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拜師修煉下山 > 第32章 遼寧省錦州市古塔公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拜師修煉下山 第32章 遼寧省錦州市古塔公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顧傾城與陳曉陽二人,再次踏上了前往遼寧省錦州市萬佛堂石窟的旅程。或許是冥冥中的召喚,或許是對那片千年石窟藝術的深深眷戀,這一次的重訪,他們心中都帶著幾分熟稔的期待與新的探尋渴望。

當車子駛離繁華的市區,窗外的景緻漸漸染上了北方大地特有的蒼茫與厚重。遠遠地,醫巫閭山的輪廓在天際線上若隱若現,而萬佛堂石窟,便如一位沉默的老者,靜臥在這片山水之間,等待著知音的再次叩訪。

一下車,那股熟悉的、混雜著山野草木清香與曆史塵埃的氣息便撲麵而來。相較於初來時的驚豔與好奇,此次故地重遊,顧傾城和陳曉陽的心境更多了一份沉靜與敬畏。他們沿著蜿蜒的石階拾級而上,耳畔是山風拂過樹梢的沙沙聲,偶爾夾雜著幾聲清脆的鳥鳴,更顯石窟的清幽與寂寥。

“你看,”顧傾城停下腳步,指著一處經過歲月風霜洗禮的岩壁,“上次來的時候,我們隻顧著驚歎佛像的精美,好像沒太注意這些石壁上自然形成的紋理,它們和人工雕琢的佛像,曆經千年,倒像是融為了一體,共同訴說著時光的故事。”

陳曉陽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那些深淺不一的溝壑、斑駁的色彩,與旁邊雕刻的佛像衣袂翩躚的線條相映成趣,彷彿是大自然與人類文明的對話。“是啊,每一次來,都會有新的發現。這裡的每一尊佛像,每一處題記,甚至每一塊石頭,都像是一本厚重的書,等著我們去細細品讀。”

他們首先來到了西區石窟。這裡的“千佛洞”依舊莊嚴肅穆,洞內石壁上,密密麻麻雕刻著大小不一、神態各異的佛像。有的慈眉善目,俯瞰眾生;有的金剛怒目,守護一方。顧傾城駐足在一尊麵帶微笑的佛像前,輕聲道:“還記得嗎?上次我們在這裡討論過這尊佛像的年代風格,這次再看,似乎覺得它的笑容裡,蘊含了更多的寬容與慈悲。”

陳曉陽點頭附和:“環境不同,心境不同,看到的東西自然也不一樣。這些佛像在這深山之中,看過了多少朝代更迭,世事變遷,它們的眼神,彷彿也因此變得更加深邃。”他拿出隨身攜帶的本子和筆,時而仔細描摹著佛像的衣紋細節,時而在本子上記錄下自己的感悟,神情專注而虔誠。

隨後,他們又移步到東區石窟。那塊著名的“元景造像記”碑刻,依然吸引著他們的目光。碑上的文字,雖然曆經風化,有些已模糊不清,但那古樸的書法筆觸,承載著北魏時期的曆史資訊與文化印記,依然散發著無窮的魅力。顧傾城用手指輕輕拂過石碑上的刻痕,彷彿能觸控到千年前工匠們留下的溫度。“每次讀到這些文字,都能感受到古人對於信仰的執著與虔誠。”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石窟的岩壁上,為那些古老的佛像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顧傾城和陳曉陽站在石窟前,望著遠處連綿的群山,久久沒有言語。重遊萬佛堂,不僅僅是對舊地的回訪,更是一次心靈的再洗禮。這裡的石刻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跨越了時空的阻隔,依然能夠深深觸動每一個走近它的人。

“下次,我們或許可以換個季節再來,”顧傾城輕聲說,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看看春天的萬佛堂,被綠意環繞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陳曉陽微微一笑:“好啊,這裡的故事,值得我們一次次來傾聽,一次次來感悟。”

他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新的期盼,緩緩走下石階。萬佛堂石窟的身影,在暮色中漸漸顯得模糊,卻又在他們的心中,愈發清晰而深刻。這次重訪,無疑又為他們關於萬佛堂的記憶,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初夏的午後,陽光帶著恰到好處的暖意,透過層層疊疊的樹葉,在遼寧省錦州市淩河公園的石板路上灑下斑駁的光影。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走在公園入口處,熟悉的親切感撲麵而來。

“記得上次來,還是去年秋天,”顧傾城微微側頭,望著陳曉陽,眼中帶著一絲懷念,“那時候銀杏葉黃得像金子一樣,鋪滿了這條小徑。”

陳曉陽笑著點頭,目光掃過不遠處碧波蕩漾的小淩河,河水在微風中泛起粼粼波光,幾隻野鴨悠閒地在水麵上遊弋,劃出一道道淺淺的水痕。“是啊,時間過得真快。不過夏天的淩河公園也彆有一番風味,你看這滿眼的綠色,多舒服。”

他們沿著河邊的林蔭道慢慢走著,空氣中彌漫著青草、泥土和淡淡的花香混合的清新氣息。道旁的垂柳依依,長長的柳條如同少女的發絲,垂落至水麵,隨風輕輕搖曳,偶爾有調皮的枝條拂過路人的臉頰,帶來一陣輕柔的癢意。不遠處的花壇裡,各色夏花正競相開放,紅的、黃的、粉的,開得熱烈而奔放,引得蜂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嗡嗡作響,為這寧靜的午後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公園裡很是熱鬨,卻又不失和諧。有幾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聚在河畔的涼亭下,或下棋對弈,楚河漢界間,楚河漢界間,每一步都深思熟慮,旁邊還有幾位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發出一兩聲喝彩或惋惜;或手持二胡、京胡,自拉自唱,那悠揚婉轉的戲曲唱腔,韻味十足,引得不少遊人駐足聆聽。不遠處的空地上,一群阿姨們正隨著歡快的音樂跳著廣場舞,她們的動作整齊劃一,臉上洋溢著健康快樂的笑容,充滿了感染力。

孩子們的笑聲更是公園裡最動聽的旋律。他們在家長的看護下,有的在草坪上追逐嬉戲,像一群快樂的小鳥;有的則在旁邊的兒童遊樂區,玩著滑梯、鞦韆,銀鈴般的笑聲此起彼伏,清脆悅耳。

顧傾城和陳曉陽找了一處河邊的長椅坐下,靜靜地看著眼前這幅生動的畫卷。微風拂過,帶來河水的濕潤氣息,也吹散了些許午後的慵懶。

“在這裡待著,感覺所有的煩惱都消失了,”顧傾城輕輕靠在椅背上,閉上眼,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愜意,“真好。”

陳曉陽看著她恬靜的側臉,嘴角也不自覺地彎起一抹溫柔的弧度。“是啊,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這裡就像一個世外桃源。以後,我們要常來。”

他們就這樣靜靜地坐著,時而低聲交談幾句,分享著彼此的心情和對眼前美景的讚歎,時而隻是默默地看著河水靜靜流淌,看著公園裡的人們悠閒自在地活動。陽光依舊溫暖,微風依舊和煦,淩河公園因為他們的到來,也因為這份平和的心境,更添了一份溫馨與美好。這熟悉的地方,因為身邊人的陪伴,每一次到來,都有新的感受和值得珍藏的記憶。

顧傾城和陳曉陽這對好友,時隔數年,又興致勃勃地攜手來到了位於遼寧省錦州市的錦州世博園。

再次踏入這片曾給他們留下美好回憶的園區,彷彿開啟了一幅流動的畫卷。初夏的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溫柔地灑在園區的每一個角落,空氣中彌漫著青草、花卉與濕潤泥土混合的清新氣息。相較於記憶中的模樣,世博園似乎又添了幾分精緻與活力。

他們沿著蜿蜒的步道緩緩前行,兩側是精心修剪的綠植和五彩斑斕的花海。虞美人、薰衣草、波斯菊……競相綻放,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紫的若夢,黃的賽金,引得蜂飛蝶舞,生機勃勃。顧傾城忍不住停下腳步,拿出手機,將這絢爛的色彩與陳曉陽的笑臉一同定格。

耳邊傳來悠揚的背景音樂,混合著遠處噴泉的嘩嘩水聲和遊人的歡聲笑語,構成了一曲輕鬆愉悅的夏日樂章。他們走過標誌性的“水韻之舞”音樂噴泉廣場,巨大的噴泉隨著音樂的節奏變幻出各種姿態,時而婉約,時而激昂,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美麗的彩虹,引得遊人紛紛駐足觀賞,讚歎不已。

不遠處,便是那座宏偉的百花塔。塔身設計獨特,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巨型花朵,高聳入雲。他們相視一笑,默契地走向登塔的入口。拾級而上,每一層都能欣賞到不同的景緻。越往上,視野越發開闊,整個世博園的美景儘收眼底:星羅棋佈的湖泊、造型各異的各國展館、鬱鬱蔥蔥的林木,以及遠處與藍天相接的渤海灣,構成了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海風吹拂,帶著一絲鹹濕的氣息,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他們回憶著上次來時的情景,那時的激動與好奇仍曆曆在目,而今故地重遊,又多了幾分熟悉與親切。陳曉陽指著遠處一片正在建設的區域,興奮地告訴顧傾城:“聽說那裡要新建一個水生植物園,下次我們再來,又有新的看點了!”顧傾城笑著點頭,眼中充滿了期待。

漫步在“國際古生態館”,他們彷彿穿越了時空隧道,與那些曾經統治地球的龐然大物隔空對話。巨大的恐龍骨架模型、栩栩如生的猛獁象複原場景,都讓他們嘖嘖稱奇,感歎生命的神奇與地球的變遷。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為世博園披上了一層溫暖的輕紗。顧傾城和陳曉陽坐在湖邊的長椅上,看著落日的霞光映紅了湖麵,也映紅了彼此的臉龐。他們聊著近況,談著未來,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愜意。

錦州世博園,這座融合了園林藝術、海洋文化、科技展示與生態環保的美麗園區,不僅再次給了他們視覺的盛宴和心靈的放鬆,也讓他們的友誼在共同的體驗與回憶中愈發深厚。他們約定,未來還要一同探尋更多未知的美好。

秋日的午後,陽光帶著一絲慵懶,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遼寧省錦州市古塔公園的紅牆黛瓦之上。顧傾城與陳曉陽並肩站在公園入口,望著那塊鐫刻著“古塔公園”四個遒勁大字的石碑,彼此眼中都漾起幾分熟稔的笑意。這已經是他們第三次攜手來到這裡了,每一次,似乎都有不同的心境與發現。

“還記得第一次來,你非要跟那棵老槐樹比誰高,結果踮著腳尖也隻到它一半的枝椏。”顧傾城率先開口,聲音裡帶著幾分戲謔,目光卻不自覺地飄向園內深處那棵虯枝盤曲、冠蓋如雲的古槐。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葉片,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像一幅流動的畫。

陳曉陽撓了撓頭,臉上泛起一絲微紅,卻也不惱,反而笑著回敬:“那你呢?上次看到賣糖畫的老爺爺,非要買一個最複雜的‘龍鳳呈祥’,結果拿在手裡小心翼翼,生怕化了,最後還是我幫你吃掉了大半。”

兩人相視一笑,往昔的溫馨記憶如同眼前緩緩流淌的護城河河水,溫柔地漫過心田。他們沿著鋪著青石板的小徑慢慢往裡走,腳下發出輕微的“沙沙”聲,與遠處傳來的幾聲清脆鳥鳴交織在一起,格外寧靜。路兩旁,各色秋菊開得正盛,黃的似金,白的像雪,粉的若霞,微風拂過,送來陣陣沁人心脾的幽香。偶爾有幾片調皮的楓葉,掙脫了樹枝的懷抱,打著旋兒飄落下來,恰好落在顧傾城的發間。

陳曉陽眼疾手快地幫她取下,指尖不經意間觸碰到她的發絲,兩人都微微一怔,隨即又恢複了自然。他將那片楓葉夾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裡,笑著說:“留作紀念,這次古塔公園的秋天。”

顧傾城點點頭,目光被不遠處那座巍峨矗立的古塔所吸引。那便是始建於遼代的大廣濟寺塔,曆經千年風霜,依舊挺拔雄偉。塔身的磚石在歲月的侵蝕下略顯斑駁,卻更增添了幾分曆史的厚重感。塔簷上懸掛的風鈴,在風中輕輕搖曳,發出“叮鈴鈴”的悅耳聲響,彷彿在低聲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每次看到這座塔,都覺得特彆震撼。”顧傾城輕聲感歎,“它就像一位沉默的守望者,見證了錦州城的興衰變遷。”

“是啊,”陳曉陽附和道,“也見證了我們……”他的聲音越來越低,眼神卻變得深邃而溫柔,緊緊鎖住顧傾城的目光。

顧傾城的心猛地一跳,臉頰有些發燙,她連忙移開視線,望向塔下悠閒散步的人們。有白發蒼蒼的老者在打太極,一招一式,舒緩沉穩;有年輕的父母推著嬰兒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還有幾個孩童,在草地上追逐嬉戲,清脆的笑聲回蕩在空中。這一派平和安樂的景象,與古塔的滄桑曆史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生動而和諧的畫麵。

他們在塔下的石凳上坐了下來,靜靜地看著眼前的一切。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彼此的陪伴便是最好的慰藉。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驅散了秋日的微涼,也照亮了他們心中對未來的期盼。

“曉陽,”顧傾城忽然開口,“以後,我們每年都來這裡好不好?”

陳曉陽轉過頭,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他用力地點了點頭,握緊了顧傾城的手:“好,每年都來。”

古塔依舊,秋風正好。顧傾城和陳曉陽的身影,在古塔公園的秋色中,被拉得很長很長,成為了這幅美麗畫卷中又一道溫馨而動人的風景。他們知道,這座古塔,這個公園,將繼續見證他們更多的故事,承載他們更多的回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