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拜師修煉下山 > 第79章 薊遼督師府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拜師修煉下山 第79章 薊遼督師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秋高氣爽,雲淡風輕。顧傾城與陳曉陽這對老友,再次攜手踏上了尋訪自然的旅程。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是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的三山妙峰森林公園。車子緩緩駛入綏中境內,窗外的景緻也漸漸由城市的喧囂切換為鄉村的寧靜,遠方,三山妙峰的輪廓在薄霧中若隱若現,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引人遐思。

當他們終於站在森林公園的入口處,一股清新的、夾雜著草木與泥土芬芳的空氣撲麵而來,瞬間滌蕩了旅途的疲憊。顧傾城深吸一口氣,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曉陽,你看這山,雖不似名山大川那般巍峨險峻,卻自有一股靈秀之氣,果然不虛此行!”

陳曉陽笑著點頭,目光也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是啊,記得上次我們一起來,還是幾年前的事了。那時候你還說,這裡的秋天一定更美。”

“沒錯!”顧傾城接過話茬,“你看這漫山遍野的樹木,有的葉子已經開始泛黃,有的依舊青翠,還有的,已經染上了熱烈的火紅,層林儘染,簡直像上帝打翻了調色盤。”

他們沿著蜿蜒的木棧道拾級而上,腳下發出輕微的“咯吱”聲,與林間清脆的鳥鳴、潺潺的溪流聲交織在一起,譜成了一曲動人的自然交響樂。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落在他們身上,暖洋洋的。偶爾有調皮的秋風拂過,捲起幾片落葉,在空中打著旋兒,輕盈地飄落。

顧傾城不時停下腳步,或是俯身觀察一朵不知名的小野花,或是舉起手機,捕捉著眼前轉瞬即逝的美景。“曉陽,你快來看這棵楓樹,紅得像一團火!”她像個孩子般雀躍地喊道。

陳曉陽快步上前,果然,一株高大的楓樹矗立在路旁,滿樹的紅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彷彿燃燒的生命,熱烈而奔放。“真美!”他由衷讚歎,“難怪古人說‘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意境,今日算是真切體會到了。”

山路時而平緩,時而陡峭。行至一處開闊的觀景台,兩人稍作歇息。憑欄遠眺,綏中大地的風光儘收眼底,田野阡陌縱橫,村莊錯落有致,遠方的渤海灣似乎也能望見一抹蔚藍。山風拂麵,帶著一絲涼意,卻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每次來到這樣的地方,都覺得心胸特彆開闊。”顧傾城望著遠方,輕聲說道,“城市裡的煩惱和壓力,好像都被這山風吹散了。”

陳曉陽深有同感:“是啊,所以我們才喜歡一次次地出來走走。和自然親近,與老友同行,這大概就是最愜意的時光了。”

他們相視一笑,眼中都充滿了輕鬆與愜意。休息片刻,兩人繼續向上攀登,目標是那傳說中風光無限的妙峰頂。沿途的景色愈發迷人,奇鬆怪石點綴其間,偶有古刹的飛簷翹角從密林深處探出,更添了幾分神秘與古樸。

顧傾城一邊走,一邊聽陳曉陽講述著關於三山妙峰的傳說故事,時而驚歎,時而莞爾。他們的笑聲在山穀間回蕩,與鳥鳴溪聲相映成趣。

終於,他們登上了峰頂。極目四望,雲海翻騰,群山儘收眼底,那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顧傾城張開雙臂,彷彿要將這壯麗的景色擁入懷中。

“太美了!陳曉陽,我們做到了!”她興奮地喊道。

“是啊,我們又一次征服了一座山峰!”陳曉陽也難掩激動。

站在山巔,沐浴著金色的陽光,感受著呼嘯的山風,顧傾城和陳曉陽知道,這一次的三山妙峰之行,又將成為他們記憶中一段珍貴而美好的篇章。這不僅是一次身體的跋涉,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老友情誼的升華。他們相約,待到春暖花開,或是冰雪覆蓋之時,還要再到這三山妙峰森林公園來,感受它不同季節的獨特魅力。

顧傾城和陳曉陽這對好友,時隔數載,懷著幾分期待與故地重遊的親切感,再次踏上了遼寧省葫蘆島市這片土地,目的地依舊是那座隱匿於青山綠水間的天然寺。

車子沿著蜿蜒的山路緩緩前行,窗外的景緻逐漸從喧囂的城鎮過渡到靜謐的鄉野。空氣中似乎也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深吸一口,沁人心脾,旅途的疲憊彷彿也消散了大半。遠遠地,便能望見天然寺的輪廓在層巒疊嶂的掩映下,若隱若現,更添了幾分神秘與莊嚴。

“記得上次來,還是幾年前,那時候這條路好像還沒這麼好走。”陳曉陽握著方向盤,目光眺望著遠方,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

顧傾城微微頷首,目光被窗外飛逝的風景吸引,“是啊,變化確實不小。但你看那山,那樹,似乎還是老樣子,透著一股熟悉的親切感。”

終於,車子抵達了天然寺山腳下。兩人下了車,抬頭仰望,隻見古樸的山門依山而建,“天然寺”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鐫刻在匾額之上,曆經歲月風霜,更顯沉穩厚重。山門前的石階蜿蜒向上,兩旁鬆柏蒼翠,怪石嶙峋,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座古寺的悠久曆史。

他們拾級而上,腳步聲在寂靜的山林中顯得格外清晰,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更添了幾分禪意。石階兩旁,不時能看到一些虔誠的香客,或駐足遠眺,或低聲祈禱。顧傾城和陳曉陽也放慢了腳步,感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祥和。

走過一段陡峭的石階,眼前豁然開朗。幾座宏偉的殿宇呈現在眼前,飛簷翹角,雕梁畫棟,在陽光的照耀下,琉璃瓦熠熠生輝。香火繚繞中,隱約傳來僧人們誦經的聲音,莊嚴肅穆,直抵人心。

他們先來到了大雄寶殿,殿內供奉著莊嚴的佛陀塑像,慈悲而威嚴。顧傾城和陳曉陽懷著敬畏之心,雙手合十,默默禮拜。殿內香煙嫋嫋,檀香的氣息濃鬱而純淨,讓人的心靈也隨之沉靜下來。

出了大雄寶殿,他們沿著迴廊漫步。迴廊的牆壁上,繪製著精美的壁畫,講述著一個個古老的佛教故事。陳曉陽饒有興致地看著,不時與顧傾城低聲交流著自己的見解。顧傾城則更喜歡欣賞殿宇的建築風格,那精巧的鬥拱,細膩的雕刻,無不彰顯著古代工匠的智慧與匠心。

不知不覺間,他們來到了寺院的後山。這裡更是彆有一番天地,古木參天,怪石嶙峋,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山間流淌而下,叮咚作響,宛如天籟。他們找了一塊乾淨的石頭坐下,俯瞰著山下的風光,遠眺著茫茫的渤海灣,心胸也變得開闊起來。

“每次來這裡,都感覺整個人都被淨化了一樣。”顧傾城輕聲說道,眼神中帶著一絲迷離。

陳曉陽深有同感地點點頭,“是啊,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在這裡能找到一份內心的平靜。這大概就是我們喜歡這裡的原因吧。”

兩人靜靜地坐著,享受著這份難得的閒暇與愜意。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微風拂過,帶來陣陣清涼。他們聊著近況,聊著未來,也聊著那些塵封的往事。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夕陽西下,給天然寺的殿宇和山巒披上了一層金色的餘暉。顧傾城和陳曉陽站起身,依依不捨地向天然寺告彆。

下山的路上,兩人都有些沉默,但臉上卻帶著滿足的笑容。他們知道,這次重遊天然寺,又給他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將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海中,成為他們心中一份珍貴的念想。而天然寺,這座古老而神聖的寺院,也將繼續以它獨特的魅力,迎接每一位前來探尋寧靜與禪意的旅人。

顧傾城與陳曉陽二人,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清晨,再次踏上了前往遼寧省葫蘆島市西蓮淨院的路途。車窗外,晨曦微露,將沿途的田野與村莊染上了一層柔和的金邊,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草木清香與泥土的芬芳。這已不是他們第一次到訪,心中卻依舊懷揣著一份如初的寧靜與期待。

當車子緩緩駛入熟悉的山道,遠遠地,那掩映在蒼鬆翠柏之間的西蓮淨院便若隱若現。紅牆黛瓦,在綠樹的環抱下,顯得格外古樸而莊重。山門依舊是那座樸素的石牌坊,上書“西蓮淨院”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曆經歲月的洗禮,更添了幾分禪意。

步入山門,一股清幽之氣撲麵而來,瞬間隔絕了外界的喧囂與浮躁。庭院內,草木蔥蘢,幾株古老的銀杏樹枝繁葉茂,金黃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偶爾飄落幾片,無聲地鋪灑在青石板鋪就的小徑上。空氣中回蕩著隱約的晨鐘聲和僧人們低沉的誦經聲,悠遠而肅穆,彷彿來自遠古的呼喚,滌蕩著來訪者的心靈。

顧傾城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這裡特有的寧靜與祥和,上次來時的情景依稀浮現。那時也是這樣一個寧靜的午後,她與陳曉陽在此品茗聽禪,心境豁然開朗。陳曉陽則環顧四周,目光落在不遠處那座小巧的觀音殿前,殿前的香爐裡,幾縷青煙嫋嫋升起,盤旋而上,消散在湛藍的天空中。

他們沿著蜿蜒的小徑徐行,穿過幾重院落,來到了大雄寶殿前。殿宇巍峨,飛簷翹角,莊嚴肅穆。殿內,佛像金身璀璨,慈悲莊嚴。香爐中香火旺盛,信徒們虔誠地跪拜、誦經,那份發自內心的敬畏與虔誠,感染著每一個人。顧傾城與陳曉陽也恭敬地獻上了一炷香,雙手合十,默默祈禱,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繞過正殿,後麵是一片更為幽靜的園林。幾座彆致的亭台軒榭點綴其間,曲徑通幽,流水潺潺。池中,幾尾紅色的錦鯉悠閒地遊弋,偶爾甩動一下尾巴,漾起一圈圈漣漪。他們尋了一處臨窗的石凳坐下,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在石桌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還記得上次我們來,也是在這裡坐著,聽著雨聲喝茶嗎?”顧傾城輕聲說道,眼中帶著一絲回憶的溫柔。

陳曉陽點點頭,微笑道:“當然記得,那雨下得淅淅瀝瀝,配上這院裡的禪意,彆有一番滋味。今天這晴日裡的淨院,又是另一種風情,更顯開闊明朗。”

他們就這樣靜靜地坐著,或輕聲交談,或默默觀景,享受著這份難得的閒暇與寧靜。在這裡,時間彷彿放慢了腳步,所有的煩惱與焦慮都煙消雲散,隻剩下內心的平和與淡然。西蓮淨院,這座隱匿在山水之間的古刹,以它獨有的魅力,一次又一次地吸引著他們前來,尋找一份心靈的慰藉與安寧。而每一次的到來,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他們帶著更加澄澈與寧靜的心境,去麵對塵世的紛擾與喧囂。

初秋的風帶著渤海灣特有的鹹濕氣息,拂過興城古城斑駁的青磚黛瓦。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站在薊遼督師府門前,抬頭望著門楣上遒勁的“忠貞膽智”匾額,陽光透過簷角的神獸剪影,在他們身上投下細碎的光斑。

“上次來還是五年前,”顧傾城指尖輕輕撫過門側的石刻花紋,“那時候古城牆正在翻修,你還笑我對著一堆腳手架都能拍半小時。”

陳曉陽笑著搖頭,從揹包裡翻出兩張泛黃的照片——一張是當年顧傾城舉著相機蹲在施工圍擋前的側影,另一張是兩人在海濱浴場被海風吹亂頭發的合影。“誰說的?我分明記得某人拍完腳手架,轉頭就拉著我去吃海鮮大排檔,結果被辣炒花蛤嗆得直掉眼淚。”

穿過甕城時,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糖畫師傅手中的銅勺在青石板上遊走,轉眼間一條鱗爪分明的糖龍便引得孩童們驚呼。顧傾城買了兩支山楂糖葫蘆,遞一支給陳曉陽:“嘗嘗?還是老味道,外麵裹的糖衣脆得能硌掉牙。”

兩人沿著明代一條街慢慢走,兩側的老字號店鋪裡,藍布幌子在風中搖晃。陳曉陽在一家手作皮影店前停下腳步,看著櫥窗裡的穆桂英影人出神。“記得嗎?你以前總說,興城就像一場被時光封存的皮影戲,城牆是幕布,每一塊磚都藏著故事。”

顧傾城望著他映在玻璃上的側臉,忽然想起昨夜在海濱民宿看到的星空——北鬥七星低低懸在海平麵上,像一串碎鑽綴在深藍色的絲絨上。“這次我們去覺華島吧,”她輕聲說,“聽說島上的菩提園裡,有幾棵樹齡三百年的老槐樹,秋天的時候,葉子會落滿整個院子。”

夕陽西下時,他們登上了古城牆。遠處的首山如黛,渤海灣的波光在暮色中泛著金紅。陳曉陽從包裡取出一支口琴,吹奏起多年前兩人都愛聽的那首《海風》,旋律混著城牆下傳來的古箏聲,在晚風中輕輕蕩漾。

“其實我這次來,是想帶你看一樣東西。”顧傾城忽然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小的絲絨盒子,裡麵躺著一枚用貝殼打磨成的戒指,貝殼內側刻著一行極小的字:“興城的海,和我們的時光。”

陳曉陽的口琴聲戛然而止,他低頭看著戒指,又抬頭望向顧傾城含笑的眼睛,海風揚起她的長發,發梢沾著細碎的金光。“五年前你說這裡的故事沒聽完,”他握緊她的手,將戒指輕輕套在她的無名指上,“那我們就用一輩子,慢慢聽。”

城牆的輪廓在暮色中漸漸模糊,遠處的漁船亮起了歸航的燈火,而屬於他們的故事,正隨著興城的潮汐,在時光裡緩緩鋪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