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拜師修煉下山 > 第94章 陶瓷水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拜師修煉下山 第94章 陶瓷水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顧傾城靠在陳曉陽的肩頭,看著眼前美輪美奐的噴泉,感受著身邊熱鬨而溫馨的氛圍,心中充滿了幸福感。“曉陽,”她輕聲說,“這樣真好,感覺咱們石家莊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美了。”

陳曉陽握緊了她的手,目光溫柔而堅定:“是啊,以後我們要常來。等這條街的夜市開得更旺了,我們再來吃遍所有小吃,看遍所有表演。”

晚風輕拂,帶來陣陣涼爽。灣裡廟步行街上燈火璀璨,人聲鼎沸,充滿了歡聲笑語。顧傾城和陳曉陽手牽著手,在這條融合了曆史文化與現代氣息的街道上慢慢走著,品嘗著美食,欣賞著夜景,感受著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和濃濃的煙火人情味。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逛街,更像是一次心靈的回歸和對美好生活的共同體驗,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值得珍藏的回憶。

秋日的陽光帶著恰到好處的暖意,透過車窗灑在顧傾城微卷的長發上,鍍上了一層柔和的金邊。她輕輕撥開額前的碎發,望向窗外飛速掠過的街景,嘴角噙著一絲期待的笑意:“曉陽,上次來西部長青還是春天呢,聽說他們又擴建了不少新專案,不知道現在變成什麼樣了?”

駕駛座上的陳曉陽握著方向盤,聞言側過頭,眼底漾著溫柔的光:“是啊,一晃大半年過去了。我特意查了攻略,這次新增了一個超大的室內水樂園,還有一條據說是華北地區最長的玻璃漂流,保證讓你玩過癮。”

車子平穩地駛入石家莊市鹿泉區,遠遠地,西部長青休博城那片連綿起伏、被綠意環抱的建築群便映入眼簾。相較於春日的繁花似錦,秋日的西部長青更添了幾分成熟的韻味,層林儘染,疊翠流金,宛如一幅色彩濃烈的油畫。

“哇,變化真的好大!”顧傾城忍不住低呼。記憶中入口處的小廣場,如今已擴建得更加開闊氣派,標誌性的“西部長青”石刻旁,精心佈置了秋日花壇,各色菊花競相綻放,引得不少遊客駐足拍照。

停好車,兩人並肩走入園區。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草木氣息和淡淡的花香。道路兩旁,原本的指示牌被設計成了更具藝術感的木質造型,清晰地標注著各個新增及原有景點的方向。

“先去哪兒?”陳曉陽笑著問,將選擇權交給了顧傾城。

顧傾城眼珠一轉,指著不遠處一條蜿蜒在山間、泛著粼粼波光的透明水道:“喏,就那個!玻璃漂流,看著就刺激!”

“好,聽你的!”陳曉陽寵溺地揉了揉她的頭發,牽起她的手,朝著玻璃漂流的起點走去。

沿途,他們發現不僅是遊樂專案,園區的基礎設施也更加完善了。新建的遊客服務中心造型彆致,提供免費飲水、充電寶租借和醫療救助等服務;乾淨整潔的生態廁所掩映在綠樹叢中,完全沒有了以往景區廁所的異味;就連休息區的座椅,也換成了更舒適的木質長椅,並增設了遮陽棚。

“感覺整個園區的規劃更合理了,也更人性化了。”顧傾城由衷地感歎道,“以前走累了想找個地方歇歇都難,現在每隔一段路就有休息區,真不錯。”

陳曉陽點頭表示讚同:“是啊,而且環境也保護得很好,你看這山,這水,還是那麼乾淨清澈。”

說話間,他們已經來到了玻璃漂流的起點。穿上雨衣,坐上特製的皮筏艇,隨著工作人員的一聲令下,皮筏艇“嗖”地一下滑入透明的玻璃滑道。

“啊——!”顧傾城興奮地尖叫起來。皮筏艇時而在平緩的水道中悠然滑行,讓他們能儘情欣賞兩岸五彩斑斕的秋日風光;時而又在湍急的彎道處飛速旋轉、俯衝,濺起的水花打在雨衣上,帶來一陣陣清涼的刺激。陳曉陽緊緊握著顧傾城的手,兩人的笑聲和尖叫聲在山穀間回蕩。

漂流結束,兩人意猶未儘。稍作休息後,他們又體驗了新建的室內水樂園。即使是在秋日,恒溫的水上世界依然熱鬨非凡。巨大的造浪池裡,一**人造海浪襲來,人們在浪尖上歡呼雀躍;各種驚險刺激的水上滑梯讓喜歡挑戰的遊客大呼過癮;還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戲水區,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沒想到北方也能有這麼棒的室內水樂園,冬天來玩肯定也很舒服。”顧傾城泡在溫暖的懶人河裡,享受著水流帶來的輕柔按摩。

“等冬天放假了,我們再來一次?”陳曉陽提議道。

“好啊好啊!”顧傾城立刻點頭答應。

除了這些刺激的遊樂專案,他們還去了擴建後的德明古鎮。古鎮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更多體現燕趙文化特色的商鋪和手工藝品店。顧傾城被一家捏麵人的小店吸引,駐足良久。老師傅手法嫻熟,不一會兒,一個栩栩如生的小老虎麵人就捏好了,顧傾城歡喜地買了下來,當作紀念。陳曉陽則對一家傳統的鐵匠鋪產生了興趣,饒有興致地看著鐵匠師傅揮舞著鐵錘,叮叮當當地打造著鐵器。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滿了整個西部長青休博城。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走在回家的路上,雖然玩了一整天,身體有些疲憊,但心情卻格外舒暢。

“今天真是太開心了!”顧傾城靠在陳曉陽的肩上,滿足地說,“西部長青這次擴建太成功了,感覺比以前好玩太多了,專案更多,設施更全,服務也更好了。”

“是啊,”陳曉陽摟緊了她,“以後我們可以常來。這裡不僅是一個遊樂場,更像是一個可以讓人放鬆心情、親近自然的好地方。”

車子駛離西部長青,顧傾城回頭望去,那片在暮色中漸漸模糊的山水,在她心中留下了更加美好的印象。她知道,下一次再來,或許又會有新的驚喜在等著他們。石家莊市西部長青休博城,正以它日新月異的變化,吸引著越來越多像顧傾城和陳曉陽這樣的遊客,成為人們休閒度假、感受美好生活的絕佳去處。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顧傾城和陳曉陽並肩走在石家莊市土門關驛道小鎮的青石板路上。晚風帶著一絲初秋的涼意,輕輕拂過兩人的發梢,也吹散了白日裡都市的喧囂與浮躁。

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來了。上一次是在草長鶯飛的春日,小鎮被一片嫩綠和姹紫嫣紅包裹,處處生機勃勃。而今晚,秋意漸濃,小鎮又彆有一番韻味。

“你看,”顧傾城伸出纖纖玉指,指向不遠處掛著大紅燈籠的閣樓,“上次我們來的時候,這家‘驛道酒館’還在試營業,現在生意看起來紅火得很。”

陳曉陽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閣樓飛簷翹角,古色古香,燈籠的暖光透過雕花木窗,灑在門前攢動的人影上,顯得格外溫馨熱鬨。“是啊,時間過得真快。上次我們在那邊的‘老磨坊’買的手工粉條,你媽媽不是說味道特彆正宗嗎?”他笑著回應,目光落在顧傾城被燈光映照得愈發柔和的側臉上。

兩人信步前行,腳下的青石板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溫潤,每一步都彷彿踏在曆史的回響之上。兩旁的店鋪,有的售賣著當地的特色小吃,如缸爐燒餅、正定馬家雞的香氣撲鼻而來,勾人饞蟲;有的則陳列著古樸的手工藝品,木雕、泥塑、剪紙,件件都透著匠人的巧思。偶爾還能看到穿著漢服的姑娘小夥擦肩而過,衣袂飄飄,更添了幾分穿越時空的錯覺。

他們走過複原的古驛站,想象著當年車馬粼粼、信使匆匆的繁忙景象;路過當年的榷場遺址,似乎還能聽到來自不同地域的商人討價還價的聲音。土門關作為古代晉冀咽喉、著名的“太行八陘”之第五陘,曆史的厚重感在這裡隨處可見。

“還記得嗎?上次我們在那個戲台前,聽了一出河北梆子,你還說唱腔真有穿透力。”陳曉陽指著前方一座燈火通明的古戲台,台上似乎正有民間藝人在表演著什麼,引得台下陣陣喝彩。

顧傾城莞爾一笑:“當然記得,你當時聽得比我還入迷呢。不過今晚好像是皮影戲,我們去看看?”

“好啊。”陳曉陽欣然應允,很自然地牽起了顧傾城的手。她的手微涼,他便用掌心將其包裹住,傳遞著溫暖。

兩人在戲台旁找了個角落站定,饒有興致地看著幕布後靈動的皮影小人,聽著那獨特的唱腔和伴奏。雖然聽不太懂唱詞,但那份古樸的藝術魅力依然深深吸引著他們。

看完一段皮影戲,他們又沿著蜿蜒的小路往深處走去。月光如水,灑在小鎮的角角落落,給古老的建築鍍上了一層朦朧的銀輝。小橋下,溪水潺潺,倒映著岸邊的燈火和樹影,如夢似幻。

“曉陽,”顧傾城輕輕靠在他的肩頭,“每次來這裡,都感覺心情特彆放鬆。好像所有的煩惱都能被這裡的寧靜和古韻給撫平。”

陳曉陽收緊了手臂,將她攬得更緊一些,下巴抵著她的發頂,聲音溫柔而低沉:“是啊,這裡就像一個能讓人暫時忘卻塵世喧囂的世外桃源。以後,我們要常來。”

“嗯,常來。”顧傾城滿足地閉上了眼睛,嘴角帶著幸福的笑意。

夜色漸深,小鎮的遊人漸漸稀少,恢複了幾分寧靜。顧傾城和陳曉陽手牽著手,慢慢地走著,聊著天,時而低聲細語,時而相視而笑。他們的身影,在古樸的土門關驛道小鎮的夜色中,構成了一幅溫馨而美好的畫卷,與這裡的曆史和風情,融為一體,成為了彼此記憶中又一段珍貴的時光。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故地重遊,更是一次心靈的再次邂逅與交融,讓他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難得的愜意與溫情。

顧傾城和陳曉陽這對好友,時隔數年,竟又不約而同地想起了石家莊市井陘縣的南橫口陶瓷水鎮。那記憶裡的青石板路、古窯的煙火氣、滹沱河畔的粼粼波光,如同磁石般吸引著他們。於是,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末,兩人一拍即合,驅車再次探訪這片承載著千年窯火記憶的水鎮。

車子緩緩駛入井陘地界,空氣中似乎已隱約彌漫開一絲泥土與陶土特有的質樸氣息。當“南橫口陶瓷水鎮”的古樸牌坊映入眼簾時,顧傾城不禁低呼一聲:“沒變,還是記憶中的樣子!”陳曉陽也笑著點頭,眼中滿是期待。

踏上鎮口的青石板路,腳步聲清脆,彷彿在與曆史對話。相較於幾年前,水鎮似乎又多了幾分精緻,卻依舊保留著那份難得的原生態與厚重感。道路兩旁,是鱗次櫛比的古民居,不少外牆依舊可見當年燒製陶瓷時留下的斑駁痕跡,有些院落門口還隨意堆放著幾件廢棄的匣缽或半成品的陶坯,透著一股粗獷的藝術範兒。

“你看,那家‘陶語軒’還在!”陳曉陽指著不遠處一家掛滿各色陶瓷器皿的店鋪,興奮地說道。兩人快步走近,店內琳琅滿目的陶瓷製品讓人目不暇接:有造型古樸的粗陶茶具,有色彩豔麗的現代陶藝擺件,還有孩子們喜歡的卡通陶偶。老闆是位和藹的老師傅,見他們看得入神,便笑著上前介紹起南橫口的製陶曆史,從隋唐的興起,到明清的鼎盛,再到如今的文化傳承,言語間滿是自豪。顧傾城輕撫著一隻素白的瓷碗,指尖能感受到陶土細膩的紋理和燒製後的溫潤,彷彿能觸控到時光留下的溫度。

沿著主街往前走,耳邊傳來潺潺的水聲。原來,他們已來到了貫穿水鎮的綿蔓河(或滹沱河支流,具體依實際情況)邊。河岸邊,楊柳依依,幾位村民正悠閒地垂釣。水麵上,幾艘烏篷船靜靜地泊著,偶有遊客乘船緩緩駛過,驚起幾隻水鳥,平添幾分詩意。陳曉陽指著河對岸依山而建的龍窯遺址,對顧傾城說:“記得嗎?上次我們還爬上去看了,那龍窯像一條巨龍蜿蜒,很是壯觀。”顧傾城點點頭,目光投向那片古老的窯址,彷彿能看到當年窯火熊熊、工人們忙碌不息的景象。

走累了,兩人尋了一家臨河的茶舍坐下。點一壺當地的綠茶,配上幾樣精緻的茶點,靜靜欣賞著眼前的水鄉風光。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灑在身上,暖洋洋的。不遠處,有孩童在水邊嬉戲,傳來陣陣清脆的笑聲;偶爾有悠揚的陶笛聲隨風飄來,古樸而空靈。

“這裡的變化不小,但那份寧靜和底蘊還在。”顧傾城輕輕啜了一口茶,感慨道。

“是啊,沒有過度商業化,還保留著很多生活氣息,這點很難得。”陳曉陽附和道,“你看那些老匠人,依舊在堅持手工製陶,這種堅守本身就很有力量。”

他們聊著天,回憶著上次來時的趣事,也暢談著各自的生活。時間彷彿在這裡放慢了腳步。午後,他們還興致勃勃地體驗了一把手工製陶。在老師傅的指導下,兩人笨拙地轉動著陶輪,雖然最終的作品略顯粗糙,卻充滿了樂趣和成就感。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滿天際,給整個水鎮披上了一層溫暖的麵紗。顧傾城和陳曉陽依依不捨地起身,準備離開。走在回去的路上,他們約定,下一次,還要再來南橫口,再來感受這份窯火與流水交織的獨特魅力,再來尋覓這份在時光中沉澱下來的寧靜與安然。南橫口陶瓷水鎮,就像一杯醇厚的老酒,值得他們一訪再訪,細細品味。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