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修煉下山 第28章 遼東小黃山
當秋日的暖陽灑滿遼東大地,空氣中帶著一絲清爽的涼意,顧傾城與陳曉陽這對老友,再次踏上了遼寧省丹東市這片熟悉的土地。此行的目的地,正是那橫亙於虎山之上,訴說著千年曆史滄桑的虎山長城。
或許是冥冥中的約定,或許是對這片雄奇山水與厚重曆史的共同眷戀,他們時隔數載,竟又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在這個時節來訪。車子沿著蜿蜒的公路前行,遠遠地,虎山的輪廓便映入眼簾,而那依山而築、宛如巨龍脊背般的長城遺跡,更是在層林儘染的秋色中若隱若現,牽引著他們的心緒。
停下車,深吸一口山間清冽的空氣,夾雜著泥土與草木的芬芳,顧傾城不禁感歎:“曉陽,還記得嗎?上次我們來,好像也是這樣的天氣,隻是那時的樹葉剛開始泛黃,如今卻是濃墨重彩,美得更不像話了!”
陳曉陽望著前方那道古老的城牆,眼中滿是感慨:“是啊,時光過得真快。但這長城,卻依舊矗立在這裡,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見證著歲月的流轉。每一次來,都感覺它在向我們低語著不同的故事。”
他們沿著新鋪的石板路拾級而上,道路兩旁,楓葉如火,銀杏似金,鬆柏更顯蒼翠,五彩斑斕的秋葉將虎山裝點得如詩如畫。偶爾有秋風拂過,捲起幾片落葉,在空中打著旋兒,緩緩飄落,為這古樸的長城增添了幾分靈動與詩意。
越往上走,長城的遺跡越發清晰。那些斑駁的城磚,有的已經風化,留下了歲月侵蝕的痕跡;有的上麵還能依稀看到當年工匠們留下的鑿刻印記。垛口、瞭望孔、馬道……雖不複當年的完整與輝煌,但那份雄渾與威嚴,卻絲毫未減。顧傾城伸出手,輕輕觸控著冰涼而粗糙的城磚,彷彿能感受到千年前戍邊將士們掌心的溫度,能聽到那金戈鐵馬、鼓角爭鳴的回響。
“你看這山勢,”陳曉陽指著前方蜿蜒起伏的山脈,“虎山長城依山就勢,建在陡峭的山脊之上,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古人的智慧和毅力,真是令人歎服。”他眺望著遠方,丹東市區的輪廓在薄霧中若隱若現,鴨綠江如一條碧綠的絲帶,靜靜地流淌,對岸便是異國風光。“這裡不僅是軍事要塞,更是見證了多少曆史的風雲變幻啊。”
顧傾城站在一處較高的敵樓上,極目遠眺。江山如畫,秋色無邊。她想起了第一次來這裡時的激動與好奇,而如今,更多的是一種沉靜的思考與對曆史的敬畏。“是啊,每一塊磚,每一段牆,都承載著太多的記憶。我們今天能站在這裡,觸控到曆史的脈搏,真是一種幸運。”
他們一路走走停停,時而駐足凝視,時而低聲交談,時而拿出手機拍下這秋日長城的壯麗景色。遇到陡峭的路段,兩人互相攙扶,彷彿又回到了多年前那次共同的旅行,那份默契與情誼,在古老長城的見證下,愈發深厚。
山風吹拂著他們的頭發,也吹散了些許攀登的疲憊。當他們終於登上虎山長城的製高點時,整個丹東的美景和鴨綠江的風光儘收眼底。夕陽的餘暉灑在古老的城牆上,給它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更顯得雄渾而壯麗。
“真好,”顧傾城深吸一口氣,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又一次和你一起來到這裡,感覺還是那麼棒。”
陳曉陽笑著點頭:“下次,我們或許可以選一個春天來,看看虎山長城山花爛漫的樣子。”
“一言為定!”
古老的虎山長城,在秋日的餘暉中靜默矗立。而顧傾城與陳曉陽的身影,也成為了這曆史畫卷中一抹流動的、溫暖的色彩。他們的再次到訪,不僅是對美景的追尋,更是對曆史的回望,對友誼的珍視,以及對那份共同記憶的美好延續。這一次的虎山長城之行,又將成為他們生命中一段難忘的篇章。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顧傾城與陳曉陽這對好友,再次踏上了前往遼寧省丹東市天橋溝森林公園的旅程。或許是對這裡層林儘染的秋景念念不忘,或許是想在繁忙的生活中尋得一片靜謐,他們帶著滿心的期待,車子緩緩駛入了這片被譽為“遼東小黃山”的人間仙境。
一下車,清新的空氣夾雜著泥土與鬆針的芬芳撲麵而來,瞬間滌蕩了旅途的疲憊。相較於上一次的初遇,天橋溝在這個季節更顯成熟與斑斕。遠處的山巒不再是單一的蒼翠,而是被大自然這位丹青妙手潑灑上了赤橙黃綠青藍紫,彷彿一幅巨大的油畫在眼前徐徐展開,濃烈而不豔俗,絢爛而又和諧。
顧傾城深吸一口氣,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曉陽,你看!這裡的秋天,比我們上次來美太多了!”她指著遠處那一片片如火如荼的楓葉林,紅得似火,豔若雲霞,彷彿燃燒著的生命熱情。
陳曉陽也早已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他拿起相機,不住地按下快門,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瞬間。“是啊,真是‘霜葉紅於二月花’,名不虛傳!每一次來,天橋溝都給我不一樣的驚喜。”他笑著回應,目光掃過層疊的山巒和清澈的溪流,“我們先去‘百瀑峽’走走吧?我記得那裡的水特彆清澈,秋天的瀑布應該另有一番風味。”
兩人沿著蜿蜒的木棧道緩緩前行,腳下是厚厚的落葉,踩上去發出“沙沙”的聲響,像是大自然奏響的迎賓曲。身旁,各色樹木錯落有致,有的葉子已經完全變紅,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有的則黃得透亮,如同陽光灑下的碎片;還有的依然青翠,點綴其間,更顯生機盎然。偶有幾片調皮的葉子,掙脫了樹枝的懷抱,在空中打著旋兒,輕盈地飄落,為這靜謐的山林增添了幾分靈動。
沿途,彩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不知名的小鳥在枝頭婉轉啼鳴,清脆的歌聲在山穀間回蕩。他們時而駐足觀賞,驚歎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時而低聲交談,分享著內心的喜悅與感悟。顧傾城不時停下腳步,拾起一片形狀奇特、顏色豔麗的葉子,小心翼翼地夾進隨身攜帶的書裡,彷彿要將這天橋溝的秋天永遠珍藏。
行至百瀑峽,果然如陳曉陽所說,秋水潺潺,瀑布雖不及夏季那般磅礴,卻多了一份娟秀與靈動。清澈的泉水從紅褐色的岩石上跌落,濺起細碎的水花,在陽光的照射下,偶爾還能看到一道小小的彩虹,如夢似幻。水流撞擊岩石的聲音,清脆悅耳,與林中的鳥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動人的自然交響樂。
他們找了一塊光滑的岩石坐下,靜靜地聽著水聲,感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愜意。顧傾城望著遠處層林儘染的山峰,輕聲說道:“真希望時間能慢一點,讓我們能多感受一會兒這裡的美好。”
陳曉陽放下相機,深有同感地點點頭:“是啊,天橋溝就像一個能讓人忘記煩惱的世外桃源。每次來到這裡,都覺得心靈被淨化了。”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斑斕的山林上,為天橋溝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顧傾城和陳曉陽依依不捨地踏上了歸途,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這一次的天橋溝之行,不僅讓他們欣賞到了醉人的秋景,更讓他們的友誼在這片美麗的山水間得到了升華。他們約定,下一個秋天,還要再來天橋溝,再來赴這場與大自然的美麗約會。
顧傾城與陳曉陽這對好友,時隔數載,懷著一份對曆史的崇敬與對故地的些許眷戀,再次踏上了遼寧省丹東市這片熱土。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依舊是那座橫亙在鴨綠江上、見證了無數風雨的斷橋。
當他們並肩站在斷橋入口,午後的陽光灑在鏽跡斑斑的鋼鐵橋身,給冰冷的建築鍍上了一層溫暖而略帶滄桑的金色。江風拂麵,帶著一絲江水特有的濕潤氣息,也彷彿帶來了遙遠年代的回響。顧傾城微微眯起眼,望著橋儘頭那截斷壁殘垣,以及對岸隱約可見的異國風光,輕聲感歎:“時間過得真快,還記得上一次來,我們還是懵懂的學生,如今再來,心境已大不相同。”
陳曉陽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橋頭矗立的紀念碑和那些記載著曆史的浮雕,點頭附和:“是啊,每一次來,都有新的感觸。這座橋,不僅僅是一座橋,它更像是一位沉默的曆史老人,承載著太多的故事與情感。”
他們緩步走上橋麵,腳下的鐵板隨著腳步發出沉穩的“咚咚”聲,彷彿在與曆史對話。橋兩側的護欄上,那些密集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無聲地訴說著當年那場戰爭的慘烈與悲壯。顧傾城伸出手,輕輕觸控著一處被歲月磨蝕卻依舊猙獰的彈痕,指尖傳來冰冷而粗糙的觸感,讓她心頭一震,彷彿能感受到當年炮火紛飛的緊張與殘酷。
陳曉陽則被橋上陳列的一些老照片和實物展品吸引住了。他駐足在一張記錄著斷橋通車與被炸場景的黑白照片前,久久凝視。照片上,曾經完整的橋梁車水馬龍,一派繁榮;而另一張照片裡,橋梁中段被炸毀,鋼梁扭曲變形,江水奔騰而過,景象慘烈。“你看這裡,”他指著照片對顧傾城說,“從連線到斷裂,再到如今成為象征和平與警示的紀念地,這座橋的命運,真是跌宕起伏。”
江麵上,偶爾有遊船緩緩駛過,遊客們的歡聲笑語隨風飄來,與橋上肅穆的氛圍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對比。顧傾城望著遠處丹東市區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再回頭看看身後的斷橋,心中感慨萬千:“正是因為有了當年的犧牲與奉獻,纔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安寧啊。這斷橋,提醒著我們要銘記曆史,珍惜當下。”
陳曉陽讚同地點點頭:“沒錯。它連線的不僅僅是兩岸的土地,更是過去與現在,是悲傷與希望。我們今天重遊此地,不僅僅是懷舊,更是為了從曆史中汲取力量,思考未來。”
他們繼續向前走去,走到斷橋的儘頭,憑欄遠眺。鴨綠江的水靜靜流淌,對岸的景色在朦朧中若隱若現。江風吹亂了他們的頭發,也吹散了些許心頭的沉重。顧傾城拿出手機,與陳曉陽並肩站在斷壁前,拍下了一張合影。照片中,他們身後是曆經滄桑的斷橋,麵前是奔流不息的江水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走吧,”顧傾城收起手機,臉上露出一絲釋然的微笑,“回去吧,帶著這份感悟,好好生活。”
陳曉陽點頭,兩人相視一笑,轉身沿著來時的路慢慢走回。斷橋依舊矗立在那裡,沉默而莊嚴,但此刻在他們心中,它不再僅僅是一座冰冷的建築,而是一段鮮活的曆史,一份沉甸甸的記憶,一種激勵人前行的力量。這次重遊,讓他們對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對和平有了更真切的體會。
金秋時節,天高雲淡,顧傾城與陳曉陽這對好友,再次踏上了尋訪美景的旅程。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是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境內,素有“遼東小黃山”美譽的天橋溝景區。
車子沿著蜿蜒的山路緩緩駛入景區,窗外的景緻便如一幅緩緩展開的水墨長卷,漸漸清晰,也漸漸濃豔起來。久聞天橋溝秋色絢爛,如今身臨其境,才知傳言不虛。漫山遍野的楓樹、柞樹、樺樹,彷彿被大自然這位最頂級的畫師潑上了七彩的顏料,殷紅、橙黃、明黃、翠綠、深褐……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將山穀裝扮得如詩如畫,熱烈而奔放。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草木清香和一絲若有若無的野果甜意,深吸一口,沁人心脾。
顧傾城一下車,便被眼前這鋪天蓋地的色彩驚得有些失神,她舉起手中的相機,連連按下快門,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角度的美。“曉陽,你看那邊!簡直像燃燒起來了一樣!”她指著遠處一片火紅的楓樹林,興奮地喊道,眼中閃爍著孩童般的驚喜光芒。
陳曉陽笑著走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也不禁感歎:“是啊,‘霜葉紅於二月花’,古人誠不我欺。比起我們上次來,這秋色更盛了幾分,果然是名不虛傳的‘中國楓葉最紅最豔的地方’。”他記得上一次來,似乎是在春夏之交,那時的天橋溝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綠,山清水秀,幽靜怡人;而今秋的天橋溝,則像一位濃妝豔抹的仙子,熱情似火,美得讓人窒息。
兩人沿著景區內的木棧道拾級而上,腳下發出輕微的“咯吱”聲,與林間偶爾傳來的鳥鳴蟲唱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自然和諧的樂章。路邊的野花雖已不是旺季,卻仍有零星的紫色、黃色小花點綴其間,平添了幾分嬌俏。溪水潺潺,清澈見底,倒映著兩岸斑斕的樹影,隨波晃動,煞是好看。
他們走走停停,時而駐足遠眺,欣賞層巒疊嶂、五彩斑斕的壯闊全景;時而俯身細觀,品味一片紅葉的精緻紋理,或是一朵小蘑菇的奇特造型。顧傾城性格活潑,看到奇特的景緻便會拉著陳曉陽一同分享,而陳曉陽則更為沉穩,常常會在一旁靜靜地觀察,然後用他那略帶磁性的嗓音,講述一些關於天橋溝的傳說或是地質風貌,讓這趟旅程更添了幾分趣味和深度。
行至一處觀景台,視野豁然開朗。整個天橋溝的秋景儘收眼底,漫山紅遍,層林儘染,雲霧繚繞其間,恍若仙境。顧傾城張開雙臂,感受著山間微涼的秋風拂過麵頰,深深吸了一口氣,感歎道:“太美了!曉陽,能和你一起再次來到這裡,看到這麼美的景色,真好。”
陳曉陽望著她被秋陽映照得格外明媚的側臉,眼中也滿是笑意:“是啊,好山好水,還有好友相伴,確實是人生一大樂事。天橋溝的美,值得我們一來再來。”
他們在觀景台上靜靜地站了許久,任思緒在這如畫的秋色中徜徉。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將他們的身影拉長,定格成一幅溫馨而美好的畫麵。這一次的天橋溝之行,不僅讓他們領略了秋日盛景的壯麗與秀美,也讓兩人之間的友誼,在這如畫的山水間,愈發深厚。這滿山的紅葉,不僅染紅了山穀,也染紅了他們心中這段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