放慢了腳步,目光掃過那些熟悉的景緻,彷彿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都承載著過往的記憶。

陳曉陽則顯得更為沉靜,他雙手插在口袋裡,目光悠遠,似乎在感受著這方山水的靈氣。他記得上次來時,寺裡的老住持還曾與他們品茗論禪,如今不知老住持身體是否康健。

終於,來到了寺廟山門前。“雙龍禪寺”四個鎏金大字,筆力遒勁,莊嚴肅穆。山門上的彩繪雖曆經風雨,卻依舊色彩斑斕,講述著古老的傳說。兩位身著素色僧袍的小沙彌正在打掃門前的落葉,見有客人到來,合十行禮,臉上帶著靦腆而真誠的微笑。

踏入山門,便是開闊的前殿。香火繚繞,檀香嫋嫋,空氣中彌漫著濃鬱而純淨的香氣。幾位香客正虔誠地跪拜,口中念念有詞,神情專注而寧靜。顧傾城與陳曉陽也各自請了香,在香爐前恭敬地插上,雙手合十,默默許願。他們的心願或許不同,但那份對平安、對心靈寧靜的祈盼卻是相通的。

穿過前殿,沿著迴廊往裡走,便是寺廟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寶殿巍峨壯觀,雕梁畫棟,氣勢恢宏。殿內供奉著莊嚴的佛像,金身璀璨,法相慈祥。顧傾城站在殿下,仰望著佛像,心中頓生敬畏與平和。陳曉陽則細細觀賞著殿外的木雕與石刻,讚歎著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

他們沿著寺廟的中軸線慢慢遊覽,天王殿、觀音閣、藏經樓……每一座建築都獨具特色,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寺內的庭院小巧雅緻,幾株名貴的花木修剪得錯落有致,石桌石凳點綴其間,可供香客遊人休憩。

走到寺廟的後山,有一處觀景台。站在台上遠眺,群山連綿,雲霧繚繞,本溪市的城區也隱約可見。山風吹拂,衣袂飄飄,顧傾城深吸一口氣,隻覺得心曠神怡。陳曉陽拿出手機,拍下了這壯麗的景色,也拍下了顧傾城在風中微笑的側影。

“還記得上次我們來,也是在這裡,你說這裡的風景能讓人忘記所有煩惱。”陳曉陽輕聲說道。

顧傾城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懷念:“是啊,時間過得真快。但這裡的寧靜和莊嚴,似乎一點都沒變。”

兩人相視一笑,無需更多言語。雙龍禪寺於他們而言,不僅僅是一座古老的寺廟,更像是一個可以安放心靈的港灣。每一次到來,都能讓他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寧靜,洗滌內心的浮躁。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雙龍禪寺的紅牆黃瓦上,為這座古老的寺廟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顧傾城和陳曉陽依依不捨地告彆了寺廟,踏上了歸途。車窗外,雙龍禪寺漸漸遠去,但那份內心的平和與寧靜,卻久久地留在了他們心中。他們知道,隻要心中有這份嚮往,他們還會再次來到這裡。

顧傾城與陳曉陽,這對似乎總與山水有著不解之緣的夥伴,此刻又並肩站在了遼寧省本溪市那片令人心馳神往的土地上。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是素有“遼東小桂林”美譽的虎穀峽景區。

當他們的腳步再次踏上這片充滿自然野趣的土地,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熟悉的清新與期待。或許是憶起了過往一同探幽尋勝的點滴,兩人相視一笑,眼中都閃爍著對即將到來的旅程的憧憬。

虎穀峽景區,如同一幅被時光精心雕琢的潑墨山水畫,在他們眼前徐徐展開。遠遠望去,連綿的青山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帶著幾分神秘,幾分雄奇。那黛色的山巒,層次分明,彷彿是大自然用粗獷的筆觸勾勒出的磅礴輪廓。

他們沿著蜿蜒的山路拾級而上,腳下的石階時而平緩,時而陡峭,每一步都像是在與這片古老的土地進行著親密的對話。山路兩旁,是鬱鬱蔥蔥的林木,枝葉繁茂,遮天蔽日,陽光透過葉隙,灑下斑駁的光影,在地上織就出一幅幅流動的圖案。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更添了幾分山林的幽靜與生機。

顧傾城不禁深吸一口氣,那空氣中混雜著草木的清香、泥土的芬芳,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水汽,沁人心脾,讓人心曠神怡。她側耳傾聽,似乎能聽到山風拂過樹梢的低語,能聽到遠處溪流潺潺的歡唱。

陳曉陽則顯得更為興奮,他不時停下腳步,指點著遠處的奇峰異石,眼中閃爍著探索的光芒。“你看那邊,”他指著一座形狀奇特的山峰,“像不像一隻蓄勢待發的猛虎?難怪叫虎穀峽!”

顧傾城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那山峰巍峨聳立,崖壁陡峭,頂部的岩石輪廓在雲霧中勾勒出幾分虎嘯山林的威猛氣勢,栩栩如生,不禁讓人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隨著他們不斷深入,虎穀峽的景緻愈發迷人。時而可見深潭碧綠,水平如鏡,倒映著藍天白雲,奇峰綠樹,分不清哪裡是天,哪裡是水;時而可見飛瀑流泉,從崖壁上奔湧而下,如銀練垂空,水聲轟鳴,氣勢磅礴,濺起的水花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美麗的彩虹。

他們或駐足觀賞,沉醉於這壯麗的山水畫卷之中;或輕聲交談,分享著內心的感受與發現;或拿出相機,定格下這一個個美麗的瞬間。每一處轉角,似乎都有新的驚喜在等待著他們,每一塊奇石,每一泓清泉,都訴說著虎穀峽獨特的故事。

再次來到虎穀峽,對顧傾城和陳曉陽而言,不僅僅是故地重遊,更像是一次與老友的重逢,一次心靈的回歸。這裡的山山水水,似乎都承載著他們共同的記憶與情感,每一次呼吸,每一次遠眺,都讓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又加深了幾分。他們知道,在虎穀峽的懷抱裡,還有更多的美景,更多的奧秘,等待著他們去探尋,去感受。

秋日的陽光帶著一絲慵懶的暖意,灑在遼寧省本溪市那片熟悉的土地上。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站在回龍湖的岸邊,望著眼前這幅闊彆已久的畫卷,心中都湧起幾分感慨與寧靜。

時隔數年,他們又一次踏上了這片讓他們魂牽夢縈的地方。回龍湖,這個名字在他們心中分量不輕,或許是因為這裡曾留下過他們共同的足跡,或許是因為這裡的湖光山色總能洗滌內心的喧囂。

湖水依舊清澈,宛如一塊巨大的碧玉鑲嵌在群山之間,微風拂過,湖麵泛起粼粼波光,陽光跳躍其上,像無數碎金在閃爍。遠處的山巒,層林儘染,楓葉的火紅、黃櫨的橙黃、鬆柏的蒼翠,交織在一起,濃墨重彩,如詩如畫,倒映在湖水中,使那碧綠的湖水也染上了幾分斑斕的色彩。

顧傾城輕輕吸了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水汽和淡淡的草木清香,沁人心脾。她側頭看向身旁的陳曉陽,他正凝望著遠方的湖心島,眼神中帶著一絲悠遠的回憶。“還記得嗎?”顧傾城輕聲問道,“上次我們來,也是這樣的秋天,你還差點在湖邊濕了鞋。”

陳曉陽聞言,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轉過頭來,眼中帶著幾分寵溺:“怎麼不記得,某人還笑我笨手笨腳,結果自己拍照時差點摔進湖裡。”

兩人相視一笑,那些塵封的記憶彷彿就在昨天,清晰而溫暖。他們沿著湖邊的棧道緩緩前行,腳下是木質棧道發出的輕微“咯吱”聲,耳邊是秋風拂過樹葉的沙沙聲,以及遠處偶爾傳來的幾聲清脆鳥鳴。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而美好。

他們聊著近況,聊著那些分彆的日子裡發生的點點滴滴,也聊著對未來的期許。回龍湖的靜謐彷彿給了他們一個隔絕世俗紛擾的結界,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好好感受彼此的陪伴,感受這份難得的悠閒與愜意。

湖麵上,偶爾有幾隻野鴨悠閒地遊過,留下一圈圈漣漪;遠處的湖灣處,幾艘小船靜靜地泊著,像沉睡的搖籃。陽光漸漸西斜,將天空染成了溫暖的橘紅色,也為遠山近水都鍍上了一層柔和的光暈。

顧傾城停下腳步,張開雙臂,感受著這份秋日的饋贈,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陳曉陽站在她身後不遠處,靜靜地看著她的背影,心中充滿了平和與幸福。

又來到回龍湖,不僅僅是故地重遊,更像是一次心靈的回歸。在這裡,他們找到了久違的寧靜,也感受到了彼此心中那份不曾改變的默契與深情。這湖光山色,見證了他們的過去,也將陪伴著他們,走向更遠的未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