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拜師修煉下山 > 第47章 永寧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拜師修煉下山 第47章 永寧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秋日的陽光帶著一絲慵懶,灑在遼寧省遼陽市古老的城牆上,也照亮了顧傾城和陳曉陽略顯風塵卻難掩期待的臉龐。時隔數年,他們這對老友又一次攜手踏上了這片既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土地。或許是為了追尋年少時在此留下的青澀足跡,或許是聽聞這座古城近年來煥發出的新顏,亦或是僅僅想在繁忙的生活中覓得一處寧靜,與知己共話當年。他們並肩走在剛下過一場小雨、空氣格外清新的街道上,腳下的青石板路還帶著濕潤的光澤,遠處傳來隱約的市井喧囂,混合著街邊小吃攤飄來的誘人香氣,一切都讓人感到親切而溫暖,彷彿時光在這裡放慢了腳步,正靜靜等待著他們去重新發現和感受。

顧傾城和陳曉陽再次踏上了這片熟悉的土地,他們的目的地是遼寧省遼陽市的清風寺和柳壕河濕地公園。

清風寺,這座古老的寺廟坐落在遼陽市的一個寧靜角落,周圍環繞著青山綠水,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寺廟的建築風格獨特,飛簷鬥拱,氣勢恢宏。顧傾城和陳曉陽漫步在寺廟的庭院裡,感受著那份寧靜與祥和。

離開清風寺後,他們來到了柳壕河濕地公園。這裡是一個自然生態保護區,擁有大片的濕地和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顧傾城和陳曉陽沿著蜿蜒的小徑漫步,欣賞著沿途的美景。清澈的河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兩岸的蘆葦隨風搖曳,彷彿在歡迎他們的到來。

他們在公園裡漫步了很久,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和繁忙,隻有寧靜與美好。顧傾城和陳曉陽深深地陶醉在這片美麗的景色中,心情也變得格外舒暢。

午後的陽光帶著些許慵懶,透過車窗灑在顧傾城微垂的眼睫上,投下一小片溫柔的陰影。她輕輕將額頭抵在微涼的玻璃上,望著窗外飛速倒退的遼陽街景,唇邊不自覺地漾開一抹期待的笑意。身旁的陳曉陽握著方向盤,目光偶爾從路況移開,落在她恬靜的側臉上,眼底也泛起熟悉的暖意。

“還記得上次來,還是三年前的冬天,”陳曉陽打破了車內的寧靜,聲音帶著幾分懷念,“那時館裡人不多,我們在《車馬出行圖》前站了好久,你還說古人的生活真是豪邁。”

顧傾城轉過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怎麼不記得!那壁畫的色彩曆經千年還那麼鮮活,人物的神態栩栩如生,彷彿能聽到馬蹄聲由遠及近。這次聽說館裡又有新的研究成果展示,還有幾幅之前未完全開放的壁畫也對公眾展出了,我可是期待了好一陣子呢。”

說話間,車子已經緩緩駛入遼陽漢魏壁畫館的停車場。這座外觀質樸卻透著厚重曆史感的建築,靜靜地矗立在午後的陽光下,彷彿一位沉默的時光守護者。兩人下了車,並肩走向入口。顧傾城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古老泥土與顏料的淡淡清香。

“走吧,”陳曉陽伸手,很自然地幫她理了理被風吹亂的額發,“讓我們再一次,穿越回那個金戈鐵馬與市井繁華交織的漢魏時代。”

顧傾城笑著點頭,兩人相視一眼,共同邁步走進了這座承載著千年文明密碼的藝術殿堂。館內光線柔和,靜謐無聲,隻有偶爾傳來的講解員低沉的聲音和參觀者們輕微的腳步聲,一切都預示著一場精彩的文化之旅即將開啟。

顧傾城與陳曉陽的身影,再次出現在了遼寧省遼陽市那座熟悉的襄渠公園。

時節或許已是初秋,午後的陽光褪去了盛夏的燥熱,變得柔和而溫暖,透過公園高大的樹木枝葉,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落在他們並肩而行的小徑上。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青草香與若有似無的花香,偶爾夾雜著幾聲清脆的鳥鳴,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而愜意。

他們沿著蜿蜒的小徑緩緩走著,腳下是鬆軟的泥土與零星的落葉,發出輕微的沙沙聲。顧傾城微微側著頭,似乎在欣賞著路旁不知名的野花,又像是在感受著這份久違的閒適。陳曉陽則目光溫和,時而看看前方,時而落在身邊的顧傾城身上,嘴角噙著一抹淺淺的笑意。

不遠處,襄渠的水靜靜流淌,陽光灑在水麵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層碎金。偶有微風拂過,吹起一圈圈漣漪,也吹動了顧傾城額前的幾縷發絲。她抬手將發絲捋到耳後,動作輕柔自然。

公園裡已有不少遊人,有白發蒼蒼的老者在悠閒地打著太極,一招一式,舒緩從容;有年輕的父母推著嬰兒車,逗弄著車裡咯咯直笑的孩子;還有三五成群的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圍坐在草坪上,低聲交談著,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這一切,都構成了一幅生動而和諧的生活畫卷。

“記得上次來,還是春天呢,”顧傾城輕聲開口,打破了片刻的寧靜,聲音溫婉動聽,“那時候這裡的柳樹剛發芽,嫩黃嫩黃的,特彆好看。”

陳曉陽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回憶的光芒:“是啊,時間過得真快。不過,秋天的襄渠公園,也彆有一番韻味。你看這楓葉,已經開始泛紅了。”他指向不遠處一叢楓樹,幾片葉子果然已染上了深深的橘紅。

他們相視一笑,繼續往前走去。或許是在討論著剛剛看過的一場電影,或許是在規劃著下一次的旅行,又或許,隻是這樣默默地走著,感受著這份難得的相聚時光。襄渠公園的每一處景緻,似乎都承載著他們共同的回憶,而這一次的到來,又為這份回憶增添了新的色彩。陽光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一路相伴,溫馨而美好。

顧傾城與陳曉陽二人,時隔數載,竟又踏上了這遼寧省遼陽市的土地,目的地依舊是那座隱於山間的盤龍寺。

車子沿著蜿蜒的山路緩緩上行,窗外的景緻漸漸褪去了城市的喧囂,染上了幾分禪意的清幽。空氣中似乎也彌漫著淡淡的鬆濤與香火混合的氣息,熟悉又陌生。顧傾城微微側頭,望著窗外飛逝的綠意,眼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悵惘與期待。陳曉陽握著方向盤,目光專注,隻是偶爾從眼角的餘光中,捕捉著身旁人細微的神情變化,唇邊噙著一抹若有若無的淺笑。

“記得上次來,還是五年前吧?”陳曉陽率先打破了沉默,聲音在靜謐的車廂內顯得格外清晰。

顧傾城收回目光,輕輕“嗯”了一聲,思緒彷彿也被拉回了那個煙雨朦朧的春日。“是啊,那時候寺裡的櫻花正開得盛。”

說話間,車子已抵達盤龍寺山門外。二人下了車,抬頭望去,山門依舊是記憶中的古樸模樣,青磚黛瓦,上書“盤龍寺”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曆經風雨,更顯滄桑。隻是門前的那棵老槐樹,似乎又粗壯了些,枝繁葉茂,投下大片的蔭涼。

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小徑拾級而上,兩旁草木蔥蘢,偶有幾聲清脆的鳥鳴劃破寧靜。顧傾城深吸一口氣,清新的空氣夾雜著泥土的芬芳,讓人心曠神怡。她與陳曉陽並肩而行,步伐不快,彷彿在細細品味這重逢的時光。

“你看,那座放生池還在。”顧傾城指著不遠處一汪碧綠的池水,池中有幾隻烏龜正悠閒地曬著太陽,幾尾紅鯉在水中自在遊弋。

陳曉陽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眼中閃過一絲溫暖的笑意:“當然在,寺廟的東西,總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他頓了頓,補充道,“就像有些人,有些事。”

顧傾城的心輕輕一顫,側眸看向陳曉陽,他正含笑望著她,眼神深邃,彷彿蘊藏著千言萬語。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他臉上灑下斑駁的光影,竟讓她有些恍惚。

穿過幾重殿宇,香火繚繞,誦經聲隱隱傳來,更添了幾分肅穆與安寧。他們沒有過多打擾,隻是靜靜地走著,看著。撫摸著那些冰涼而溫潤的廊柱,感受著千年古寺沉澱下來的曆史厚重感。

來到後山的觀景台,這裡可以俯瞰整個遼陽盆地的風光。遠處城市輪廓依稀可見,近處則是層巒疊嶂,綠意盎然。山風吹拂,帶著一絲涼意,吹散了些許旅途的疲憊。

“還是這裡的風景最好。”顧傾城憑欄遠眺,輕聲說道。

“嗯,”陳曉陽站在她身旁,與她一同望著遠方,“心境不同,看到的風景或許也會不一樣。”

顧傾城轉過頭,迎上他的目光,這一次,她沒有躲閃。四目相對,彷彿有無形的電流在空氣中穿梭。多年的時光,彷彿在這一刻凝固,又在下一刻悄然流淌。他們都明白,這次故地重遊,不僅僅是為了追尋往昔的記憶,更是為了確認彼此心中那份未曾熄滅的情愫。

盤龍寺的鐘聲,悠遠而深沉,彷彿在為這對重逢的故人,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山風依舊,鬆濤陣陣,見證著他們之間未儘的故事,也預示著未來的無限可能。這一次,他們在盤龍寺,又留下了新的印記,一段屬於此刻的,溫暖而深刻的記憶。

顧傾城與陳曉陽二人,時隔數載,竟又一同踏上了遼寧省遼陽市這片土地,目的地依舊是那座在他們記憶中占據特殊位置的永寧寺。

車子緩緩駛入遼陽老城,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一種古樸而沉靜的氣息,與他們記憶深處的某些片段漸漸重合。當永寧寺那熟悉的山門輪廓出現在視野中時,兩人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彷彿生怕驚擾了這份跨越時光的重逢。

寺廟依舊坐落在那片略顯幽靜的街巷深處,紅牆灰瓦,在午後的陽光下透著幾分莊重與滄桑。比起多年前的匆匆一瞥,如今的永寧寺似乎又添了幾分歲月的痕跡,但那份沉澱下來的寧靜與祥和,卻絲毫未減。

顧傾城微微仰頭,望著山門上方那塊鐫刻著“永寧寺”三個蒼勁大字的匾額,字跡曆經風雨,卻更顯風骨。她輕輕吸了口氣,彷彿要將這寺廟特有的、混合著香火與古木的清香一同吸入肺腑,滌蕩儘旅途的塵埃與心中的浮躁。

“沒想到,我們還會一起再來這裡。”陳曉陽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目光也落在那山門之上,眼神複雜,似有千言萬語,又都化作了這簡單的一句。上一次來時,或許是年少輕狂,或許是心境不同,所見所感,與今日相比,已是天差地彆。

顧傾城側過頭看了他一眼,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是啊,世事難料。不過,這裡倒是沒怎麼變,還是老樣子。”

他們並肩穿過山門,腳下的青石板路被無數香客的腳步打磨得光滑溫潤。寺內古柏參天,枝繁葉茂,投下斑駁的光影。偶爾有幾聲清脆的鳥鳴,或是遠處隱約傳來的誦經聲,更添了幾分禪意。

沿著中軸線往裡走,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建築依次映入眼簾。殿宇巍峨,飛簷翹角,雕梁畫棟雖有些褪色,但依舊能看出當年的精工細作。殿內香煙繚繞,偶有虔誠的香客跪拜祈福,神情肅穆。顧傾城和陳曉陽放輕了腳步,懷著一份敬意,緩緩穿行其間。

他們沒有過多的言語,隻是偶爾交換一個眼神,或是在某一處駐足片刻。或許是在那株枝繁葉茂的古樹下,回憶起當年曾在此避雨的窘迫與狼狽;或許是在某一尊熟悉的佛像前,想起了年少時曾許下的天真願望。時光彷彿在這一刻交織,過去與現在重疊,那些塵封的記憶如同被拂去塵埃的畫卷,在眼前緩緩展開。

走到寺院深處,一處相對僻靜的角落,有石桌石凳。兩人便順勢坐下,看著庭院中靜靜流淌的時光。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身上,暖洋洋的。

“還記得嗎?上次我們來,也是在這裡,為了一點小事爭得麵紅耳赤。”陳曉陽忽然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自嘲,也帶著一絲懷念。

顧傾城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搖了搖頭:“當然記得,那時候可真幼稚。”她頓了頓,目光悠遠,“不過,也正是那些幼稚的過往,才組成了我們獨一無二的記憶吧。”

是啊,永寧寺就像一個沉默的見證者,見證了他們曾經的青澀與懵懂,也見證了他們如今的成熟與從容。再次來到這裡,心境已然不同。沒有了當年的浮躁與衝動,多了幾分平和與釋然。

他們就這樣靜靜地坐著,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默契。重遊故地,不僅僅是為了看風景,更是為了追尋那段逝去的時光,和那段時光裡的自己與彼此。永寧寺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載著他們共同的記憶。如今故地重遊,感慨萬千,卻也讓彼此的心,在歲月的沉澱中,靠得更近了一些。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為永寧寺披上了一層溫暖的外衣。顧傾城和陳曉陽站起身,最後看了一眼這座古老的寺廟,帶著滿滿的回憶與一份淡淡的滿足,緩緩向寺外走去。這一次的永寧寺之行,又將成為他們記憶中一段新的篇章,溫柔而綿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